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境障碍

 fudoctor 2013-04-16

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 (mood disorder)是一种以心境紊乱作为原发性决定因素或者成为其核心表现的病理心理状态,原称“情感性精神障碍”,现称“心境障碍”。本病实际上是多源的,常见于精神科和内外科各科。心境障碍是指悲伤或情绪高涨显得十分强烈,并且持久,超过了对生活事件应激反应的程度。

简介

心境障碍 (mood disorder)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一种以心境紊乱作为原发性决定因素或者成为其核心表现的病理心理状态,心境障碍是指悲伤或情绪高涨显得十分强烈,并且持久,一般时间超过半年,其症状表现超过了对生活事件应激反应的程度。心境障碍有双相(有抑郁与躁狂期)及单相(只有抑郁)心境障碍。双相障碍的发病年龄较轻,周期较短,发作频率较高。双相心境障碍一般从抑郁开始,而在病程中至少有某一个时期显得情绪高涨。单相心境障碍(重症抑郁障碍)是复发性的抑郁发作。但有1/3病例可能终生只发作一次。以抑郁作为首次发作的病例,约1/5最后证实是双相型。本病属中医“癫”、“狂”范畴。

发病的危险因素

性别

女:男=2:1.性别的差异与男女的思维模式不同以及行为模式不同之外还与性激素有关。例如妇女分娩后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很容易引起抑郁发作。但是女性发病率高自杀死亡率低,而男性发病率低自杀死亡率高。

年龄

一般认为心境障碍发病年龄为21—50岁。双相障碍比单相抑郁障碍发病要早,5—50岁,平均30岁。而单相抑郁发病平均40岁。近年发现重症抑郁障碍在20岁以下有所上升,可能与年轻人饮酒与滥用精神活性物质有关。

种族

无明显差别。(美国报道白人>;黑人)

婚姻

一般认为离异或单身患抑郁症较多.有研究指出婚姻不和谐者抑郁症较对照组高25倍。

社会、经济状况和文化程度

低社会阶层患病危险高2倍。经济状况好的患双相障碍的高于平均值。郊区比城镇更多见抑郁症。

生活事件和应激

人们在经历可能危及生命的事件后6个月内,抑郁症发病的危险系数增加6倍。负性生活事件如:丧偶、离婚、婚姻不和谐、失业、严重躯体疾病均可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其中,丧偶是与抑郁症关系最密切的应激源。

遗传

单、双相患者一级亲属患病率很高,约为15—20%。说明与遗传关系密切。

临床表现

单相心理障碍

⒈单相心境障碍:可见抑郁、激惹、或焦虑,或者是它们的混合表现。然而在隐匿型抑郁症中,却可以相反地在意识中体验不到抑郁心境。取代这种抑郁心境而出现的是躯体不适,甚至会用笑嘻嘻的面貌作为防御性面具(微笑型抑郁症)。有的可能诉述各种各样的疼痛,害怕发生灾难,或害怕自己发疯。有些病例因为病态感情已经达到·欲哭无泪”的深度,如能重新恢复哭泣能力,表示病情有所好转。患有这种抑郁症的病人会诉述自己不能体验普通的情绪—包括悲哀、欢乐和愉快,并且感到世界已变得毫无光彩,死气沉沉。病态心境可伴有自咎自责,往自己脸上抹黑的想法,不能集中思想,犹豫不决,对日常活动兴趣减少,社交退缩,无助和失望,以及反复想到死亡和自杀等。在单相和双相型的抑郁期,都会出现明显的精神运动和植物神经系体征。患者表现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思维、语言及一般动作的缓慢,甚至会发展到抑郁性木僵的地步,此时所有自主动作完全消失。约有15%抑郁症可有精神病性症状,最多见于忧郁症。

