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亟待挖掘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时间:2011-08-08 12:19:28 来源:太原日报 作者:李静 【加入收藏夹】
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一个传诵千古的爱情神话让七夕散发着别样的光彩,但近日走访市场发现,虽然七夕节在2006年已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商家及市民对它的热度远不及“2·14”情人节,传统味渐行渐远。 热度不及“2·14” 剪枝、包裹、浇水、洒粉……中午时分,张秀麻利地包装完一大束鲜花后,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喝水休息。她是位于新建北路的芊佰渡鲜花礼品店的负责人,虽然这几天比平时忙碌不少,但相比“2·14”却逊色许多。 “那时都忙疯了,哪有喝水休息的时间。”她对“2·14”记忆犹新,那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张秀坦言,“‘2·14’情人节来买花的人多,大家买的数量也多,七夕就会弱很多。我们的进货量和销售价格也都遵从市场规律来。” 在柳巷商业街,红谷店虽然挂着“情定七夕”的标牌,但不搞任何让利活动;意而康皮具推出3.8折优惠,是为庆祝他们在外地刚成立的新店;兽霸皮鞋、达芙妮店的折扣,是为了清理夏季凉鞋。走访中发现,很多店都不推出任何活动。 “七夕气氛不够热烈,还是情人节比较热闹,而且2月14号比较好记,农历每年都在变化,谁知道七月初七是哪一天。”并不准备过七夕的年轻人杨刚说道。“七夕大都在暑假期间,很多大学生已经放假回家了,使得一批年轻客户源大大减少,而且现在的年轻人大都只记得阳历,却很少记得农历。”一家礼品店的经理表示。 传统文化缺失 省社科院副院长潘云介绍,没有传统的中国味儿,没有自己的文化沉淀,成为七夕节没能被更多人接受的主要原因。 七夕节是我国最具有浪漫色彩的节日,又称“乞巧节”。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七夕节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是对人类最普遍的两情相悦过程的文化升华,具有生命本原的意义。其中,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最集中的表现了我国古代男耕女织的农耕文化,歌颂了忠贞不渝的爱情,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据介绍,西方情人节一般在春节前后,正是促销旺季,节日气氛容易制造,而七夕节一般在夏末初秋,并非销售旺季,因此节日气氛就更难烘托。同时,七夕也没有相应的节日载体。比如提到“2·14”,市民就会想到玫瑰花、巧克力;提到端午节,人们会想到粽子;提起中秋节,人们会想起月饼……这些节日载体给节日增加了浓浓节味。 他强调,弘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应建立一套完整的传统节日体系,对传统节日禁忌、祭祀、庆祝、娱乐等民间风俗,需要进行认真研究和系统整理,然后再通过和商业联姻等多种方式普及,挖掘七夕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使现代人对其从“无所谓”转化成由衷的“情感认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