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68:《黄飞鸿》开启香港功夫片潮流
随着《叶问》等功夫片最近一两年在内陆取得的火爆票房,沉寂多年的香港功夫片又出现了再次复兴的劲头。在之后的一年里《叶问2》、《叶问前传》、《功夫·咏春》和《一代宗师》相继开机,香港影坛掀起了一股"叶问热"。今年2月的春节档更有功夫片的三位领军人物袁和平、成龙与甄子丹分别推出新作《苏乞儿》、《大兵小将》和《锦衣卫》。如此高的产量,不禁让人回想起昔日功夫片的全盛年代。
从1949年第一部《黄飞鸿》诞生至今,香港功夫片已经走过了六十年的漫长岁月,站在这岁月的结点上我们不仅需要抚今追昔,更要以史为镜,展望一下功夫片未来的发展之路。
从1949年第一部《黄飞鸿》诞生至今,香港功夫片已经走过了六十年的漫长岁月,但对于功夫片的起源,电影史学界并无定论,而“八爷”袁和平的一番话也许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是《黄飞鸿》电影带起了功夫片潮流,功夫片是从黄飞鸿开始的。”
香港功夫片的源头是关德兴主演的《黄飞鸿》片集。
随着《叶问》等功夫片最近一两年在内陆取得的火爆票房,沉寂多年的香港功夫片又出现了再次复兴的劲头。在之后的一年里《叶问2》、《叶问前传》、《功夫·咏春》和《一代宗师》相继开机,香港影坛掀起了一股"叶问热"。今年2月更有功夫片的三位领军人物袁和平、成龙与甄子丹分别推出新作《苏乞儿》、《大兵小将》和《锦衣卫》。如此高的产量,不禁让人回想起昔日功夫片的全盛年代。
从1949年第一部《黄飞鸿》诞生至今,香港功夫片已经走过了六十年的漫长岁月,在这六十年的岁月里,涌现出了无数的“高手”,他们分别在不同的年代几度引领潮流,或开创历史,或将功夫片从低谷推向高峰,使这一类型自始至终佳作不断,甚至成为香港电影在世界影坛上的一个代名词。但对于功夫片的起源,电影史学界并无定论,而“八爷”袁和平的一番话也许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是《黄飞鸿》电影带起了功夫片潮流,功夫片是从黄飞鸿开始的。”
功夫片与武侠片的区别:一个拳脚,一个刀剑
其实,说起功夫片,就不能不提武侠片。这两种类型很难严格的区分开来,因为血缘上的近亲性使得功夫片的浮浮沉沉同武侠片始终呈现一种此消彼长和水乳交融的状态。但香港研究界对此有一个并不算严谨却很实用的划分:一般而言,武侠片的背景均为古代,以表现刀剑技击为主要特征;而功夫片则多为近现代背景,表现也以拳脚动作为主。
如果这样的表述让你觉得太抽象的话,那么著名武术指导袁和平的解释就通俗多了:“武侠片可以天马行空,可以用钢丝飞得很高,在空中打几个镜头才下地,而且什么掌风啊、剑气都可以用。功夫片就不行,真的要一拳一脚功夫对功夫。你怎么打我,我怎么破你,怎么再打回你,是另外一种格调,拳拳到肉的感觉。”而另一位香港的著名武术指导、“七小福”之一的元华也说:“功夫跟武侠的分别就是,武侠都是兵器多一点,拳脚少一点;功夫片兵器的少一点,拳脚的多一点。”
早期的神怪武侠片毫无真实感可言。
第一部《黄飞鸿》开拍时剧组合影,中间是导演胡鹏。
发展篇:从1到75部《黄飞鸿》风行银幕20年
我们现在回望功夫片所走过的六十年岁月,这一类型之所以能够在香港这块弹丸之地生根发芽并发展壮大,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一个结果。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除了工农兵电影之外,商业片几乎在大陆绝迹。这也就导致了旧上海的许多知名武侠片导演、演员如任彭年、邬丽珠、王元龙等人纷纷南下香江,为香港电影的发展积蓄了必要的资金、人才力量以及先进的制作经验。
缘起:神怪题材式微报刊热载黄飞鸿传说
上世纪40年代末的香港武侠片大多是旧上海神怪武侠片题材的重新演绎,只不过由无声变成了有声,而且为了适应当地的观众,对白还用粤语。但当时的观众早已看腻了诸如此类的电影,对片中动辄口吐仙剑、腾云驾雾的虚幻故事愈发失去了兴趣。而且片中人物的服饰造型、武打动作均脱胎于舞台京戏,刀来枪往,花拳绣腿,毫无真实感可言。长期模式化的生产使观众兴趣减小,票房愈见低迷。片商为了挽回失去的观众不得不绞尽脑汁,寻求新的突破。
由于岭南素来尚武之风盛行,不仅孕育了大量的武术人才,更有黄飞鸿、方世玉、苏乞儿之类传奇人物的民间传说流行于世。五十年代香港功夫片中比较突出的作品《广东十虎屠龙记》、《方世玉肉搏洪熙官》、《方世玉与胡惠乾》、《铁马骝别传大结局》等,均是根据当时在坊间盛传的小说改编而成的。《黄飞鸿》系列更无需多言,据说当年有关黄飞鸿的小说最多的时候曾经在七份日报、晚报上刊载,嗅觉敏锐的电影人自然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开创:武馆凑钱拍首部《黄飞鸿》主角本属意吴楚帆
