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风湿性关节炎“阴虚络热证”证候的确立及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张仲景提出的“历节”之名,宋代严用和所称的“白虎历节”以及现代医家焦树德所倡“尫痹”之说,均强调了该病同一般痹证的区别。中医认为其主要病因是禀赋不足(目前认为主要与遗传、性别有关),复感风寒湿热之邪,或过劳、七情而致病。主要病机是肝肾亏虚,风湿痹阻,痰瘀互结。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主要病理因素为痰瘀。临床辨证大体分为寒热两类,其中热痹证也是临床常见证候。古代医著对于热痹证中属实证者论述尤多,治疗上以清热利湿或清热解毒为主。而对热痹之中表现阴虚为主的常见证候却少有阐发,此举对后世影响颇深。目前报道中多将类风关热痹证归到类风关的急性期或活动期,见到关节灼痛、肿胀、皮色红、触之觉热就辨为热毒、湿热等证。治疗上常忽视病人的性别、年龄、体质和病程,一味地清解或清利,从而影响了疗效的进一步提高。 (一)“阴虚络热证”的含义 根据古代医家的论述和临床实际,我们提出“阴虚络热证”是类风关热痹中的常见临床证候。从病机分析来看,热痹往往阴虚与经络蓄热并见,其中兼有了虚热、痰热、瘀热、湿热的蓄积,从而痹阻经络,继则深入筋骨、关节。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局部肿胀,或变形强直,皮色变红,触之觉热,潮热口干,腰膝酸软,小溲色黄,舌红苔薄或少苔,光剥,脉细数。 (二)“阴虚络热证”的病因病机 1.发病原因 (1)先天禀赋不足:主要是指肾精不足。类风关无论寒证、热证、虚证、实证,肾精不足是其共同的病变基础。尽管初起多以邪实为主,然此种邪实必兼有本虚的一面,先天禀赋不足是类风关最根本的病因。 (2)素体阴血亏损:肝肾阴血亏虚多见于素体阴亏及年老体弱之人;此外烦劳过度,暗耗阴血或房事不节,耗损精血,均可致阴亏液乏。阴血不足,一者易致经络不利,生痰生瘀;二者由于络脉不充,易感三气,血脉瘀滞。临床常见关节肿痛有热感,夜晚加重,烦热盗汗,形成阴虚络热的病理机转,久则导致骨关节损害,筋肉萎缩。 (3)诸痹日久、化热伤阴:除直接感受火热之邪可损伤阴液外,风寒湿邪痹阻经络,郁久亦可化热伤阴,素体阳盛或阴虚血弱之体以及嗜酒辛辣、内有蕴热等均是促使这一转化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阴血不足,阳气偏盛,感受风寒湿邪亦可发生热痹。 (4)用药不当、失治误治:长期服用辛香走窜之品及虫类搜风药,一则直接耗气伤阴,二则可使邪从热化,久则肝肾阴伤。偏于阴虚的体质不宜久用温燥药物,以免重伤阴液。另外,目前中医界认为肾上腺皮质激素为纯阳之品,久用、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也是痹久阴伤、经络蓄热的重要原因。 2.病机概述 肝肾阴虚是类风关“阴虚络热证”的病理基础,“经络蓄热”是病理变化的核心。笔者将其总病机概括为阴虚热郁,风湿痹阻,痰瘀互结。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病理因素主要为痰瘀。病变初期邪在肌表、经络、关节之间,故先以肢体百节疼痛为主的“五体痹”见症,久病不愈,病邪由表入里,由经入脏,形成难愈的“五脏痹”。如表现为心痹者除见关节肿痛、变形强直、皮色变红、触之觉热、潮热口干、小溲色黄外,还可见心悸不宁、气喘、脉结代等心阴亏虚的症状。
二、养阴清热、宣痹通络的立法意义 1.养阴重在养肝肾之阴 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肾为先天之本,女子以肝为先天,而类风关的发病与先天禀赋不足有关。因此肝肾之阴得养,筋骨得濡,根本得固,邪不易侵,有利于病情恢复。 2.清热包括清虚热、清痰热、清瘀热、除湿热 经络蓄热是类风关“阴虚络热证”缠绵难愈的重要原因,热可耗伤阴精,热能灼津成痰,血热互结可以成瘀。另外,热与湿合,热蒸湿动,湿遏热伏,壅阻气血,终致湿热痰瘀胶结于关节筋肉乃至脏腑而成为顽症。因此必须本着有热必清的原则,辨清热邪的性质分别予以滋阴清热、清化痰热、凉血散瘀、清热利湿等法。 3.宣痹通络兼顾痰、瘀的病理因素 宣痹通络仍然是类风关阴虚络热证的治疗中心,因本病较顽固,治疗时可选用一些藤类、枝类、节类的药物,并可用虫类搜风通络药。此外要注意痰、瘀的病理因素,痰瘀互结可使关节肿大、强直、变形直至丧失功能。我们认为痹证因痰积阻滞于经络骨节者亦不少,特别是顽痹;此外引起类风关的各种病因均可导致瘀血的产生,而瘀血阻络证可出现在类风关的各期。痰来自津,瘀本乎血,津血同源,痰瘀亦同源。痰阻则血难行,血瘀则痰难化,瘀血内阻久必生痰,痰浊停滞更致血瘀。二者参杂并见,互为因果,因此治痰与活血不可截然分开。治痰要活血,血活则痰化;治瘀要化痰,痰化则瘀消。 三、结语 阴虚络热证在病程较长的类风关病人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且有资料显示类风关合并干燥综合症者可达30%以上,病人可兼见口眼干燥等症状。本身阴虚较重,如失治误治,重伤阴液,日久必生骨蚀筋萎之变,导致残疾。类风关患者即便有典型的阳虚表现,如:局部关节肿痛、不红、无热感、遇寒痛增等,也要辨清在阳虚内寒的同时是否存在阴血不足的一面,在用乌附、乳没的同时酌配白芍、生地、石斛之类,既可防其辛散太过,又制燥护阴、相辅相成,以免矫枉过正,变生它病。类风关毕竟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仍应坚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酌加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的雷公藤、青风藤等,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作者简介 宋耀鸿 男,江苏淮安市人,生于 1970年。1992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在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工作;1998年考入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内科急难症专业研究生,2001年获硕士学位;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急难症研究所金妙文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已发表学术文章10余篇,参编论著1部,参加省级课题一项。擅长心血管、呼吸、风湿病的诊治。 |
|
来自: Soyoung_lam > 《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