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笑熬浆糊糊 2013-03-30

 

大叶卷瓣兰(Bulbophyllum amplifolium (Rolfe) Balak. et Chowdhury),兰科,石豆兰属的一种植物。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中文学名:
大叶卷瓣兰 二名法:
Bulbophyllum amplifolium Balak. et Chowdhury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亚纲:百合亚纲(Liliidae)
目:
兰目(Orchidales) 科:
兰科(Orchidaceae)
亚科:
兰亚科(Subfam.Orchidoideae) 族:
树兰族
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石豆兰属(Bulbophyllum) 种:
大叶卷瓣兰
分布:
产贵州南部(惠水)、云南西北部(怒江流域)、西藏东南部(墨脱)。分布于不丹、印度东北部、缅甸。目录
种中文名:大叶卷瓣兰
海拔:1700-2000
命名来源:[Bull.Bot.Surv.Ind. 9: 89. 1967]
中国 植物志:19:224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组中文名:单叶卷瓣兰组
组拉丁名:Sect.Cirrhopetalum
亚族中文名:石豆兰亚族
亚族拉丁名:Subtrib.Bulbophyllinae Schltr.
大叶卷瓣兰 - 形态特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根状茎匍匐,粗6—10毫米,密被膜质鞘。假鳞茎在根状 茎上疏生,彼此相距约10厘米,卵状长圆柱形,长5—8厘米,中部粗达1.5厘米,干后黄色,表面光滑带光 泽,顶生1枚叶,基部常被鞘腐烂后的残存纤维。叶大,革质,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8(--)10--21厘米,中部宽达8.5厘米,先端钝,基部近圆形,具长4—7厘 米的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花葶1—2个,从假鳞茎基部抽出,直立,长15—30厘米,伞形花序具4—8 朵花;花序柄粗3—4毫米,疏生3—5枚紧抱的筒状鞘;花苞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 形,稍凹的,长8—13毫米; 花梗和 子房长1.5--2厘米;花大,淡黄褐色;中萼片近 圆形,凹的,长、宽约1厘米,具5条脉,边缘近先端处稍具细齿,先端具1条弯曲的 刚毛;刚毛长约8毫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先端膨大呈棒状,密被细乳突;侧萼片披针形,长4.5—5.5 厘米,基部贴生在蕊柱足上,基部上方扭转而两侧萼片的上下侧边缘除在先端分离外,分别彼此粘合;花瓣卵状三角形,长4毫米,基部宽3毫米,具1条脉,边缘篦齿状, 先端具与中萼片相同的刚毛;唇瓣肉质,卵状长圆形,长约6毫米,向外下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先端钝,基部近心形;蕊柱长约3毫米;蕊柱足长4毫米,其分离部分长3毫米;蕊柱齿镰 刀状,大而宽扁,高出药帽之上,长约5毫米,先端具短尖,药帽前缘先端具齿。花 期10--11月。大叶卷瓣兰 - 生存环境
生于海拔 1700--2000米的常绿 阔叶林的 林缘 岩石上。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梳帽卷瓣兰(Bulbophyllum andersonii (Hook. f.) J. J. Smith),兰科,石豆兰属的一种植物。编辑摘要
梳帽卷瓣兰 - 基本资料
梳帽卷瓣兰
种中文名:梳帽卷瓣兰
海拔:400-2000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命名来源:(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Bull.Buiten z.2 ser 8: 22. 1912]
中国 植物志:19:240
组中文名:单叶卷瓣兰组
组拉丁名:Sect.Cirrhopetalum
亚族中文名:石豆兰亚族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亚族拉丁名:Subtrib.Bulbophyllinae Schltr.
