1945年5月6—11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乌克兰第1、第4、第2方面军为合围和粉碎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德军集团和解放捷首都布拉格而实施的一次进攻战役,也是欧洲战场的最后一次进攻战役。苏军成功地变更战役部署,并顺利地在山林地条件下使用坦克集团军实施深远机动,俘虏德军官兵86万人,达到迅速围歼德军集团和解放捷克斯洛伐克全境的目的。编辑摘要 布拉格战役 - 历史背景 柏林战役结束后,对粉碎继续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抵抗的德军集团形成了有利的战役战略形势。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科涅夫),以中央各集团军前出至德 累斯顿以北及其东北30—5 布拉格战役作战图0公里地域后,深远包围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左翼。德军统帅部指望盟国之间发生分歧,指望与美英统治集团进行勾结,因而为在捷克斯洛伐克尽量拖延时日而采取了一切措施。德军统帅部的计划是对苏军进行顽抗,但为英美军敞开战线。德军曾为此直接同西方国家谈判。但是这些计划为苏军的迅猛进攻所打破。5月1—5日期间,捷克斯洛伐克各地爆发了人民起义。5月5日晨,布拉格也爆发了人民起义。德军统帅部调遣“中央”集团军群重兵镇压捷克斯洛伐克首都的起义。起义者的处境很困难。他们向苏军和盟军统帅部求援。情况要求在最短期限内粉碎仍在抵抗的德军集团以便支援布拉格劳动人民的武装起义。布拉格战役 - 战争概述 苏联士兵苏军参战部队为乌克兰第1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 科涅夫)、第4方面军(司令为 叶廖缅科大将)和第2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 马利诺夫斯基),德军集团为中央集团军群(总司令为舍尔纳元帅)所属第1、第4装甲集团军、第17集团军和南方集团军群一部,以及党卫队第6装甲集团军等,该集团为德军残存的最大集团,企图对苏军进行顽抗以待机向美军投降。5月6日,乌克兰第1方面军右翼部队从布拉格北面开始追击撤退之敌。翌日,其左翼和中央部队开始进攻。同时,乌克兰第4和第2方面军部队分别从布拉格东面和东南面发起进攻。8日,各部相继攻克 德累斯顿、 包岑、 特普利采、 瓦尔登堡、 奥洛穆茨、亚罗梅日采、兹洛伊莫等城。9日,3个方面军的先遣部队从3个方向先后进入布拉格,解放该城。德军基本兵力被围于布拉格以东地域,于10~11日投降。此役,苏军成功地变更战役部署,并顺利地在山林地条件下使用坦克集团军实施深远机动,俘虏德军官兵86万人,达到迅速围歼德军集团和解放捷克斯洛伐克全境的目的。布拉格战役 - 战争目的 战役企图是对布拉格实施数个猛烈的向心突击,合围和分割该市以东德军集团主力,解放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切断“中央”集团军群向西和西南的退路。乌克兰第1方面军以3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第13集团军(司令为普霍夫上将),近卫第3(司令为戈尔多夫上将)、第5集团军(司令为扎多夫上将),2个坦克集团军近卫坦克第3(司令为雷巴尔科坦克兵上将)、第4集团军(司令为为列柳申科上将),2个坦克军(坦克第25军、近卫坦克第4军)和5个突破炮兵师,由里萨地域向特普利采、布拉格总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空军第5集团军(司令为戈留诺夫空军上将)实施航空火力支援。第28(司令为卢钦斯基中将)、第52集团军(司令为科罗捷耶夫上将)组成的突击集团,由格尔利茨西北地域向齐陶、姆拉达—博莱斯拉夫、布拉格总方向实施第二个突击。波兰第2集团军从卡门茨、内施维茨一线向皮尔纳总方向实施第三个突击,从东南迂回德累斯顿。空军第2集团军(司令为克拉索夫斯基空军上将)对进攻军队实施航空火力支援和航空兵掩护。乌克兰第2方面军以4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近卫第7(司令为舒米洛夫上将)、第9集团军(司令为格拉戈列夫上将),第53、第46集团军(司令为彼得鲁舍夫斯基中将),1个坦克集团军(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司令为克拉夫钦科坦克兵上将)、1个骑兵机械化集群(近卫骑兵机械化第1集群),由布尔诺以南地域向布拉格实施突击。第40集团军(司令为日马琴科中将)应与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协同,向奥洛穆茨方向发展进攻。空军第5集团军(司令为戈留诺夫空军上将)实施航空火力支援。乌克兰第4方面军应与乌克兰第2方面军协同,继续消除奥洛穆茨突出部,以第60(司令为库罗奇金上将)、38集团军(司令为 莫斯卡连科上将)向奥洛穆茨实施主要突击,并以近卫第1集团军(司令为格列奇科上将)继续向新伊钦、霍德斯拉维采进攻,以第18集团军(司令为加斯季洛维奇中将)向维拉什斯凯—梅济日奇、比斯特日采进攻。