1949年,导演胡鹏把粤剧名伶关德兴从新加坡请回香港拍摄了历史上的第一部黄飞鸿电影——《黄飞鸿正传》(上下两集,即《黄飞鸿鞭风灭烛》和《黄飞鸿火烧霸王庄》)。
关于第一部《黄飞鸿》的诞生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据黄飞鸿的嫡传弟子、香港著名的功夫片导演刘家良回忆,胡鹏拍摄第一部《黄飞鸿》的时候,因为当时电影公司的老板都不懂黄飞鸿,没人敢拍,最后是由很多武馆凑钱才得以完成的。 在决定开拍《黄飞鸿》之初,主角本来是属意著名演员吴楚帆的,但吴楚帆虽然演技一流却没有功夫根底。后来经过《黄飞鸿传》的原作者朱愚斋、编剧吴啸以及导演胡鹏商议,考虑到演员的扮相和功架,一致认为关德兴才是最理想的人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关德兴对功夫有较深的造诣。
当时关德兴还在新加坡,他说只拍一部戏他不愿意回香港,于是《黄飞鸿》一拍就是四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该片一改以往北派舞台式的武打表演,将南派“硬桥硬马”的真功夫搬上了银幕,一时间全港哄动,武林中人亦热烈捧场。功夫明星刘家辉就说,自己后来之所以会走上习武的道路,就是因为小时候每个周末都去看《黄飞鸿》电影,而关德兴就是他的偶像。
成就:一年最多拍26部总数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黄飞鸿正传》的成功引得系列影片跟风而出,其他导演如王天林、凌云、罗志雄等纷纷跟风而上,胡鹏本人更是不甘落后,带领着他的“胡家班”不断创作出有关黄飞鸿的新故事。仅1956年一年便有26部《黄飞鸿》电影问世,而那一年也被人戏称为“黄飞鸿年”。至1970年,《黄飞鸿》片集总共拍了75部之多。七十年代之后,该系列稍有减产,但关于黄飞鸿的故事依然层出不穷。到了1997年徐克拍《黄飞鸿之西域雄狮》的时候,该系列已经以近百部的成绩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世界影坛的一个奇迹。
(01)1949《黄飞鸿传上集之鞭风灭烛》
(02)1949《黄飞鸿传下集之火烧霸王庄》
(03)1950《黄飞鸿传第三集:血战流花桥》
(04)1950《黄飞鸿传第四集:梁宽归天》
(05)1951《黄飞鸿传大结局》
(06)1953《黄飞鸿一棍伏三霸》
(07)1953《黄飞鸿义救海幢寺(上集)》
(08)1953《黄飞鸿义救海幢寺(下集大结局)》
(09)1954《黄飞鸿初试无影脚》
(10)1954《黄飞鸿与林世荣》
(11)1955《黄飞鸿正传》
(12)1955《续黄飞鸿传》
(13)1955《黄飞鸿花地抢炮》
(14)1955《黄飞鸿威震四牌楼》
(15)1955《黄飞鸿长堤歼霸》
(16)1956《黄飞鸿擂台比武》
(17)1956《黄飞鸿大闹佛山》
(18)1956《黄飞鸿火烧大沙头》
(19)1956《黄飞鸿花艇风云》
(20)1956《黄飞鸿大战双门底》
(21)1956《黄飞鸿大闹花灯》
(22)1956《黄飞鸿七狮会金龙》
(23)1956《黄飞鸿独臂斗五龙》
(24)1956《黄飞鸿三戏女镖师》
(25)1956《黄飞鸿义救龙母庙》
(26)1956《黄飞鸿七斗火麒麟》
(27)1956《黄飞鸿怒吞十二狮》
(28)1956《黄飞鸿伏二虎》
(29)1956《黄飞鸿醒狮会麒麟》
(30)1956《黄飞鸿铁鸡斗蜈蚣》
(31)1956《黄飞鸿龙舟夺锦》
(32)1956《黄飞鸿水底三擒苏鼠廉》
(33)1956《黄飞鸿沙面伏神犬》
(34)1956《黄飞鸿横扫小北江》
(35)1956《黄飞鸿红船歼霸》
(36)1956《黄飞鸿义救卖鱼灿》
(37)1956《黄飞鸿观音山雪恨》
(38)1956《黄飞鸿天后庙进香》
(39)1956《黄飞鸿官山大贺寿》
(40)1956《黄飞鸿古寺救情僧》
(41)1957《黄飞鸿河南浴血战》
(42)1957《胭脂马三斗黄飞鸿》
(43)1957《黄飞鸿夜探黑龙山》
(44)1957《黄飞鸿狮王争霸》
(45)1957《黄飞鸿喋血马鞍山》
(46)1957《黄飞鸿大破飞刀党》
(47)1957《黄飞鸿血溅姑婆屋》
(48)1957《黄飞鸿二龙争珠》
(49)1958《黄飞鸿五毒斗双龙》
(50)1958《黄飞鸿龙争虎斗》
(51)1958《黄飞鸿大破金钟罩》
(52)1958《黄飞鸿西关抢新娘》
(53)1958《黄飞鸿大闹凤凰岗》
(54)1958《黄飞鸿擂台斗五虎》
(55)1958《黄飞鸿大破马家庄》
(56)1958《黄飞鸿夫妻除三害》
(57)1958《黄飞鸿铁鸡斗神鹰》
(58)1958《黄飞鸿虎穴救梁宽》
(59)1959《黄飞鸿义贯彩虹桥》
(60)1959《黄飞鸿被困黑地狱》
(61)1959《黄飞鸿戏棚伏虎》
(62)1960《黄飞鸿擂台争霸战》
(63)1960《猩猩王大战黄飞鸿》
