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俊:从中兴名将到千古罪人

 穷且益坚青云志 2013-03-28

 

2012年12月13日 10:06:27 来源:《文史天地》 星评  

提要:浙江杭州市的西子湖畔,岳飞墓前跪着四个铁人,分别是秦桧夫妇,万俟卨,张俊,正是他们几个合谋害死了岳飞。这四个人当中,张俊是与岳飞、韩世忠并列的南宋中兴名将,但就是这个一代名将,竟然堕落成为千古罪人。

  专制独裁扭曲人性

  南宋初年,迫于抗金战争的需要,一改北宋文臣掌兵的老传统,一些武将掌握了雄厚的军事实力。于是,绍兴十一年(1141年)抗金大捷,暂时解除了金人的威胁后,南宋小朝廷最担忧的便是“诸将握兵难制”;于是,便有了“召张俊、韩世忠、岳飞入觐”(《宋史·兵志一》)的圣旨。在这种情况下,张俊“首纳所部兵”,从前线返回了临安。他这样做,既是效忠南宋小朝廷,也是为了保全自己。正是因为他首先交出了兵权,又“力赞和议”,与赵构、秦桧为首的最高统治集团保持了高度一致,所以也获得了最高当局的充分信任。

  宋高宗赵构给张俊一再升官晋爵,“加太傅,封广国公,寻进益国公”,那大权在握的奸相秦桧甚至“尽罢诸将,以兵权付俊”。张俊也有点飘飘然了,竟然手握兵权一年多而“无去意”,结果,秦桧又唆使殿中侍御史江邈找碴儿弹劾他,于是张俊被不由分说地降职为镇洮、宁武、奉宁军节度使,自然,兵权也失掉了。极擅权术的秦桧一打以后便是一拉,不久又向赵构进言,进封张俊为清河郡王,让他仍然回到都城临安“奉朝请”。

  或许这一打一拉、瞬间荣辱使张俊更加清醒地意识到:作为一个大将、一名臣子,最关键的不是你的战功与政绩,而是唯上是从、心甘情愿地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奴才;战功与政绩到了一定程度,往往还会转化为负数,一旦功高震主,自己的末日也就不远了。

  张俊收到赵构宠信,赵构还叫张俊读《郭子仪传》,要张俊向郭子仪学习的,是对皇帝的无限忠诚!在封建官场滚爬多年的张俊,自然听懂了赵构的话音。

  有一次,赵构亲自驾幸张俊家中——这在正史中亦有记载——已经过了中午了,还没有离去的意思。张俊便再三央请跟随而来的宦官,叫他们务必劝皇上早早起驾回宫。赵构走后,家人不解其意,张俊说:“万岁爷驾幸臣子的私宅,是做臣子的莫大荣幸啊,我当然希望皇上多盘桓些时间了。可是,上一次万岁爷驾幸秦太师府第时,未到晡时便离去了。”晡时从下午三点开始,家人们这才明白,他是怕皇帝在他家待的时间超过了晡时而遭到太师秦桧之忌。

  一个专制君权,已经足以使一般人谈虎色变了;又附加了一个熏天相权。夹处于君权与相权之间的张俊,不战战兢兢也难。

  封建皇权必然带来专制独裁,专制独裁则必然扭曲人性。张俊,这个一代名将,竟然堕落成为千古罪人,除了其本身的人格缺陷外,最关键的,难道不是那万恶的专制独裁制度吗?

  哀哉,岳飞!惜哉,张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