梳帽卷瓣兰 - 形态特征
根状茎匍匐,粗3—5毫米,被杯状膜质鞘或鞘腐烂后残存的 纤维。 假鳞茎在根状 茎上彼此相距3—11厘米,卵状圆锥形或狭卵形,长2—5厘米,中部粗6—15毫米,顶生1枚叶,基部被鞘腐烂后残存的纤维,干后灰褐色。叶革质,长圆形,长7—21厘 米,中部宽1.6—4.3厘米,先端钝并且稍凹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基部具长1—2.5厘米的柄。花葶黄绿 色带紫红色条斑,从假鳞茎基部抽出,直立,通常长约17厘米,伞形花序具数朵花; 花序柄纤细,粗1—2毫米,具长5—10毫米的筒状鞘; 花苞片淡黄色带紫色斑点,披针形,长约5毫米,先端急尖; 花梗和 子房纤细,长约1厘米;花浅白色密布紫红色斑 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中萼片卵状长圆形,凹的,长约5毫米,中部宽约3毫米,具5条带紫红色小斑点 的脉,边缘紫红色,近先端处具齿,先端具1条长约3毫米的芒,芒的表面稍粗糙或被细乳突;侧萼片长圆形,比中萼片长3—4倍,基部贴生在蕊柱足上,先端稍钝,基部 上方扭转而上下侧边缘除基部和先端外分别彼此粘合,全缘,具5条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花瓣长圆形或 多少呈镰刀状长圆形,长约3毫米,中部宽1毫米,先端具长约0.8毫米的芒,具3 粗厚的脉,脉纹具紫红色斑点,两面密布细乳突,边缘紫红色具篦齿状或不整齐的齿; 唇瓣肉质,茄紫色,卵状三角形,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从中部向外下弯,基部具凹槽并与蕊柱足末端连接而 形成活动关节,先端稍钝,唇盘中央具1条白色纵条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蕊柱黄绿色,很短,蕊柱翅在 蕊柱中部稍向前扩展;蕊柱足白色带紫红色斑点,向上弯曲,长约3毫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其分离部分 长约1.5毫米;蕊柱齿三角形,长约1毫米,先端急尖;药帽黄色,前端稍收窄,先端边缘篦齿状。花期2—10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梳帽卷瓣兰 - 生存环境
产 广西( 隆林、 临桂、 靖西、 南丹、 龙州、 凌云、 那坡、天峨)、 四川中南部( 峨边、 峨眉山、雷坡一带)、 贵州南部至西南;400-200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或林下岩石上。分布于 锡金、 印度东北部、 缅甸、 越南。梳帽卷瓣兰 - 本种提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应绍舜建立的台中石豆兰Bulbophyllum taichungianum S.S.Ying(Quart.J. Chinese Forest 2(2):102;fig.1.1978),我们未见到标本,从《台湾兰科植物彩色图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1996)的彩色照片(col.P1.33)来看,很似本种,然而从其种的描述却很难 判断它为独立种,这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台湾石豆兰 - 基本资料
台湾石豆兰 国内分布:产台湾(北部和中部山地)。 生于海拔400—150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 海 拔:400-1500
命名来源:[Nat.Orch.Taiwan 1: 38——39(t.). 1975]
中国植物志:19:249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组中文名:无 假鳞茎组
组拉丁名:Sect.Aphanobulbon
属中文名:石豆兰属
属拉丁名:Bulbophyllum
亚族中文名:石豆兰亚族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亚族拉丁名:Subtrib.Bulbophyllinae Schltr.