(64)1960《黄飞鸿大破五虎阵》
(65)1967《黄飞鸿虎爪会群英》
(66)1968《黄飞鸿威震五羊城》
(67)1968《黄飞鸿醒狮独霸梅花椿》
(68)1968《黄飞鸿醉打八金刚》
(69)1968《黄飞鸿肉搏黑霸王》
(70)1968《黄飞鸿拳王争霸》
(71)1968《黄飞鸿巧夺鲨鱼青》
(72)1969《黄飞鸿神威伏三煞》
(73)1969《黄飞鸿虎鹤斗五狼》
(74)1969《黄飞鸿浴血硫磺谷》
(75)1970《黄飞鸿勇破烈火阵》
(76)1973《黄飞鸿》
(77)1974《黄飞鸿少林拳》
(78)1974《黄飞鸿义取丁财炮》
(79)1976《陆阿采与黄飞鸿》
(80)1978《醉拳》
(81)1979《林世荣》
(82)1980《黄飞鸿与鬼脚七》
(83)1991《黄飞鸿》
(84)1992《黄飞鸿之二男儿当自强》
(85)1992《黄飞鸿笑传》
(86)1992《黄飞鸿系列之一代宗师》
(87)1993《黄飞鸿之三狮王争霸》
(88)1993《黄飞鸿对黄飞鸿》
(89)1993《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
(90)1993《黄飞鸿之男儿当报国》
(91)1993《黄飞鸿之四王者之风》
(92)1993《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
(93)1993《苏乞儿》(看专业评论)
(94)1994《醉拳2》
(95)1994《醉拳3》
(96)1994《黄飞鸿之五龙城歼霸》
(97)1997《黄飞鸿之西域雄狮》
风格篇:南拳北腿混杂功夫拳拳到肉
早期以《黄飞鸿》电影为代表的功夫片,无论在艺术还是技术上都说不上有多高的水准。动作场面虽然力图脱离超体能的神怪武功和表演式的舞台动作,讲究真功实打,但还没有完全过渡到以南拳为主的表现时期,有些高难度动作如武师由高空翻跟头跳下来,依然是北派的舞台化表演。打斗也基本靠演员自己发挥,镜头只是作简单的纪录,并无任何调度上的技巧。电影《五毒》的武术指导、咏春拳的宗师梁挺曾在回忆中这样描述当时的场景:“以前粤语长片的时代,一个镜头,一个远景,关德兴和那个石坚,一路打打打,打了十五分钟,直到导演说,够了就停机。”石坚也说,那时设计动作就是会武术的演员自己设计,大家来试一试,你怎么打我怎么躲。而演员受落后的片场条件限制,也往往不能尽展所长。
《黄飞鸿》电影纵然场面设计与拍摄比较生硬,但功夫却式式俱备,拳拳到肉,是展示真功夫的重要影片。那些真功夫虽然现在看上去凌乱不堪,却对香港电影的视觉习惯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而最早的那些武行后来都散入不同领域的功夫电影之中,或成为导演、武指,或成为功夫明星,对香港功夫片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后来的功夫片大家,有不少都是那个时候熬过来的。
关德兴的形象几乎与黄飞鸿划上了等号。
人物篇
刘家辉说过:“在五六十年代,整个东南亚都为黄飞鸿这个人物疯狂。所以除了《黄飞鸿》那种片,就没有其他的片敢挑战,在电影上创作一个英雄出来跟黄飞鸿去对比。那时候只有一些神怪的武侠片,没有很传统的国术片。”因此,那时功夫片的班底也相对固定,比如关德兴、石坚、任燕、刘湛、曹达华等等,都经常在《黄飞鸿》片集中扮演同样的角色,而影片的导演则大多数都由胡鹏担任。
关德兴:被人叫做“黄师傅”
在黄飞鸿的家乡广东佛山设立的黄飞鸿纪念馆内,有一个展览室专为一个演员而设立,他就是关德兴。从1949年第一部《黄飞鸿》电影诞生到80年代,关德兴总共参演了77部,不仅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更是几乎和黄飞鸿划上了等号,甚至走在路上或在餐厅里都会被人叫做“黄师傅”。
关德兴一生酷爱武术,先习洪拳,后练“白鹤派”,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一招“神鞭”绝技。据说一丈之外,点燃十来支蜡烛,举鞭挥去,可依次将烛火熄灭,百发百中。他与胡鹏合作的首部《黄飞鸿》电影《鞭风灭烛》就将这一绝技搬上了银幕。这种真功夫表演不仅增强了影像的真实感,也使电影导演们开始主动思考如何利用电影手段提高功夫的表现力。《黄飞鸿》系列电影正是以这样硬桥硬马、真刀真枪的写实风格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1996年6月,关德兴逝世,享年91岁。
石坚演了一辈子坏人,江湖人称“奸人坚”。
石坚:演了一辈子“奸人坚”
