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山古镇:巴渝最后的吊脚楼人家

 3245853 2013-04-25

中山古镇:巴渝最后的吊脚楼人家

(2013-03-11 18:31:31)
标签:

重庆

古镇

中山

旅游

分类: 古镇控

中山古镇:巴渝最后的吊脚楼人家

此去重庆,又是魂丢他乡的一次深刻经历,电脑丢了图片全军覆没,伤痛遗留在重庆江北机场。

在重庆经过两天的休整心情之后,痛定思痛,决定去一趟江津的中山古镇。

原本的重庆计划,是要去3-4个古镇的,由于突发事件,衡量了很久,在各个古镇之间游离不定。

最后选了中山古镇。

 

古镇不大,但却很远。

从菜园坝坐班车前往江津,24元的车票,足足坐了两个多小时,重庆交通状况比我想象中差一些。

主要是很多城乡结合部,道路规划得不好,不到100公里的路,竟然走了那么久。

在江津汽车站,坐车前往中山古镇,一个多小时车程,中间不断上客和超载。

到了古镇路口,售票员便把我们扔下,沿着水泥山路下坡,走一公里左右到达古镇。

 

先找到网上说的某个艺术家开的客栈,三合客栈,要了一间靠水边的楼上的房子,80元一晚。

房间还可以就是木质的地板隔音效果很差,但咯吱咯吱的声音却总是能让我找到旅途的感觉。

有人问我中山古镇是否值得住宿,我只能无奈得回答,因为路途遥远,只能住宿,除非自驾。

百度上所说的只需要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大概说的是江津到中山的车程。

花费不会很多,衣食住行都很生活化,因为古镇游客不旺,人不多,商业气氛不浓,也就没有所谓宰客现象。

 

古镇依山而建,是吊脚楼的建筑,我没有去过凤凰古镇,但是这里的吊脚路却很符合我对其的想象。

古镇几条街拼接起来,一点都不分散。

有些街道还是封闭的,也就是说,走在街上,就算下雨也淋不到,但是光线就稍微差了些,怀旧气氛浓厚。

古建筑都是吊脚楼的设计,靠着水岸,下层是商铺,大多是做饭店的,楼上住人或者用来做客栈的客房。

比起江南的一些古镇,重庆的古镇越发显得古朴和原始,青瓦片竹子做墙,处处现出巴渝风情。

 

选择去中山古镇,是对这里抱有一些期待。

据说在这个古镇里,藏龙卧虎,有很多手工艺人。

但是此去古镇并没有深入探究,偶尔见到在家门口做手工的人,平淡之中却也能见其功夫到家,脸上也是洋溢着自豪的神情,只是时至今日,能靠这些手艺吃饭的人不多,更别说养家糊口了。

 

 

傍晚的古镇
中山古镇:巴渝最后的吊脚楼人家

由于建在山上,所以这里的建筑跟重庆一样,来来去去总是要走一段楼梯,这是古镇顶部居住的人家
中山古镇:巴渝最后的吊脚楼人家

古镇由几条街道拼凑而成,显得很长,沿着街道走到尽头,却又豁然开朗。
中山古镇:巴渝最后的吊脚楼人家

有几条街道,狭窄得几乎只能走人,狭长的古镇,两家人坐在门口就能聊天
中山古镇:巴渝最后的吊脚楼人家

古镇之夜,狭窄的过道
中山古镇:巴渝最后的吊脚楼人家

 

这是一家表演评书的店铺,但是顾客很少,但喜欢的人一定会觉得趣味。

在古镇,保留了很多旧时的行当,这家说书的店,也算是其中一间吧。

中山古镇:巴渝最后的吊脚楼人家

 

村口打牌的人们,重庆的休闲气息,在这里延续和延伸。
中山古镇:巴渝最后的吊脚楼人家

古镇里至今还住着200多户人家,生活气味非常浓郁。

虽然家家户户都几乎改成商铺,要么做饮食要么做客栈要么卖旅游商品。

但跟那些热门旅游景点不同的是,他们没有吆喝,就算做生意,也似乎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天黑了就关门。
中山古镇:巴渝最后的吊脚楼人家

 

这算是古镇的一种特产了,虽然在其他地方似乎也见过。

米酒参合了新鲜柱子的味道,再加上一些果味,便成了大众都能接受的饮品。

主人家就在旁边制作竹筒,拉锯的声音此起彼伏。

中山古镇:巴渝最后的吊脚楼人家

正在做针线活的大妈
中山古镇:巴渝最后的吊脚楼人家

 

古镇里的算命行业也很盛行,一路走来不下三家。

中山古镇:巴渝最后的吊脚楼人家

 

买菜归来的大婶

中山古镇:巴渝最后的吊脚楼人家

一边晒太阳一边织围巾的老奶奶。
中山古镇:巴渝最后的吊脚楼人家

在牌室门口,彷徨的老人
中山古镇:巴渝最后的吊脚楼人家

村口处杂货店的老板娘
中山古镇:巴渝最后的吊脚楼人家

在门口修理机器的男人
中山古镇:巴渝最后的吊脚楼人家

 

傍晚的古镇,开始亮起灯火,店铺还没有关门,做生意的人等着最后一单生意

中山古镇:巴渝最后的吊脚楼人家

古镇的特产便是石板糍粑,这种在石板上烘烤出来的糍粑,韧劲十足。

又香又糯,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做这个,特别是过年的时候。

糍粑配上老酒,浅酌一番,聊聊天打打牌,一天就过去了。
中山古镇:巴渝最后的吊脚楼人家

 

做好的石板糍粑

中山古镇:巴渝最后的吊脚楼人家

从早到晚,三五成群,就这样打牌消磨一天,日子也很惬意
中山古镇:巴渝最后的吊脚楼人家

中山古镇:巴渝最后的吊脚楼人家

 

卖布匹的店铺,慵懒的穿睡衣的女人。

中山古镇:巴渝最后的吊脚楼人家

正在街上做布艺的女人
中山古镇:巴渝最后的吊脚楼人家

妈妈追着孩子喂饭
中山古镇:巴渝最后的吊脚楼人家

古镇的生活气息,就藏在这些小细节里。

虽然在古镇上
中山古镇:巴渝最后的吊脚楼人家

古镇上卖早餐的人
中山古镇:巴渝最后的吊脚楼人家

 

吃午饭的老爷爷

中山古镇:巴渝最后的吊脚楼人家

 


《后记》从中山古镇准备回重庆,在路口等了将近两个小时的车,最后终于来了一辆到江津的中巴,超载的车子,一路被掩护颠簸中回到江津。我想交通不便,应该是中山古镇至今尚保留完整的一个原因。古镇没有娱乐设施,店铺晚上不到7点就全部关了,只有过道上打着的灯笼照路,晚上的古镇安静,偶尔会有一些猫狗出来活动,偶尔一处灯光,见到打架的两个孩子,或者两个正在窃窃私语的女人,都感觉心里踏实。枕着河边的水声入睡,这样寂静的夜,也未尝不是一处疗伤的好地方,失去的伤痛在行走中渐渐抚平,我喜欢说命中注定,虽然有点消极,但也是鞭策自己,或许下一段旅途会更精彩,回忆也许没有了载体,但是记忆却是有回响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