双相型障碍

⒉双相型障碍bipolar mood disorder:躁狂症典型的心境是情绪高涨,但是激惹性较高,具有敌意、脾气暴戾和难驾驭等现象也很常见。病人的整个体验和行为都带上这种病态心境色彩,使他们相信自己正处在最佳精神状态。此时病人显得不耐烦,爱管闲事,频频打搅他人,如果遭到反对,便大吵大闹。结果便与他人产生摩擦,可能由此产生继发性的偏执性妄想,认为自己正被人迫害。精神运动功能的加速,使患者体验到思想像在赛跑一样,可以称为意念飘忽,如果很严重的话,很难与精神分裂症的思维散漫相区别。注意很容易随境转移,患者常常会从一个主题转向另一个主题。思想与活动的境界都很开阔,进而发展成为妄想性夸大。有时在躁狂极期会出现一时性的幻听或幻视,但均与病态心境具有可以理解的联系。睡眠需要明显减少。躁狂症病人各种活动中都显得不会疲倦,活动过度,凭感情冲动行事,并且不顾有无危险。在病情达到极端时,可能显得十分疯狂,以致在情绪与行为之间没有什么可以理解的联系,呈现为一种无意义的激越状态,称为谵妄性躁狂。

分类

躁狂发作

(manic episode)
特点;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
发作形式:轻型躁狂,无精神病症状躁狂,有精神病症状躁狂,复发性躁狂症。

抑郁发作

(dpressive episode)
特点: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
发作形式:轻型抑郁症,无精神病症状抑郁症,有精神病症状抑郁症,复发性抑郁症。

双相障碍

(bipolar disorder)
表现为情绪高涨与情绪低落交错发作。
持续性心境障碍(persistent mood disorder)
特点:持续性并常有起伏的心境障碍,每次发作极少严重到足以描述为轻躁狂,甚至不足以达到轻度抑郁。
发作形式:环性心境障碍(反复出现心境高涨或低落),恶劣心境(持续出现心境低落),混合状态(躁狂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

详细分类

1、原发性与继发性这种分类主要基于心境障碍的发生是否继发于其他精神疾病或躯体疾病,或由于酒精中毒或其他物质所致。继发者既往无心境障碍发作史,而有其他精神疾病、躯体疾病或物质滥用等。原发者既往健康或有躁郁症史,而不是基于症状差异及有无明显的社会应激。有人估计原发性心境障碍约占55%,继发性占33%,难以区分者占12%。 [1]
2、心因性与内因性 由外界应激反应所产生的抑郁称为心因性,而与环境无关者称为内因性。心因性抑郁多起病急,在应激事件后发生,临床上有焦虑、激惹和恐怖等症状,常是可理解的正常痛苦体验和失望情绪的延续,伴有入睡困难,病程短,多在1~2月内恢复。内因性抑郁缺乏促发的应激,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临床上除有抑郁心境、兴趣丧失、自责自罪外,尚有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性欲低下、早醒及心境呈晨重夜轻变化的生物学症状,对抗抑郁药及电抽搐反应较好。临床上针对具体病例有时难以作出判断,因为心理社会因素较普遍地存在于各种类型的抑郁症中,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常伴有抑郁。
3、精神病性与神经症性精神病性一词是指患者检验现实能力的丧失,伴有幻觉、妄想或木僵等精神病性症状。精神障碍程度严重,属于重性精神病范畴。有人认为精神病性抑郁是一种独立的亚型,患者家族中患精神病性抑郁的比例较高;血清中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低;尿中MHPG低;脑脊液中HVA高;血清皮质醇水平高,DST阳性率高。神经症性抑郁发病具有一定的心理因素,由内心冲突引起的,是对失望产生的一种过分沮丧反应,是长期适应不良人格特征的结果,临床上主要表现焦虑、易激惹、入睡困难,无内因性抑郁症的生物学症状,病程呈慢性、波动性。
4、激越性与迟缓性属症状分类。前者焦虑、激越突出,精神运动性迟缓症状不明显;后者有明显的精神运动性迟缓及思维缓慢。
5、单相与双相 由Leonhard(1962)首先提出,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者称为双相障碍;只表现为躁狂或抑郁者为单相障碍。根据Perris(1966)调查。单相躁狂仅占1.1%,经长期纵向研究,发现在躁狂发作前常有轻微和短暂的抑郁发作,所以多数学者认为有躁狂发作就是双相障碍,只有抑郁发作才是单相障碍。正因为这样,DSM--IV把所有躁狂都视为双相,但我国CCMD--3中仍保留反复发作躁狂的诊断。
DSM--IV中将双相分为二个亚型。双相工型:有躁狂、抑郁发作史,躁狂发作严重。双相Ⅱ型:有躁狂、抑郁发作史,抑郁发作重,躁狂发作轻。其与双相I型不同,不仅是躁狂程度轻,而且家族中患双相Ⅱ型者比患双相I型多,另外发作次数较多,对治疗反应可能较差。
大量临床生理、生化、药理、遗传资料,都比较支持这种分类,发现两者不同之处颇多:双相患者发病年龄早,发作次数较频繁,患者家庭成员患病率高,MHPG排出低,血小板MAO活性低,诱发电位有增强倾向,用抗抑郁药可能诱发躁狂,以及即使抑郁相对锂盐反应较好。
6、发作性与慢性 一般认为心境障碍是一种发作性、周期性、自限性的疾病,发作间歇期,病情可充分缓解。近年来发现有15%病例多次反复,迁延多年,趋于慢性。
7、更年期和老年期抑郁 更年期抑郁主要指中年以后发病。女性较多见,伴有应激因素,其特点是激越与疑病,认为与内分泌变化有关,但家族史调查不支持,因其亲属中患心境障碍的频率较高,而在更年期发病者却不多。且用性激素治疗未获得好效果。因此,这一术语已趋于废弃。老年期抑郁是指首次发病于老年期,临床特点是以情绪低落、焦虑、迟缓、绝望感及躯体症状为主,但不能归因于躯体疾病或脑器质性病变,一般病程较长,部分患者预后不良。