石坚是关德兴一生的对手。他原名石容璋,1949年,他受导演胡鹏邀请拍摄《黄飞鸿传》并饰演黄飞鸿对头人的角色,从此奠定了“奸人坚”无人能够替代的江湖地位。他的电影生涯多数时候都被委以担当反派的重任,除了最经典的《黄飞鸿》之外,《如来神掌》中的天残脚、《方世玉》里的对头人角色同样脍炙人口。而他最为现在观众所熟知的角色当属李小龙的电影《龙争虎斗》中的大反派“韩先生”。他的知名度丝毫不亚于关德兴,且一样很受欢迎。1993年,石坚正式退出影坛,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是为专为其度身订造的电影《奸人世家》。1996年,石坚获得首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终身成就奖。2009年6月3日,石坚去世,享年96岁。
任燕在大部分《黄飞鸿》片集中担任女主角。
任燕:《黄飞鸿》的女主角
任燕出自武术世家,其父任雨田被称为“中国第一个武术指导”。兄弟任大官、任细官(即后来的任世官)一前一后都是响当当的武打明星。她自己也同样了得,是五六十年代当红的功夫女星,五十年代中后期的《黄飞鸿》大部分是她做女主角,但角色并不固定,叫苏小红、张玉仪之类的。
曹达华常在《黄飞鸿》中演梁宽。
曹达华:专演惹是生非的梁宽
曹达华是香港著名粤语电影演员,有“影坛铁汉”之称。他因为经常在粤语长片里担任“探长”及如来神掌中的龙剑飞的角色而为人所熟悉,因而被称为“华探长”或“曹探长”。也因在电影中多演别人的师兄,如《黄飞鸿》中专门饰演喜欢惹是生非的大弟子梁宽,所以也有人称他为“师兄”。
刘湛是刘家良的父亲,在《黄飞鸿》中常演自己的师傅林世荣。
刘湛:常演自己的师傅猪肉荣
刘湛是香港著名的武术指导,也是刘家良、刘家荣和刘家辉的父亲。他从小便师从名武术家林世荣,因而可以算作是洪拳一代宗师黄飞鸿的嫡传弟子。五十年代起,他便在《黄飞鸿》电影里担任武术指导,还时常在片中扮演自己的师傅林世荣。据其子刘家良回忆,刘湛的功夫相当了得,通常一个人打二三十个根本不在话下。
历史上真实的黄飞鸿的一生非常坎坷。
历史上的黄飞鸿:一代宗师命运坎坷
历史上真实的黄飞鸿,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原籍南海西樵禄舟村,1847年生于佛山,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其父黄麒英乃晚清著名的“广东十虎”之一。黄麒英辞世后,黄飞鸿子承父业,成为当时南派武林中最年轻的武术教练。相传其平生绝技有双飞砣、子母刀、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工字伏虎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和瑶家大耙等。其一生以弘扬国粹,振兴岭南武术为已任,革除了以往南派拳法沉滞狭隘、动作重复之弊病。他的功夫刚柔并用,长短兼施,为武术界独树一帜,一时风行全省,并远传至港澳、东南亚甚至北美等地,迄今历久不衰。
但他一生颠沛流离、坎坷困厄,驾鹤西去的时候,后人甚至无力殡葬,幸弟子邓秀琼为他料理后事,葬于白云山麓。其妻莫桂兰在林世荣、邓秀琼的帮助下,携黄飞鸿的两个儿子移居香港,设馆授徒,传授黄飞鸿遗技。1949年《黄飞鸿传》开拍,莫桂兰还曾在片中客串了一个角色。
碰巧他弟子的弟子朱愚斋是一位文学爱好者,他用《黄飞鸿别传》一书对自己的师祖进行了一次精彩的艺术加工,而这也成为后来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一系列黄飞鸿形象的起源。
1969-1973:功夫巨星李小龙横空出世
《天下第一拳》是第一部打入国际市场的功夫片。
随着《叶问》等功夫片最近一两年在内陆取得的火爆票房,沉寂多年的香港功夫片又出现了再次复兴的劲头。今年2月的春节档更有功夫片的三位领军人物袁和平、成龙与甄子丹分别推出新作《苏乞儿》、《大兵小将》和《锦衣卫》。如此高的产量,不禁让人回想起昔日功夫片的全盛年代。从1949年第一部《黄飞鸿》诞生至今,香港功夫片已经走过了六十年的漫长岁月,站在这岁月的结点上我们不仅需要抚今追昔,更要以史为镜,展望一下功夫片未来的发展之路。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云海玉弓缘》、《独臂刀》和《大醉侠》三部武侠电影传世之作的诞生,迅速取代了《黄飞鸿》这类制作粗糙的功夫片而成为观众更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这些打斗更真实、技艺更高超的武侠片不仅拉开了“彩色武侠新世纪”的帷幕,同时也为新派功夫片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从1969年开始,先是《路客与刀客》、《龙虎斗》的投石问路,到后来《报仇》、《马永贞》掀起了民初功夫片的热潮,再到《天下第一拳》为香港功夫片敲开了世界电影市场的大门,最后是李小龙彗星般地划过香江的夜空,将功夫片推上了一个至今无人能够超越的辉煌顶点。
发展篇:邵氏打造功夫王国 李小龙回港拯救嘉禾
