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言一语总关情——解读《故都的秋》的语言

 陈士同 2013-03-28

散文作为人性、社会性和大自然的调和品,以其深邃的意境、真挚的情感和富于文采且凝练的语言而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精神食粮。散文因其创造者以不加任何隐藏的方式融入社会,用裸眼审视人情世态,用灵魂去触碰人性的本味,所以它是与有血有肉的人、实实在在的生活联系得最紧密。也正是以上的特点,对于散文的关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项精神活动。当然,散文这些特点不是直接呈现在文本的表面,让我们直接去发现和感受的,而是隐于文字语言的后面,需要我们拨云见月、幽径寻宝后才能真正的体会到。

由此可见,对于散文的阅读、思想感情的把握、意境的品味,我们只有借助于语言,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进行文本的剥离,才能达到预期的阅读和品味的目的。下面以《故都的秋》为例,以文本的语言为依托,从语义、语质、语境和语色四个方面展开分析,以求从语言的层面体会融入文本中作者的“故都情结”。

一、       理解文本语言的意义

阅读文本的终极目的是读懂作者和人物的精神、情感及文本所彰显的个性。但是,面对文本,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对这些内容承载体的语言的理解。而要读懂语言,首要的就是理解语言的意义。我们知道,就语义来说,其存在有两个层面:科学的、工具性的语义,它讲究的是准确和规范;文学、文本的语义,它超出工具书的规范,带有强烈的个性化的、临时性的主观色彩。《故都的秋》作为一篇优美的散文,对其文本语义的理解,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第一语义层,更要深入到内部去触摸作者灵魂深处柔软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感受和理解文中之义、文中之思、文中之情。文本写作具有鲜明的即时性的特点,也就是说作者进行文学创作是在特定的心境下进行的,此时、此地、此景、此情的诱发才能产出作品。也正是这样,我们在了解文本之义时,必须通过语义的表层步入到文本的内部去理解其的寄托义。“故都的秋”,三个实词,从工具书的解释看,它们的语义是简单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可是如果把它们带入到文本中,其意蕴就丰富得多:“故都”指出描写的地点的同时,已经把深切的眷念之意融入其中,并隐含了一种浓郁的文化底蕴;而“秋”在交代了写作的内容的同时,与“故都”有机结合,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合二为一,有机融合。简单的文字,描写出明确而深沉的意味。作者借北平秋色的描写来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从而抒发对故都之秋的向往和眷恋之情。当然,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作者忧郁而孤独的性格。而“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句,作为贯穿全文的主旨句,其中“清、静、悲凉”三个形容词工具性语义看,其本身已经鲜明的把事物的特征勾勒出来,再把它们放入文本中,其所具有的人文性语义就更加强烈:清,清闲,恬静安谧;静,细腻、幽远而深沉;悲凉,落寞、衰弱、萧条而凄凉。三个原本客观的词被作者附加上温度,形象的刻画故都秋的特色的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独特的人生况味。

“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也就是说,“要想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先要学会咬文嚼字。咬文嚼字是中华文化的最高境界”。对于《故都的秋》的解读,上面两个例子仅是一个点,文中像这样的用语很多,诸如“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一句中,几个形容词的使用,把语义的人文性“落寞、悠远、颓废、悲凉”的意味渲染到极致。语言是文本的形式,思想感情是文本的内容。形式服务于内容,内容决定形式。但是面对具体的文本,我们要实现解读文本的预期,必须抓住文本中一些关键性的语言,在理解其工具性语义的前提下深入到文本的内部,去理解其在文本中的文学的人文性的语义,只有这样才能走进作者在文本中创设的丰富而独特的情感世界。

二、       欣赏文本语言描绘的画面

散文的语言是有质感的,这种质感就是通过文字的描绘、色彩的搭配勾画出一幅幅画面,从而把抽象的情感幻化成具体可感的东西,让读者通过画面的欣赏去感受作者的情思,以达到读文、赏画而知人的阅读目的。作为现代散文的名篇,《故都的秋》用优美的文辞描绘了五幅具有独特京都韵味的秋景图: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有动有静、有形有声、有色有味。每一幅图画无不体现浓浓的京味,而在这京味中更是闪现着作者的影子。我们通过文字自有“观达夫之文,文中有画”之感。槐花落蕊,脚踏其上无声无味,却可感“一点点极柔软的触觉;而衰弱的秋蝉,长短结合阵阵流味,远近交叠,声声惹愁;秋风、秋雨固是“愁杀人”,可是在“灰沉沉的天底下,一阵凉风过后”雨便息里索罗地下起,而乌云卷走,太阳又现,村头、都市的闲人缓慢悠闲的话凉。“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不变的是客观的秋景,而作者选取的视角不同,呈现的画面自然不同,其承载的情感也不尽相同。“自古逢秋悲寂寥”,这是大多数文人逢秋睹物时会产生的情感体验,会用“心”去写“秋”,从而生愁。生活在国家和民族危亡之际的作者,自己的前途渺茫,加之经历了丧子之痛,所以在秋意正浓时,落笔绘景、抒怀时,其景物中寄托的情感自然有“悲凉”之色,“景为情生,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正是此理也。

