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生俱来的渴望

 灵魂出窍KKK 2013-04-09
少年的时候,我有许许多多的梦想,我恨不得一下就长到父亲那样高,那些白日梦一样的想法似乎也就自然而然地随之实现了。
  长大后,才发觉那些梦想就像童年本身一样,美丽得不现实。在取得一些小小的成功后,我们依然拥有的只是希望。我想能够算作收获的是:明白了希望着就是一种美好的境界。
  没有希望这日子真就没法过了,至少对我是这样。我不可能用酗酒或玩扑克的方式来淡化自己的渴望。
  以前梦想着当一个农学家或是一名画家,有时,也想当李连杰式的英雄人物,甚至羡慕劁猪匠的悠闲,而想当一名兽医……在众多浪漫的憧憬和现实的渴望中,可从来没想去当一个诗人或是作家。
  在那个布满茂盛的树林和灰瓦房的乡间,人们看见穿着比瘦小的身材大了许多的补丁衣服、皮肤白皙、一笑嘴角两个酒窝的我,便知道那是老易乡长的公子。又怎知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心中满是幻想,他会为一些小小的事情发神经,有时兴奋得不能自已,有时灰心得绝望,有时非份得完全是一个野心家,有时又像灰蜘蛛一样安静。他那样多愁善感,那样固执顽强,那样想入非非。以至夜晚做梦也是天马行空,怪异百出。他似乎就是一只怪鸟,长着一对巨大的幻想的翅膀。以至后来学诗,老师告诫他:在运笔时要集中你的火力,在构思中要适当节制你的想象。
  是这种天然的性情和多舛的命运,让我找到了写作,或者说是写作救了我,每当拿起笔,就感觉到有一种莫名其妙地冲动。有时,我会冲动得周身发抖,有时,写着写着,会为自已笔下的人物或情节泪盈满眶。但我并不想把它做为自己的职业,靠它来养家糊口毕竟会很辛苦,况专门从事这门职业,会对别人的态度过分在意,会在谁高谁低、谁优谁劣等一些敏感问题上与人较劲,这是有些无聊的事。
  但不从事专业创作,更会存在许多困绕,诸如怎样处理好工作和写作的关系,怎样处理好写作与娱乐的关系,怎样处理好写作与经济收入的关系……似乎是一些难解的千千结。对于基层的写作爱好者,是很难的一件事,像诗人叶橹那样有才气的诗人,顽固地认为“诗人的手是圣洁的”而拒绝公文写作,最后落得个不容于世,令人叹息和悲哀。事实上,一个业余作家更要有一份入世的态度、一颗出尘的灵魂,一份平淡和从容,百折不挠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把自已从那些“三脚猫”中区别开来。如果,我们有能力和勇气面对一切困难,业余作家完全可以做出不凡的成绩。他们大都是一些过分挚着的人,在融入生活、感悟世情上占尽先机。我完全相信这一点。
  一个人在奋斗的途中,最需要的是人们的善意理解和支持,对于一个业余作家更希望如此。著名物理学家冯·卡门说过:火箭在上升的时候才需要助推力。十数年来,正象我期望的那样,得到过许多领导充分的理解,许多编辑老师的大力扶持,许多文朋好友的抬爱。无论是工作,还是写作,让我都能以十足的信心面对,它们相得益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唯其如此,才能走出文本主义,走进大众内心。
  生活在鄂西南的一座山城里,每天我都被一些新鲜的感觉和思想激励着,每当在高处看见那样恬静的乡间炊烟,那样生动的田野,那样静幽的森林,尽管它们已很少有伦勃朗画笔下的那份凝重,也没有凡高笔下那种干渴欲燃的的苦难意识,而是多了时尚和潮流的躁动,它们依然是那样让我感动。再回过身来,看一看流淌着喧嚣、欲望、激情的城市,这日益繁茂的水泥和石头的森林,这世界的另一板块,充满了更多的机巧,也是那样的缤纷多彩,鲜艳夺目。在物质日益富有的笼罩下,人类普遍的精神却是更趋贫乏,这也许就是每个写作者依然能够找到一种使命感的原因。每每想到此,我就总有一种难以遏止的冲动:“仅管曾经珍爱的辞句/失去了呼啸的韵脚/而我们曾经抚爱的草芽/几乎就要尖叫起来。”(引自拙作《诗人生活》)。让我继续写作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