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芜湖古城系列之九】花街

 洁洁赢 2013-04-11
 发表于 2013-3-30 15:54: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花街img_0136.jpg 
img_0317.jpg 

img_0308.jpg 
                                                                    一颗野草从古城的废墟中拔地而起

       花街位于芜湖古城中心区,始建于北宋初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街道呈“1”字形,南北走向,南起南门湾,与薪市街垂直相交,北至十字街,全长180米,宽4米左右,过去是一条以经营竹器为主的商业街道,两侧聚集了众多专营蔑器、扎花灯的商家,故名为花街,又名为竹市街。
      宋初,芜湖开始修筑明城,城区街市逐渐形成,花街初具规模,清乾隆年间直到民国初期的一百多年里,一直被称为“安丰里”,后来又恢复名称为花街。花街两旁的房屋多为两层砖木结构的徽派楼房,店铺相依,一般都是前店后宅,是芜湖竹器业蔑匠铺最为集中的生产、营销之地,家家户户擅长扎花灯。平时他们专做一些竹木器具出卖,年底及春节期间,他们将精心编扎的各种花灯悬挂在店堂里、大门前,招揽顾客。有各种鸟兽虫鱼灯,形态逼真;有大型的龙灯,如滚龙灯、板龙灯和竹篓灯,形状各异;有观音、地藏、八戒、悟空和三国、红楼梦人物灯,栩栩如生;还有其它的宫灯、走马灯、花球灯、花鼓灯、花篮灯等,异彩纷呈。到了晚上,各家各户都亮门前的花灯,把花街照耀的如同白昼。老芜湖人中流传着一首打油诗:“花街半里路,尽是蔑匠铺;平时卖竹器,正月花灯出;夜晚点亮灯,疑是天仙处。”
      在花街中段,有一所小学校----芜湖市花街小学(现为罗家闸小学分校)。学校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却是一所百年老校,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学校曾几度易名迁址,解放之初,曾是全县16所公立小学中规模最大的一所小学,1971年更名为花街小学。
      在芜湖地方革命斗争史上,花街也曾留下过
丽的一笔,1927年夏,芜湖早期著名共产党人俞昌准(南陵县人,曾任中共芜湖特别支部书记)从南陵来到芜湖后,就住在花街一家小店里,创办;饿《沙漠周刊》,发表了不少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鼓舞人民斗志的文章,还经常深入到裕中纱厂,到工人中间去宣传革命道理,组织领导工人罢工。1928年3月,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在芜湖恢复成立后,曾在花街一懂小楼内设立过秘密联络处,在芜湖乃至全省的革命斗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当年10月初,这处秘密联络点被敌人破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