五幅画面,作者抓住“故都秋”的特点,紧扣“清、静、悲凉”,以冷和淡的色调渲染一种落寞和悲凉的心境: 五幅图画,写“庭院读秋”,突出故都之秋的“清”;写“清晨踏秋”,突出故都秋的“静”;写“秋蝉啼秋”,连用“衰弱”“残声”“啼唱”“嘶叫”四个词,把秋的“悲”渲染得淋漓尽致;写“闲人秋叹”天灰、风凉、雨歇、云卷、天晴,突出沉重凄凉;写“柿枣映秋”,让故都之秋“悲”而且“壮”,平添了一份眷恋向往之情。在景物的着色上特别偏爱冷色,如“碧绿的天色”“牵牛花的蓝朵”“淡绿微黄枣子颗儿”,柳阴下的丝丝日光,这些单的、纯的、淡的、暗的色彩,无不与作者的情感体验有关。
三、品味文本语言创设的意境

作为文学作品,客观景物一旦被摄入到作品中就被赋予特定的思想情感,而这种景与情巧妙的融合就营造了作品特有的意境,这种意境与作者写作时的心境是相契合的。“景,情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景中生情,情中含景, 故曰,景者情之景, 情者景之情也。”而作为文艺理论中的术语,童庆炳先生曾对它作如是定义: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这一定义可说是全面而系统。

《故都的秋》一文作者绘秋景、谱秋声、摄秋实,写出“故都秋“的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风姿,独特的声响,独特的韵味。像“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景、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虽是作者记忆中的残存,但是他更专注的是存在于千家万户、大街小巷的秋姿、秋声、秋意和秋味、看似不经意的摄入,但是每一个物象的选取与呈现都是经过作者情感的浸染,方才显得那样的别致有味,即使是静静躲在一隅的牵牛花,作者也认为是紫色的为佳,“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为情生”。文章正是通过大篇幅的铺叙和渲染,文末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的直抒胸臆就水到渠成了。

除了景与情的结合造境之外,本文在意境的围筑方面还借用了绘画艺术中留白的技巧:有与无,点与面,虚与实相互映衬,把有形的语言和无限的画面相结合,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用视听感受驯鸽的飞声,而在脑际浮现的则是观察者悠然的姿态,闲适的表情,以及流露出淡淡忧郁的眼神;从牵牛花下的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我们读到了北国秋风的萧瑟; 从寒蝉的残声中,我们品味到了秋意的凄切。而整个秋景的清、静及作者深埋于内心的情愫都是我们借助于有限的实体味出来的无限的虚。有限的文字,无限的想象空间,带给我们的似田野上欣赏一朵丁香花清淡而典雅的馨香的审美愉悦。文章正是用平淡的语言,清淡典雅的色调营造一种“哀而不伤”的意境,传达出“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郁”的情感。

四、       品析文本语言的特色

“文本语言的特色”泛指文本语言使用的风格和技法。“文为心声”,文章是作者用来抒写自己情感的,由于作家不同,表现情感的特质不同,文本语言呈现出来的风格也是不同的。因《故都的秋》表现的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郁”双重情感,所以作者在用词造句,运用技法时也体现了独特性。

首先,文章在句式的使用上能够把长短句(多以短句为主),整散句有机融合在一起,构成一种参差错落的形式美和抑扬顿挫的节奏美,如写“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的五个偏正短语的整饬的排比;“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北国秋味的概括;文章后半部分中外文人学士对“秋”的那种“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引导读者领略“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能感受的到的”。接着用多种句式速写“南国之秋”的特色。文章正是把整散句有机结合才形成了一种既典雅又洒脱的语言风格。

其次,文章调动多种使用语言的技法,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综观全文,除了大量的直接描写故都的秋外,还着意以南国的秋与北方的秋相对照、烘托,烘云托月的映衬出故都秋的浓度。如把南北方秋的姿色味和意进行类比,或以正衬反,或以反显正,或肯定中见出否定,或否定中加强肯定。而“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四组对比性的比喻句,从四个角度精当地写出了南国与北国之秋的差异。第一组从“酒”的角度写味道的足与不足;第二组从“饭”的角度写质的实在与不实在,馍当然是吃一口是一口;第三组从“菜”的角度写味道的浓与不浓。前三组正好是一桌菜,构思可谓独特。第四组是从格调着眼,骆驼比之黄犬,可谓“大气大派”,“骆驼”之喻形象地渲染出北国之秋豪放而不矜持。当然,就本文的语言技法的使用而言,除了上面提及的而外,作者还注重音节的搭配,以形成一种“平仄相间”的音乐美。

总之,散文就是通过自己独有的语言形式把它背后的味道传达出来,如果没有语言个性,散文就没有多大的价值。“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一篇经典的散文,作者用清新而略带忧郁的语言,紧扣“清、静、悲凉”,绘景、谱声、摄实,进而托出浓浓的秋味,一言一语无不饱含着作者热忱地爱故都、爱故都的人民、爱故都的秋天的感情。不过,正是因为爱得深沉,爱得难以割舍,所以在字里行间涂上一层淡淡的忧郁。 (一家之言,见笑大方,请勿他用,皖 霍邱 陈士同  该文已刊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