从60年代中期开始,旧式粤语功夫片开始式微。香港邵氏兄弟公司的老板邵逸夫爵士对上海武侠电影的盛况记忆犹新,又对当时香港电影的形态与质量非常不满。于是,他要求属下编导人员大胆进行探索与尝试。正是在他的鼓励之下,张彻和胡金铨分别拍出了《独臂刀》和《大醉侠》,使得武侠片突破了往日的艺术局限,以精心的布局、引人入胜的情节和更加逼真的打斗让这个已经走进了“死胡同”的类型又奇迹般地“活”了过来。后来,张彻等人再接再厉,继续导演武侠电影的同时又拍摄了《马永贞》、《仇连环》等大量以民国初年为时代背景的功夫片,引领了民初功夫片的潮流。
导演张曾泽在1969年推出了自己的代表作《路客与刀客》,成为最早在银幕上展现中国武术的经典之作,亦开了从刀剑兵器之战到拳脚功夫之争的先河。70年代他加盟邵氏后,又拍摄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经典功夫电影。除他之外,因主演《独臂刀》而名噪一时的王羽,导演处女作《龙女斗》就一鸣惊人,进一步推动了拳脚功夫片的潮流。而后的《龙虎斗》更是出手不凡,是公认的“功夫片再度流行的功臣”。片中主角以中国功夫击败日本空手道高手的桥段,也是较早在银幕上表现中国人打败外国人的场景,不仅渲染了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对后来李小龙的影片以及邵氏功夫片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些导演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将邵氏打造成为显赫一时的功夫王国。
1970年,邵氏重臣邹文怀脱离公司自创嘉禾。成立之初的嘉禾兵微将寡,又未能探索出自己的发展道路,处处被邵氏打压,陷入了重重困境。1971年,一个人的回港彻底改变了香港电影的格局,他就是李小龙。他用一部制作成本大约10万港元的《唐山大兄》不仅以300多万港元的成绩刷新了香港的票房纪录,拯救了危机中的嘉禾公司,使其在与邵氏的对抗中逐渐掌握了主动,更使得当时的流行趋势完成了从古装刀剑到时装拳脚的彻底转变。可以说,香港的功夫片至李小龙才真正从武侠片中分化出来,并开始为世界影坛所瞩目。
李小龙改良了香港功夫片。
风格篇:正宗国术引领潮流 截拳道震惊世界
70年代初,为了表现更真实的打斗场面,电影公司大量起用懂得真功夫的武师做演员和武术指导。这些人为了更好的在银幕上将自己的功夫展现给观众,逐渐抛弃了吊钢丝之类武侠片常用的特技手段,而是更喜欢以见招拆招的套路对战博得观众的喝彩。这些功夫片努力展现正宗国术,在影片中出现的洪拳、咏春拳以及十八般兵器等使用的一招一式都是按照真实的功夫路数设计的,普通观众可能只觉得打斗相对真实,但懂得功夫的观众则会对其中的细节击掌赞叹。
从1971年开始到1973年,李小龙在短短三年时间内用了4部半的电影就让中国功夫名扬天下。李小龙在电影中展现的功夫是他自创的截拳道,一种中西合璧,集咏春、拳击、空手道和跆拳道等功夫于一身的格斗体系。为了更好地展现自身的功夫,李小龙非常喜欢用长镜头来纪录自己和对手交手的过程。而他握拳、抹鼻、怪叫、受伤后舐血的全新表演方式,也成为无数后继者争相模仿的对象。可以说,李小龙的电影在当时是超越时代的,他自由奔放的思想与个性以及海外教育的经历促成了他对香港功夫片的改良,并且他的贡献和地位至今都无人可以企及。
张彻是邵氏最著名的导演,一生拍片近百部。
人物篇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是香港功夫片一个短暂的辉煌时期,涌现出的大量佳作不仅改革了粤语功夫片的旧观,更在这一领域产生了许多大师级的领军人物。邵氏大导演张彻和功夫巨星李小龙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
张彻:《马永贞》开创民国功夫片类型
黄霑曾经说过:“真才子世上绝不多,而张彻,实在是货真价实的大才子。”作为一个优秀的商业片导演,张彻始终保持着一种敏感性和开创性。他虽然不是拍摄功夫片的第一人,但很快就成为这股潮流中的领军人物。《报仇》、《拳击》、《马永贞》等片,都是这一时期功夫片的代表作。而这些作品与关德兴的温文尔雅有着很大的不同,不仅武打动作十分暴力,仇杀情节也屡见不鲜。
为了更真实的表现功夫,张彻还大量起用了懂得真功夫的高手,如从小就习咏春拳的狄龙、出自“大圣劈挂门”(猴拳的一种)的东南亚国术比赛冠军陈观泰、黄飞鸿的嫡传弟子戚冠军以及他的御用武术指导唐佳、刘家良等人。而这些人也通过一次次的实践锐意创新,将重复沉闷的招式精心剪裁成为漂亮利落的动作之后搬上银幕,大大增加了功夫片的精彩程度。
