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层管理者的八大通病

 联合参谋学院 2013-04-06

大多数企业都认为自己企业的制度流程制订都较完善,可惜执行力就是上不去,怎么做才能让具体的事项落实到位呢?其实就是要做好门店基层的管理工作,因为基层管理者才是门店的执行核心!造成这些执行力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主观角度看,是由基层管理者的八大通病所造成:

一、自身的工具箱不丰满

经验在于学习、积累与练习,但大多数管基层管理者的主动难动性并不强,不能勤于学习与思考,在工作中大多存在于等、靠、要的现状,以致在遇到问题后自身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就好像维修汽车时在工具箱里没有工具一样。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工作中的各种问题都是有解决办法的,只是要管基层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去寻找与积累,平日里多去丰富自己的工具箱,这样才不会遇事无方法,日积月累久了,各种事情随时都能有解决的最佳方案。

二、抱怨、借口特别多

成绩不佳的基层管理者,常常抱怨,借口又特别多,他们常常把失败的原因归结到客观方面,如条件不足、他人不配合、天气不好等,从未从主观方面检讨过自己对失败应承担的责任,面对失败时,情绪低沉,态度消极,脑子中充满失败的观念。

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是无济于事的,与其寻找借口,倒不如做些建设性的考虑。事实上当人们面临真正的困难时,通常是连话都说不出来的,如果还能够找些借口为自己辩解的话,这表示还没有完全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对自己该做的事没有做好,或者,无法确信自己该怎么做,而随口说些不满的话,这只不过显示出自己的幼稚无能罢了,真正优秀的管理者绝对不会抱怨,找借口,因为自尊心绝对不会允许他们如此做。

三、依赖心十分强烈

成绩不佳的管理者,总是会对公司或者上级领导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如要求提高底薪、提成、福利、资源等,而且经常拿别家公司作比较,“其他公司底薪有多高”“其他公司福利有多好”。有这种倾向的人,是没有资格成为一名管理者的。

管理者不需向别人要求保障,必须完全靠自己,如果希望获得高收入的话,就必须凭自己的本事去赚。没有指示就不会做事,没有上级的监督就想法偷懒,这种人是绝对无法成为优秀的管理人员。真正优秀的管理人员经常问自己:“自己能够为公司做些什么”,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公司为自己做些什么。

四、对工作没有自豪感

一个优秀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总是感到非常的骄傲,他们把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奋斗。业绩低迷的管理人员却有一种自卑感,他们认为工作就是为他人办事,因此,对待顾客或下属的态度十分卑屈,工作就是应付时间。

五、不遵守诺言

一些管理人员虽然能说善道,但业绩却不佳,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说话多过行动!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是讲究言行一致,身教胜言传。

通常,人们所犯的过失很少是有意的,如果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警觉性,即使一个小小的诺言也能遵守,那才是最佳的表现。

六、容易与他人产生问题

一些管理人员急于做成某件事情,轻易承诺,结果事与愿违。与人相处时不能做到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因小事而产生大问题以致最后难以收拾。

优秀管理人员和失败管理人员的差别在于,前者能够避免问题的发生,即使已经造成了问题,也绝对不会推诿责任。

七、半途而废

业绩不佳的管理人员的毛病是容易气馁,面临工作低潮的时候,只要坚持到最后一分钟,相信一定能够突破困境,但一些管理人员很愚昧,虽然已挣扎到光明的前一步了,却浑然不知,最后还是放弃曾经作过的努力,徒劳无功。工作是一场马拉松赛跑,仅凭一时的冲动,是无法成功的,决不放弃成功的信念,并坚持不懈地追求下去,才能达到目的。

八、对下属关心不够

管物先管人,管人要关心。要想让下属与你一块战斗,那就要对下属多些关心,且要做到不同的人不同的对待方式。人各所求,对于“要吃饭的下属”要展示能力,利用利益手段最有效果,因为没有解决温饱,谈何小康?对于“要喝酒的下属”要多联络感情,使用情义手段,多拍拍胸脯与肩膀,告诉对方有我吃的就有你喝的,情真意切;对“要喝茶或喝咖啡的下属”要精神上的引导和激发,多使用道义,因为这一类人上了一定层次,有了一定的精神追求,多谈理想与抱负,要为社会做点事儿。

问题都需解决,平时要多些去了解自己,从而强化自身的的能力,管理的不总是在管理别人,最高的境界是“自我管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