以此为乌克兰第4方面军全部兵力和捷第1军尔后从东面进攻布拉格创造有利条件。空军第8集团军(司令为日丹诺夫空军中将)对进攻军队实施航空火力支援。布拉格战役 - 战役准备 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战役准备是在极短期限内进行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近卫坦克第3、4集团军和各步兵兵团在3昼夜内完成了100—200公里的行军,从柏林附近开至德累斯顿西北的出发地域。乌克兰第2方面军也进行了颇大规模的变更部署。军队整修了武器和技术装备,补充了油料、弹药储备。指挥员和政治机关动员军人迅速和模范地完成所面临的战斗任务,反复向他们讲解了苏军对仍然处于被占领下的捷克斯洛伐克人民履行解放使命的意义。布拉格战役 - 战争过程 5月6日,乌克兰第1方面军右翼乘德军在一些方向退却,转入了追击。各先遣支队击溃了德军后卫,迅速前进,为主力开辟道路。苏军的战斗行动昼夜不停。提高进攻速度的必要性是由以下两个情况所决定的:第一,需要阻止德军西逃,第二,布拉格的处境越来越危急。他们遭到镇压和布拉格被撤退的德军破坏的危险增大了。5月7日,乌克兰第1方面军左翼和中央军队的 波兰第2集团军,第28、第52、第31(司令为沙夫拉诺夫中将)、第59集团军(司令为科罗夫尼科夫中将)开始进攻,这一进攻发展顺利。5月8日,苏军攻占德累斯顿,波兰第2集团军占领了包岑,第52集团军占领了格尔利茨。方面军右翼各集团军解放了特普利采、 比利纳、莫斯特等城市。苏联军队士兵乌克兰第2方面军攻占了兹诺伊莫、米罗斯拉夫、亚罗梅日采三市,并继续从东南面进攻布拉格。乌克兰第4方面军于5月8日占领了奥洛穆茨,随后其所属军队于5月9日晨与乌克兰第2方面军部队会合。5月8日夜间,乌克兰第1方面军所属近卫坦克第4、第3集团军挺进80公里,拂晓,其先遣部队从行进间冲进布拉格。5月9日晨,该方面军近卫第3集团军和第13集团军的先遣部队亦随之进入该市。同日,乌克兰第2、第4方面军的快速集群,以及乌克兰第4方面军第38集团军快速集群的先遣支队也进入了捷克斯洛伐克首都,捷独立坦克第1旅的坦克兵在该集团军快速集群编成内参战。在爆发 起义的布拉格各战斗队积极支援下,苏军于5月9日完全解放了捷克斯洛伐克首都。5月10日,苏军继续在所有方向迅猛推进。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一天内前进40公里,俘虏德军官兵约8万人。在德累斯顿、施特里高、格尔利茨、利贝雷茨的机场缴获德军飞机272架。近卫骑兵第1军(军长为巴拉诺夫中将)在开姆尼茨地域,近卫坦克第4集团军一部在罗基察尼地域(比尔森以东)分别与美军接触。近卫坦克第4集团军基本兵力向布拉格以南推进,前出至贝内绍夫地域,与乌克兰第2方面军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会合。乌克兰第2方面军左翼兵团于发展进攻中在皮塞克地域和捷克布杰约维采地域与美军部队会师。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德军集团几乎全被合围。只有“奥地利”集团军群在该集团两翼行动的几个师逃到了美军作战区。被围德军失掉突围西逃希望后,开始放下武器。5月10—11日,德军基本 兵力就俘。在消灭德军被围集团的同时,乌克兰第1、第2方面军在与美军第3集团军会师之前继续向西推进。5月11日,其所属军队在乌克兰第1方面军地带卡罗维发利地域和克拉托维地域与美军部队接触。布拉格战役 - 双方兵力 苏联军队在乌克兰地区行军乌克兰第4方面军(司令为叶廖缅科大将)前出至克尔诺夫、什特思贝克、新伊钦、兹林以北一线。乌克兰第2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马利诺夫斯基)在布尔诺以西及其以南作战,从南面包围了德军集团右翼。3个乌克兰方面军共辖20个诸 兵种合成集团军、 3个 坦克集团军、3个 空军集团军、1个 骑兵机械化集群、1个独立军、5个独立坦克军、1个机械化军和1个骑兵军。其中包括波兰第2集团军、罗马尼亚第1、4集团军和 捷克斯洛伐克第1军。参加战役的军队计有200余万人,火炮和追击炮305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2000辆、飞机3000余架。苏军当面德军集团包括“中央”集团军群(司令为 陆军元帅舍尔纳)所属坦克第4集团军,第17集团军、坦克第1集团军和伦杜利奇上将指挥的“奥地利”集团军群一部(第8集团军、党卫坦克第6集团军)。德军集团总兵力90余万人、火炮和追击炮,97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900辆、飞机1000架。布拉格战役 - 战争人物 科涅夫 (Keniefu Konev,Ivan Stepanovich )生于公元1897年12月28日,卒于公元1973年5月21日 苏联元帅(1944年),军事家。生于洛杰伊诺村(今属基洛夫州波多西诺韦茨区)。1916年应征入俄国军队,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加入俄共(布)。国内战争开始后参加红军,历任装甲列车政委、步兵旅政委、师政委、远东 科涅夫共和国人民革命军司令部政委,积极参加平叛和对日本干涉军作战。