张彻一生拍片99部,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影坛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被称为“香港电影一代枭雄”。经他手捧红的演员不计其数,而他也是香港第一个票房过百万的导演,因此得名“张百万”。虽然后来李小龙红遍香港,但用张彻导演自己的话来讲:“当时狄龙、姜大卫仍继续红,不过失去一个'最’字,我也只要一年让李小龙一部片,其余的影片也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仍然保持一流(仅仅不是第一)卖座纪录。”
李小龙的影响在华人世界至今无人能够超越。
李小龙:有了他,才有了“功夫”一词
在李小龙之前,香港并没有“功夫片”这一说法,只会说国术片或者动作片。但李小龙的一句话,中国功夫就起了这个名字,甚至连英文字典里还专门创造了“Kongfu”一词。
很多人特别是外国影迷,认识香港电影都是从功夫片开始的,而认识功夫片则都是从李小龙开始的。70年代,当这个名叫Bruce Lee的年轻人因在好莱坞演不了主角而将一腔怒火发泄在对手身上并伴随着犀利的狼嚎声时,世界终于认识到了香港电影的魅力,而好莱坞也开始重新审视中国功夫片的市场号召力。
作为第一位成功走向世界的香港影星,李小龙在华语影坛的地位是无人能及的。据元华回忆,那时候香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就是要就等李小龙的戏出来,很多影迷甚至记者都会在门口等他签名。小朋友看到李小龙的双节棍,都会学着模仿。即便他作为功夫明星给华语电影留下的一共也只有四部半的影片而已,这也并不妨碍他在死后数十年依然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甄子丹在接受采访时便坦言:“没有人可以代替李小龙,他是我从小崇拜的偶像。很多方面,我从他身上学习,比如一些做人的道理、武术的道理,以及拍动作电影的概念。”而昔日的功夫女星、去年的金马奖最佳女配角惠英红更是抑制不住对他的崇拜之情:“他太棒了。我很小的时候,真的有幸碰到过他一次,我哥哥27岁就拍在他的电影里做小武师,带我过去,是在嘉禾公司,我一看到他,就觉得这个不是人,好像机器人一样,速度很快很快,所有武师和他对打都会受伤,到现在我也只有这个概念,原来他真的很棒。我才领会到,原来他的功夫,其他人要花很多时间才能达到他的高度,我也非常仰慕他。”
《精武门》无疑是李小龙最为人所熟知的一部电影,他在片中的大无畏精神和惊人的打斗技巧,特别是他的“李三脚”和“双节棍”都令人赞不绝口。更重要的是,他在《精武门》里踢碎“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匾,以及让两个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武士吃下写着“东亚病夫”的纸张的段落,都足以让华人观众一泄百年激愤。《精武门》之后,李小龙又自组协和电影公司,自编、自导、自演了影片《猛龙过江》和《死亡游戏》,还与美国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之一的华纳联合拍摄了《龙争虎斗》。李小龙的这几部电影不仅进一步建立了以拳脚功夫为核心的功夫电影的结构方式,更是开创了功夫演员主导影片的明星制时代。他曾经告诉元华,拍完那套《龙争虎斗》,就会帮邵氏拍一部电影,拍完之后就要去好莱坞。可正当他雄心勃勃,准备大展宏图之际,却在1973年7月20日突然在香港逝世。而在他离世之后,功夫片也迅速的跌入低谷。他的陨落,也许正如《黑客帝国》的武术指导陈虎所言,意味着中国功夫片时代的结束。
1974-1980:刘家良七小福兴起功夫喜剧
今年2月功夫片的三位领军人物袁和平、成龙与甄子丹分别推出新作《苏乞儿》、《大兵小将》和《锦衣卫》,不禁让人回想起昔日功夫片的全盛年代。当年,李小龙的死使功夫片经历了一段低谷时期,直到刘家良、袁和平、成龙等人的横空出世,才终于探索出了功夫喜剧的发展道路。
《功夫》中饰演火云邪神的梁小龙当年就是靠模仿李小龙而出道的。
《醉拳》的成功带起了香港功夫喜剧的潮流。
随着《叶问》等功夫片最近一两年在内陆取得的火爆票房,沉寂多年的香港功夫片又出现了再次复兴的劲头。今年2月的春节档更有功夫片的三位领军人物袁和平、成龙与甄子丹分别推出新作《苏乞儿》、《大兵小将》和《锦衣卫》。如此高的产量,不禁让人回想起昔日功夫片的全盛年代。从1949年第一部《黄飞鸿》诞生至今,香港功夫片已经走过了六十年的漫长岁月,站在这岁月的结点上我们不仅需要抚今追昔,更要以史为镜,展望一下功夫片未来的发展之路。
李小龙独特的风格因他的死而划上了句号,功夫片也由此经历了一段低谷时期。为了填补Bruce Lee留下的空白,各电影公司都试图再造一个李小龙出来。它们到处邀请功夫高手出演电影,而有的人甚至只是因为长相酷似李小龙而成为明星,比如吕小龙、黎小龙、梁小龙、黄小龙……当然还有成龙,但他们无一例外的都失败了。但是70年代末期,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氛围的变革,“许冠文喜剧”的逐渐流行,刘家良、袁和平、成龙等人在功夫片领域终于探索出了另一条发展道路,那就是功夫喜剧。