诊断

诊断以临床作为根据:症状表现、病程以及家族史,有时还可参考躯体治疗的效应。最常见的诊断错误是把情感性精神障碍诊断成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情感性精神病。鉴别精神分裂症与情感性障碍非常重要,不仅因为锂剂对于后者有效(而对分裂症却有潜在的神经毒性),且情感性运动障碍患者应避免发生迟发性运动障碍。事实上并没有什么可鉴别的特殊征象,必须综观临床表现、家族史、病程以及其他方面才可以作出诊断。

治疗

药物治疗

⒈西医药治疗
⑴单相性精神障碍
①抗抑郁药:阿密替林,50~300mg/日; 本 甲 替 林,50~150mg/日;丙咪嗪,50~300mg/日;用药2~4周。必要时辅以抗精神病药物,如甲硫哒嗪,300mg/日,分2~3次口服,或氨矾噻吨口服或肌注30mg/日,每日分2~3次用。
②心理治疗:对于急性忧郁期有所缓解的病例,采用短程个别心理治疗,可有助于改进患者的应付技巧。夫妇治疗可有助于解决双方的矛盾冲突。长程心理治疗似乎并不合适,除非有明显的人格障碍。
⑵躁狂性精神障碍:躁狂性精神障碍往往是一种急诊情况,最好住院处理;而轻躁狂则可门诊治疗。
①口服碳酸锂300mg,每日2~3次开始,在7~10日内增加到血锂浓度0.8~1.5mg/L为止。有时需要同时肌注氟哌啶醇5~10mg(可多达60mg/日)或并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直到躁狂症状得控制为止。
②对于躁狂抑郁症的混合状态,用抗精神病药与锂盐合并治疗,并停用抗精神病药物。
③严重精神病性兴奋及混合状态的另一治疗方法,为卡马西平1200mg/日。单次躁狂发作的治疗应至少持续6个月。
④频繁发作的复发性双相障碍最好予以不限期的锂剂维持,血浓度保持在0.4~0.8mg/L,一般服用600~1500mg/日。
⑤轻躁狂波动或混合状态,可并用氯丙嗪或甲硫哒嚎50~300mg/日,数日或数周1次。
⑥治疗双相障碍的抑郁,仍是用锂盐为好,对轻症发作尽量避免应用抗抑郁药,而对中等度发作可应用抗抑郁药。
⒉中医药治疗
⑴肝郁气滞:精神抑郁,情绪不宁,沉默不语,善怒易哭,时时态息,胸胁胀闷,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导滞。
方药:柴胡10克、枳壳10克、香附12克、白芍15克、厚朴9克、菖蒲15克、远志6克、郁金10克。
⑵痰浊蒙窍:神情呆滞。沉默痴呆,喃喃自语,或多疑多虑,哭笑无常,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豁痰开窍,清心安神。
方药:水牛角30克、麦冬12克、钩藤15克、远志6克、石菖蒲10克、川贝母6克、鲜竹沥12克、胆南星6克、天竺黄10克。
⑶气虚痰结:情感淡漠,不动不语,甚则呆若木鸡,傻笑自语,思维混乱,甚则妄见、妄闻,自责自罪,面色萎黄,气短无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治法:益气健脾,涤痰宜窍。
方药:党参12克、茯苓15克、生白术12克、清半夏12克、陈皮10克、胆南星6克、枳实9克、石菖蒲12克、淡竹茹12克、郁金6克。
⑷心脾两虚:病程漫长,迁延日久,面色苍白无华,少动懒言,神思恍偬,心悸易惊,善悲欲哭,意志衰退,妄想妄见妄闻,夜寐梦多,不思饮食,便溏,舌质淡、舌体胖大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治法: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方药:人参12克、炙黄芪12克、全当归12克、川芎9克、茯苓15克、炙远志6克、柏子仁12克、酸枣仁12克、五味子5克、甘草5克、肉桂10克。