内战后任步兵军政委和师政委。1926年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高级首长进修班。1934年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后任步兵师长、军长、集团军司令和军区司令。苏德战争爆发后任第19集团军司令,率部参加斯摩棱斯克战役。后历任西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西北方面军、草原方面军、乌克兰第2和第1方面军司令,参与组织实施了莫斯科会战、库尔斯克会战、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战役、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柏林战役、布拉格战役等,对解放加里宁、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和波兰国土,以及攻克柏林、布拉格等做出重大贡献。他善于指挥大军团作战,能正确选择主要突击方向和突击时机,并能果敢地在最重要地段集中兵力 兵器。战后,历任驻奥地利苏军中部军队集群总司令和驻奥地利最高委员、苏联武装力量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军事部副部长兼苏军总监察长、喀尔巴阡军区司令、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华约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国防部总监组总监、苏军驻德军队集群总 司令。两次荣膺 苏联英雄称号,获列宁勋章7枚。著有回忆录 《1945年》和 《方面军司令员笔记》。马利诺夫斯基 (Malinuofusiji Malinovsky,Rodion Yakovlevich )生于公元1898年11月23日,卒于公元1967年3月31日,苏联元帅(1944),军事家。生于敖德萨。1914年入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6年2月随俄国远征军赴法作战。1919年回国后参加红军。苏俄内战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在东方面军对白卫军作战。1920年初级军 苏联元帅马利诺夫斯基官学校毕业后,先后任机枪排长、机枪队长、副营长和营长。1926年加入联共(布)。1930年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后,曾任骑兵团参谋长、骑兵第3军参谋长。1937~1938年作为国际纵队成员参加西班牙内战。1939年起在伏龙芝军事学院任教。苏德战争期间,曾任步兵 军长,集团军司令,沃罗涅日方面军副司令,南方面军、西南方面军、乌克兰第3方面军、乌克兰第2方面军司令,率部参加边境交战,斯大林格勒会战、顿巴斯战役、第聂伯河会战、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战役、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德布勒森战役、布达佩斯战役、维也纳战役等重大作战行动,表现出卓越的指挥才能。1945年7月起任外贝加尔方面军司令。苏日战争中,率部遂行主要突击任务,正确选择主要突击方向,使用坦克集团军于方面军第一梯队,周密组织协同,保证了进攻的高速度。因指挥有方获苏联英雄称号。战后任外贝加尔-阿穆尔军区司令、远东部队总司令、远东军区司令、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1957年10月~1967年3月任国防部长,为加强苏联武装力量建设做出贡献。获列宁勋章5枚。著有《警惕地保卫和平》、 《胜利的伟大意义》和 《俄国士兵》。布拉格战役 - 战争点评 苏联军队士兵布拉格战役是苏德战争中的最后一个战役。乌克兰第1、第4、第2方面军俘德军官兵约86万人,其中包括60名将军。在极短期限内进行战役准备,并进行复杂的 战役变更部署,是布拉格战役的突出特点。这次 战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山林地条件下使用坦克集团军实施深远而迅速的机动以合围德军基本兵力。坦克兵在山地的前进速度,平均每昼夜为50—60公里。布拉格战役证明了苏军首长高超的组织能力和苏军官兵的高超技能。此外捷克斯洛伐克游击队积极支援了苏军的行动。为了纪念苏联武装力量的胜利,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发了“解放布拉格”奖章,授予解放捷克斯洛伐克首都战斗的所有参加者。50多个兵团被授予荣誉称号,约260个兵团和部队荣获勋章。在解放捷克斯洛伐克的战斗中,有14万多苏联 军人阵亡。为了表示对苏军阵亡将士的永久怀念,在捷克斯洛伐克建立了大量纪念碑。许多军官和将军、游击队指挥员被授予捷克勋章和 奖章,当选为捷克斯洛伐克一些城市的荣誉 公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