族中文名:树兰族
族拉丁名:Trib.Epidendreae Humb,Bonpl.et Kunth
亚科中文名:兰亚科
亚科拉丁名:Subfam.Orchidoideae
科中文名:兰科
科拉丁名:Orchidaceae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纲中文名: 单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
门中文名: 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ORCHIDACEAE
台湾石豆兰 - 形态特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根状 茎细长,粗约7毫米,节间长1—2厘米,被长约3毫米的筒状鞘, 每节生1—3条根,每相隔两个节间生1枚叶。 无假鳞茎。叶质地厚,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 2—3厘米, 宽8—10毫米,先端圆钝,基部收狭为长1—2毫米的柄, 具多数脉。 花葶从根状茎的节上抽出,长约2厘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中部以下具2枚长1—2毫米的筒状鞘;总状 花序 具(1一)2—3朵花;花苞片卵形,长约3毫米,宽约1.5毫米, 先端渐尖; 萼片和 花瓣黄白色,萼片等长;中萼片近长椭圆形, 长3—3.6毫米,宽1,3—1.5毫米,先端 钝, 具3条脉;侧萼片斜卵状三角形, 基部贴生在蕊柱足上而形成圆锥形的萼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具3 条脉;花瓣小,线形,长约1.5毫米,具1条脉; 唇瓣橙黄色,椭圆形,长1.5毫米, 宽0.3毫米, 基部直立,从中部向外下弯,先端圆钝,唇盘具3条脊; 蕊柱很短,具长 约1.3毫米的蕊柱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蕊柱齿短角状。 台湾石豆兰 - 生存环境
生于海拔400—1500米的 山地林中树干上。 台湾石豆兰 - 本种提示
本种我们未见到 标本,上面描述是来自原始文献的记载。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二色石豆兰 ( 学名:
Bulbophyllum bicolor),又名 二色卷瓣兰 , 兰科 石豆兰属, 香港特有的 极危 附生植物,仅生长于 大帽山的 溪流旁的 岩石上。但亦有指二色石豆兰亦发现于 泰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在 香港岛首次发现的时间大约在 1880年。大部分分布于 郊野公园内,现在受到《 林务规例》及《 动植物(濒危物种保护)条例》所保护,亦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以及 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物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外型特征为根状茎, 叶生于卵球形 假鳞茎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椭圆形。淡黄色 花朵,花葶从假鳞茎的基部发出,伞形 花序,边缘生有红色缘毛。唇瓣初为榄绿色,后为橘红色,卵形,与蕊柱足末端以关节方式连接,蕊柱伸展呈 三角形。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种中文名:团花石豆兰
海拔:1700
命名来源:(植物分类学报)[Orch. 4: 108. 1910]
中国
植物志:19:198
组中文名:长序组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组拉丁名:Sect.Racemosae
亚族中文名:石豆兰亚族
亚族拉丁名:Subtrib.Bulbophyllinae Schltr.
团花石豆兰 - 形态特征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根状粗壮,粗4—5毫米。根多数,从生有假鳞茎的根状茎节上发出。假鳞茎在 根状茎上疏生,彼此相距3—5厘米,卵球形,长约2.5厘米,中部粗1.3--2.3厘米, 具4个棱,顶生1枚叶。叶片稍肉质,长圆形,长15—17.5厘米,宽2—3.5厘米,先 端稍钝,基部收窄为长1—1.5厘米的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花葶从当年生的假鳞茎基部抽出,斜立或中部稍下弯;总状花序长3--4厘米,呈椭圆形,密生许多花;花序柄粗壮,被3—4枚大型的鞘;花苞片大,纸质,长圆形,远比花长,长约2厘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宽7—8毫米,淡黄白色,边缘具紫色斑点,先端钝,具5--6条脉;花梗子房浅黄白色,长约3毫米;花包藏于花苞片内,肉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中萼片浅黄白色带紫色斑点,长圆形,凹的,长约6.5毫米,中部宽3.5毫米,先端钝,边缘全缘;侧萼片斜卵形,长约8毫米,宽4.5毫米,先端锐尖,基部贴生在蕊柱足上,下侧边缘彼此粘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花瓣狭卵形,长3毫米,宽1.8毫米,先端锐尖,全缘;唇瓣淡黄色带紫色先端,舌形,长3.5毫米,宽约1毫米,向先端变狭,先端钝,基部具凹槽并且两侧各具1枚向前弯曲的狭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两面密生乳突;蕊柱浅黄白色,长3毫米,蕊柱足长2毫米;蕊柱齿三角形,先端尖,长约1毫米;药帽黄色;前端骤然收窄为喙状。 花期7月。


团花石豆兰 - 生存环境

生于海拔17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树干上。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叶卷瓣兰、梳帽卷瓣兰、台湾石豆兰、二色卷瓣兰、团花石豆兰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