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3.《中国画的形式美》
2013-05-02 | 阅:  转:  |  分享 
  
教学设计

题目 3.《中国画的形式美》 总课时 1 学校 红星一中 教者 曹淑玲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美术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2012年3月30日









本课通过图、文的展示,引发学生的想象,通过师生对美术材料的加工,创造新的美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的“视觉”范围狭窄,致使学生对美术想像力匮乏。 教







1、能积极参与中国画图文的表现设计活动,大胆地展开想象,运用美术材料进行创造,体验与他人合作进行美术创作的快乐。

2、能够掌握中国画的形式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巧妙运用中国画的形式美进行绘画。 重

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点 时间调控,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能巧妙运用中国画的形式美进行绘画。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美术教科书。

教师课前准备:美术教科书。范画。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2、图、文与音乐的联想

























































○反思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帮助学生就简单的景物,营造一个鲜活的场景,并引导学生感受场景。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一课时 组织教学

1分



导言

4分







讲解:

10分











练习

29分

作业布置

1分













师生互礼。



千百年来,气韵生动被尊为中国画最高的审美标准。中国画在形式美方面有这样几种因素.板书。

中国画的形式美包括:

形象之美》

色彩之美.

笔墨之美。

章法之美。

练习临摹潘天寿的《露气》。

练习临摹潘天寿的《露气》。





板书课题

中国画的形式美

一.形象之美

二.笔墨之美

三.色彩之美

四.章法之美。。

















了解和掌握中国画的形式美特点。







提高绘画能力。 △了解中国画的形式美特点。◇

准备充足的美术素材,引导学生进行美术设计,增加他们对美术的探索兴趣。□本节是欣赏、讲解。练习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直观欣赏中国画的形式美,感受中国画的艺术魅力。○引导学生进行中国画创作。

献花(0)
+1
(本文系兰西县红星...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