⑸心肝火炽:洋洋自得,口若悬河,谈笑风生,稍有拂意则勃然大怒,暴跳如雷,甚或毁物伤人,倏忽转怒为喜。终日忙碌,毫无倦容,事无巨细,不知所终。舌边尖红或尖红起刺、苔薄黄或薄腻而燥,脉弦数。
治法:清心泻火,养心安神。
方药:龙胆草12克、川黄连10克、山栀12克、连翘12克、芦荟10克、生龙齿30克、珍珠母30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柏子仁15克、琥珀屑5克。
⑹痰火上扰,烦躁易怒:昼夕无寐,语无伦次,狂乱奔走,力敌众人,詈骂不避亲疏,面红目赤,舌边尖红苔黄腻、糙燥乏津,脉滑数。
治法:清心涤痰,宁神定志。
方药:黄连15克、黄芩12克、龙胆草12克、鲜竹茹12克、石菖蒲10克、胆星9克、远志6克、茯神木10克、生铁落20克、丹参10克、朱砂6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
⑺阳明腑热,裸体袒胸,旁若无人,狂笑歌号,叫骂不迭,毁物伤人,骁勇倍常,大便秘结,蓬头垢面,口秽喷人。苔黄腻燥裂或上罩焦黑苔,脉沉实有力。
治法:通腑泄热。
方药:生大黄10克、玄明粉12克、炒枳实6克、黄连9克、山栀10克、鲜竹茹12克、玄参10克、天花粉14克、代赭石15克、牛龙齿15克。
⑻包络脉淤:少寐易惊,疑虑丛生,妄见妄闻,言语支离,容色晦黯。舌青紫或有淤斑、苔薄骨,脉小弦或细涩。
治法:疏淤通络。
方药:桃仁10克、红花10克、柴胡10克、赤芍药10克、制香附12克、石菖蒲10克、丹参10克、郁金9克、琥珀粉5克、大黄6克。
⑼心肾失济:狂病久延,时作时止,势已轻瘥,妄言妄为,呼之已能自制,寝不安寐,烦惋焦躁,面红升火,口干便难,舌火红无苔有剥裂,脉细数。
治法:育阴潜阳,交通心肾。
方药:黄连10克、牛黄6克、黄芩10克、生地黄15克、阿胶6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人参10克、茯神木10克、酸枣仁15克、柏子仁10克、远志6克、石菖蒲10克、生龙齿15克、琥珀粉6克、朱砂5克。
[预防与调养]
患者居室须安静、舒适,保持空气新鲜、避免阳光刺激。尊重病人,尽可能让病人处于正常的物质、精神生活之中,经常与其谈心,进行心理疏导。密切注意病人的精神状态,对情绪亢奋、行为不能自制者,须防止其毁物伤人;对情绪低落者,须防止其自杀。对饮食几废者,应予喂药、喂水,督促其进食,饮食以鱼类、蛋类、蔬菜,水果等为宜,避免辛辣厚味,禁烟,酒。

心理治疗

对心境障碍的治疗可以从打开患者的心结开始。心理医生可以运用各种心理方法帮助患者找到病症产生的原因,从众多的应激和生活事件中找到长期积压在心中的“结”,使患者认清由于这些心结的积压,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如何从亚健康时的急躁、烦躁一步步向着暴躁和狂躁的疾病状态递进的。从而认识到这些“心结“给自己带来的毁灭性痛苦,产生改变的动机以及治愈的信念,结合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指导,循序渐进,逐渐放下包袱,心灵和谐一致,从而在内心唤起幸福感,以及追求幸福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