发展篇:悲剧英雄告一段落 “小子”兴起功夫喜剧
在李小龙死后,功夫电影一度陷入了低谷。但香港的电影人并没有因此而灰心,经过几年的努力,“后李小龙时代”的功夫片终于探索出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那就是功夫喜剧。
在“李小龙时代”,功夫片的主角多半是不苟言笑的悲剧英雄。李小龙死后,功夫明星们必须另辟蹊径才能找到出路。从刘家良导演的处女作《神打》开始,香港电影人开始从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许冠文喜剧”中汲取灵感,刘家良、张彻、袁和平、洪金宝、张鑫炎等人都相继改变了以往正气凛然的悲剧英雄风格,在功夫片中融入了许多的喜剧元素。这种风格在刘家良的导演处女作《神打》中初露端倪,到70年代后期以洪金宝导演的《三德和尚与舂米六》、《肥龙过江》和袁和平导演的《蛇形刁手》、《醉拳》为标志,香港的功夫电影正式进入了一个“功夫喜剧”的新时代。
功夫喜剧的流行同当时香港经济也有很大关系。惠英红说:“当时刚好经济起飞,会有一点下滑,所有人的心态上都有一点担忧,那时候很多老板都拍喜剧,希望观众看完哈哈大笑。”而元华也十分赞同这样的观点,他说以前李小龙是用功夫带起了民族英雄的精神,但到后来经济不好,人也不开心,那就拍点喜剧出来让人开心点,忘记那些不开心的事情,带给观众娱乐。
受当时喜剧之风的影响,刘家良在坚持表现真功夫的基础上,将以往不苟言笑的英雄改造成为诙谐的带有喜剧色彩的主角,《少林搭棚大师》、《疯猴》、《长辈》等影片都有着突出的喜剧品格。以《少林三十六房》、《少林搭棚大师》为代表的南少林功夫片让刘家良的义弟刘家辉风靡世界,而刘家良的入室弟子小侯,也是这一时期功夫喜剧的主力军之一。他们在利用功夫营造喜剧效果的同时,也将功夫融于喜剧桥段之中,这无疑大大增加了电影的可看性。
此外,张彻作为邵氏商业嗅觉最敏锐的导演自然也看到了功夫喜剧的市场,所以在继续打造自己招牌式的“阳刚美学”的同时也拍摄了诸如《方世玉》、《洪拳小子》之类的“小子电影”。这类电影与《马永贞》、《仇连环》等功夫片有着明显的区别,不再以悲壮的主角之死做结局,而是以可爱、诙谐的打斗博得观众的喜欢,而主角则多半是由活泼顽皮的傅声担纲。一时间香港银幕“小子”成风,而傅声也红极一时,成为当时邵氏的当家男主角,深受女性观众的喜爱,人气绝不逊于成龙和其他明星。只可惜天妒英才,一场突如其来地车祸让年仅三十岁的傅声步了李小龙的后尘,香港影坛的又一颗功夫明星便这样陨落了。
“功夫喜剧时代”最红的明星无疑是成龙,香港影评人石琪曾赞道:“简直把李小龙和许冠文合二为一了。”他的这种表演风格经过一段时间不太成功的摸索之后,终于在袁和平的点化下修成了正果。可以说,是袁和平导演的《蛇形刁手》和《醉拳》让成龙真正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表演方式,也终于从“李小龙第二”变成了“成龙第一”。在这两部影片中,袁和平精心设计了活泼灵巧兼具杂耍游戏性的武术动作,并突出了练功过程的趣味性,完全有别于之前的功夫片模式,令观众耳目一新,也由此打开了功夫喜剧的新路数。更重要的是,此前一直被认为是“票房毒药”的成龙在袁和平的指点下一鸣惊人,功夫片也就此进入了“成龙时代”。
成龙的横空出世,填补了李小龙之后超级功夫巨星的空白,从而使得功夫喜剧成为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中期香港电影的主潮。现在,每当人们回忆起功夫片的那段历史就会使用这样的评价——“英雄已死,小丑登场”——“英雄”当然指的是李小龙,而“小丑”便是成龙。
袁和平导演的《醉拳》和《蛇形刁手》正式拉开了功夫喜剧的序幕。
风格篇:南拳北腿泾渭分明杂耍式功夫大受欢迎
在功夫片发展初期,南拳北腿混杂,并没有很明显的划分。你可能在一部电影里看到主人公打的是南拳,但闪转腾挪却是北派的舞台技巧。到了70年代,香港功夫片的派别开始有了明显的区分。以刘家良为代表的南派和以七小福为代表的北派分别确立了各自的特色,功夫电影的江湖也变得更加多元化起来。
在香港众多的功夫片导演之中,刘家良有着极其强烈的个人风格。他自小习武,练习过各种不同门派的武功,这也为他后来拍摄真功夫电影奠定了基础。他虽然在担任《云海玉弓缘》的武术指导时创造性的发明了吊钢丝的技术,但到自己做导演之后却坚持使用硬桥硬马的风格。他曾经说过:“我拍了400多部电影,每个打和每个打都不一样。”正因为如此,使得他的电影在武打方面胸怀开阔,想象丰富。他不仅十分强调自己南拳正宗的地位,还非常重视传统的武德精神及家族观念。在他执导的《陆阿采与黄飞鸿》里,饰演陆阿采的陈观泰有一句台词:“你用武功将一个人打倒,只不过是打倒对方身体,可是,你能替别人着想,你就能制服对方的心。”刘家良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超越了功夫片肤浅的卖弄武林门派之争,而是以纪录功夫为目的向他视为丰富多变的武术传统和推崇备至的武术道德致敬。
