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申办个人自发电的“第一人”

 武汉人文 2013-04-03
 
 
(记者冯欣楠)爱冒险的武汉人高松,给自己送上了一份特殊的35岁生日礼物:成为武汉申办个人自发电的“第一人”。昨日,他指着自家楼顶介绍,“准备安装3400瓦的太阳能电池板,一年能发电3400度”。

    昨日,武汉市供电部门证实,已经为高松的自发电工程设计初步方案,一旦通过下周四正式审查,将进入实施阶段。

    今年2月底,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公布最新政策:普通用户自建的发电设施产生的清洁能源,将按国家规定电价全额收购,而且可获得一定国家补贴。

    这则政策,使得自家屋顶建电站变成了一大商机。发电设施包括太阳能、天然气、生物质能、风能等多种新能源形式,千家万户的楼宇建筑可被利用,自然能源被转化为电能,激活庞大的存量市场。

    国家政策出台后,住在硚口区的高松,向辖区供电部门申请报装。3月15日,他在武汉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填写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申请表》被受理,随后供电部门的设计院到他家进行了勘测。

    高松说,他已开始了解太阳能电池的市场行情,“按照国家规定,屋内的自发电系统应该由个人安装,希望能够做到足够经济,控制成本”。

    按照设想,高松要安装3400瓦太阳能电池板,年发电约3400度左右。“如果运行效果好,将来还可以扩大到7000瓦”。

    昨日,高松在自家的水果店前    记者李永刚 摄
  链接>>>

    北京:
    光伏业者建中国首例家庭电站

    据报道,今年1月25日,在北京顺义的一个联排别墅小区内,有位叫任凯的业主自建了一套光伏发电系统,正式并网向国家电网售电。据称是中国第一例家庭光伏电站。

  任凯是光伏行业的一名从业者,曾在通信行业摸爬滚打十多年。他用自家别墅作为试验田,希望探索这一领域的创业机会。

    任凯在三层别墅的屋顶安装薄膜太阳能电池,全套设备共3万元。系统的功率是3000瓦,每天大约能发10度电。

    天津:
    居民在别墅顶上发电

    据北方网报道,3月20日,天津电力公司滨海供电分公司正式受理了董强的分布式电源并网业务申请,这是天津受理的首例居民自发电并网申请。

    董强是天津滨海新区居民,预备安装发电设备的是一座三层联排别墅的楼顶。目前,业主已经授权委托项目施工方代为办理相关手续。据施工单位工程技术部负责人介绍,根据这一配置,日发电量大约在15度。

    上海:
    教授6年前已建个人电站

    据《东方早报》报道,早在2007年,上海的赵春江就在自家位于莘庄的一幢住宅楼顶安装了3000瓦太阳能电池板,一年发电约3000度。

    赵春江是上海电力学院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是国内光伏研究领域的权威。赵家的“家庭电厂”由22块光伏电池板拼成,一共21平方米,功率为3000瓦。

    根据统计,目前上海已经有6个家庭完成光伏发电并网项目,但还面临收购电价尚未确定、安装需经业委会同意等难点。

    青岛:
    工程师花2万元自建电站

   青岛的光伏发电第一人是徐鹏飞。他是北电能源青岛公司工程师。他只花了2万元,在天台上建起2000瓦太阳能发电装置。发出的电一部分自用,一部分出售。

    徐鹏飞认为,这种家庭电厂目前在城市还难以大规模复制,“城市建电站一般是利用楼顶天台,场地很小,不可能家家都来做,占用公共天台还需要和别的住户沟通”。

   申报过程>>  找受理点准备证件用了半个月

    高松:  申报环节不畅 价格不明晰
    市发改委: 尚无个人发电补贴细则

   (记者冯欣楠 康鹏)历经半个月,高松在往返了多次之后,终于将自发电的申请递交给了供电部门。昨日,他说个人自发电真正在武汉大面积推开,还需要出台许多相关细则。

    2月28日,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后,高松就开始了他的“申报”路。

    他先到硚口供电部门,对方态度很热情,但由于是新事物,不知道该如何办理,几经联系后仍旧无能为力,让他到市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办理,之后又来回几遍关于相关证件的准备。最终受理之日,已是在15天以后。

    阅读网上的相关资料,高松了解到,经过发改委备案的个人自发电项目,可以享受到国家补贴电价。

    在得到供电部门受理之后,高松努力联系市发改委,希望咨询到相关情况,但除了拨打一个网上查到的电话,“连线”了发改委的一个部门,没有了解到有价值的信息。想上门拜访,“因为市发改委在市政府办公,没能进得了大门”。

    高松说:“如果市里能设立一个针对个人自发电的受理窗口就好了。”

    高松曾咨询供电部门,自发电如果自己用不完卖给电网,电价如何算?“我得到的回复是,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操作细则”。

    目前武汉居民用电价,在180度内是每度0.57元。按照国家发改委提出光伏上网电价是每度1元,但这个价格是需要经过国家发改委核准的电站电价,没有经过核准的光伏电价,国家电网收购价格是每度0.4元。

    有报道称,居民自发电或可像企业光伏项目一样,获得补贴,收购电价涨至每度1元。

    昨日,记者致电市发改委能源处,该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光伏项目核准和补贴只针对企业,目前尚无针对个人的补贴政策,更不知道该如何走流程。

    这位工作人员介绍,即使是企业光伏项目,核准手续也十分繁杂。“项目核准权在省发改委,企业首先需要写一个详细的项目申请,送到我们这里,由我们转报省发改委同意后,开具批复。企业这时再开展规划、环境、气象防雷、电网接入等方面的评价、调研,出具一份可行性报告,再由我们转给省发改委最后核准。这时企业才可以开工建设,完工后还要检查”。

 “程序跟传统火电站一样,好多个来回,签29道字,要花很长时间,准备厚厚的材料。”一家业内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家公司曾建设过多个光伏发电项目。

    有专家称,走一趟这样的核准流程,要花50万元,“涉及多个部门,有时还要请专家论证”,成本之高,令普通人望而却步。

    专家建议,对居民自发电,应改“核准制”为“备案制”,“先上车再补票”。

    据了解,山东、大连等地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特事特办”,建立专人专线,以快速完成繁琐的程序。

    “居民自发电市场前景广阔,是我们未来的主要方向。”光谷一家业内公司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她介绍,近来有许多人到她的公司咨询,想在自家屋顶上装光伏电板,但都因投入产出不划算,陷入犹豫。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她的公司报装价格是10元/瓦,一个3000瓦的电池板,成本是3万元。按照一年发3000度电算,1元/度也需10年才能收回成本,如果每度只能卖0.4元的话,则需20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