刘家良的电影虽然主题严肃,但叙事则趣味盎然。《神打》、《少林搭棚大师》等片都表现出了可贵的喜剧品格,但与《醉拳》、《蛇形刁手》等片不同,刘家良电影的喜感更多的是通过对角色性格的塑造而非动作设计本身来表现的。但即便如此,他的电影亦可以说是功夫喜剧的重要源头。
随着袁和平、七小福等北派武师的登场,杂耍式的功夫喜剧开始成为主流。他们在动作设计中融入自己的舞台经验,突破以往的武打程式,别出心裁的利用打斗的场所、器械、方式创造了不少新鲜的具有喜感的桥段。比如《醉拳》中袁小田教成龙的那套“醉八仙”拳法醉态可掬,招式怪异,本来就喜感十足,其练功过程中折磨人的方式更是独具匠心。
其实这种表演方式在成龙尚未大红大紫时就已经初现端倪。他1976年被导演罗维(李小龙版《精武门》的导演)看中时,本来是要刻意打造成李小龙第二的。他回忆当年自己主演的电影,海报上打出的名字,大大的“李小龙第二”,而自己的名字却小到很不起眼。他也主演了罗维导演的《新精武门》,但票房惨败。因为虽然都师出“精武门”,但成龙在《新精武门》里所展示的功夫却与李小龙截然不同。在电影里,李小龙总是以一副战无不胜的姿态出现在观众的面前,即使自己被对手打伤也像没事一样。虽然罗维也意图将成龙打造成一个李小龙式的英雄,但出身戏班的成龙在这部《新精武门》以及他日后的电影里依然将戏曲里的杂耍表演继承了下来,使得他的功夫看上去显得滑稽可笑。他刻意地反转了李小龙式的英雄形象,比如李小龙腿踢的高,成龙就踢得低;李小龙是个无敌英雄,成龙就只是个倒霉的小人物;李小龙的戏紧张认真,而成龙的戏则轻松活泼;李小龙在戏里必然是天下无敌,剧情因此总安排他迟迟才跟大反派正面交锋;相反,成龙则习惯在功夫片里初以天资聪敏却尚未成器示人,而剧情也总以拜师学艺铺展,为击败武功高强的对手,他除了要学会纪律,还须刻苦耐劳,学习绝学武功,而大战结果往往也只是险胜。这种表演方式后来也成为“功夫喜剧”的标准模式,在无数的影片中被不断复制。
人物篇
刘家良:从武指升任导演第一人
刘家良是香港著名的武术指导和导演,父亲刘湛是黄飞鸿入室弟子林世荣的传人,因此深得黄氏武学真传。刘家良16岁便随父进入电影界,从临时演员及龙虎武师做起。63年,与唐佳合作,在《南龙北凤》一片中当武术指导。1965年替长城公司拍摄了成名作《云海玉弓缘》之后,与唐佳一同被邵氏公司聘为武术指导,参与了许多张彻电影的功夫设计。
后来刘家良走上导演之路,执导《神打》一片成名,旋即大拍真功夫电影,洪拳、咏春、猴拳、螳螂拳等各种门派的功夫悉数被他搬上了银幕,而他也因此被人称作“功夫片的活字典”。刘家良是香港从武术指导升任导演的第一人。他手下的一班武师合称“刘家班”,与成龙的“成家班”、洪金宝的“洪家班”堪称一时瑜亮,只可惜生不逢时,在香港金像奖设立动作指导奖之后,他却巅峰已过,只是凭借《醉拳2》同“成家班”一起得过一次,很有点李广难封的味道。用刘家良自己的话来说:“我拍戏的时候,没有这个奖。假如奖是五十年前的,我拿奖拿到现在我都不要了。”
七小福:远远不止七人占据香港功夫片半壁江山
提起功夫喜剧,熟悉香港电影的观众会很容易联想到“七小福”。去年金像奖上他们师兄弟的集体亮相,无疑是对香港功夫片黄金年代的一次集体追忆。2009年也是“七小福”成立五十周年,元彪在中国戏剧学院举办的纪念晚宴上表示要将他们师兄弟一起习武和生活的趣事搬上银幕。其实,早在1988年,“七小福”的大师兄洪金宝便主演了带有自传色彩的电影《七小福》并在里面扮演自己的师傅于占元。徒弟演师傅,自然是刻画入微,童年的这段辛酸往事也被演绎的感人至深。洪金宝凭借此片第二次捧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影帝奖杯,同时也将“七小福”的名字正式的写入了史册。
很多人都认为“七小福”只有七人,事实上远远不止。它是于占元为徒弟们创作的一出以打为主的京戏,也更是他这群得意门生的总称。他的几十个徒弟有男有女,每次演出“七小福”时都是轮流上台,不过其中最固定、最出色者据说是洪金宝、成龙、元彪、元奎、元华、元德、元武等七人。而他们第一次集体拍戏是主演《公主与七小剑侠》。
据不完全统计,香港电影金像奖设立至今一共发出27个最佳武术指导奖杯,其中13个落在了“七小福”手上(包括与别人合作),因此,说“七小福”占据了香港功夫片的半壁江山实不为过。这些出自梨园戏班的武师们,汲取了戏剧表演的经验又结合了自身的特点,一改此前功夫片悲壮、严肃的气质,将插科打诨的喜剧元素融入其中,使得这些影片情节生动、幽默搞笑,所以还吸引了很多对武打动作没有很大兴趣的女性观众。如今,也许作为演员的“七小福”已经开始老了,但他们作为动作指导和功夫片导演对香港乃至世界类型电影所发挥的创造性影响却永远不会磨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