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初高中衔接期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剖析
2013-05-07 | 阅:  转:  |  分享 
  
初高中衔接期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剖析

黄威雷

(浙江乐清中学325600)

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一后,常常在化学学习上出现滑坡的现象。从知识结构来说,无论是深度、难度和广度,初中到高中都有一个较大的跨越,存在一个较陡的阶梯;我省初中自然科学是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合科课程,进入高中后还需要逐步建立学科概念和学科思维方法的过程;而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其智力因素,也较大地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从初中到高中,在化学概念、规律及研究方法各方面的学习都存在一个飞跃。1996年版高中化学教学大纲和化学教材,在初中和高中衔接期过早地出现一个“较陡台阶”,学生普遍认为化学易懂难学[1][2];2002年4月版的高中化学教学大纲和试验修订本教材,笔者感觉到这个“台阶”依然存在,但较前者平坦。

但学生的心理感受怎样?笔者对本校(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部分高一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3],借此了解高一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心理方面的情况。此次调查共发出问卷96份,回收96份,回答率为100%,其中有男生64人,女生32人。从学生对问题回答的情况来分析,可看出一些非智力因素对他们学习化学的影响以及存在于学生中的心理障碍。

1难度适中,心理压力较大

初中化学重在表观上认识化学反应的类型,而且反应现象简单、且多数是单一的、静态的、教学要求以识记为主;高中化学主要是从本质上(电子转移、离子参与、能量变化等)认识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所研究的现象比较复杂而抽象,教学要求以理解为主。表1是对问卷中几道题回答情况的统计:

?表1

问题1.你现在觉得高中化学的难度如何

选项很难较难一般较容易

人数5126613

比率(%)5.212.568.813.5 问题2.你高中化学成绩与初中自然相比

选项进步退步差不多

人数104442

比率(%)10.445.843.8 问题3.你对现在的化学成绩

选项较满意一般不满意

人数73554

比率(%)7.336.556.2 问题4.你感到学习高中化学的压力

选项很大较大较小没有

人数279105

比率(%)2.182.310.45.2 问题5.化学学习有压力的原因来自哪里(多项选择)

选项学习内容比初中深周围同学竞争较大不适应高中学习家里,学校要求高

人数11482611

比率(%)11.5502711.5 问题6.高中化学与初中自然(化学部分)相比

选项太深奥,无法与初中化学衔接难度大了,但与初中化学也很有联系难度差不多

人数26923

比率(%)2.171.824 ?有21.9%学生以前听说过化学难学,目前认为高中化学“很难”或“较难”仅占17.7%;认为学习化学的压力“很大”和“较大”占84.4%。高中化学新教材难度适中,但心理压力比较大。

在初高中衔接阶段,对于重点中学的学生而言,认为高中化学新教材难学已经不是主要现象。但有45.8%学生认为成绩比初中退步了,56.2%的学生对现在的成绩感到不满意,而且对学习高中化学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压力的来源主要来自“同学之间的竞争”。

2刻板的学习方法,惰性心理

初中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物质和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高中化学关系复杂,特殊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常常要用对立统一的思想、矛盾主次的思想解决问题;学习“物质的量”概念后常常要用定量、半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教学要求重在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这对于刚上高中以形象思维为主或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尚处于经验型阶段的高一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思维方式中质量上的飞跃。

表2是对问卷中几道题回答情况的统计:

表2

问题1.你在化学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多项选择)

选项课本内容太深老师讲不清基础不好记忆/思维能力跟不上没有掌握学习方法

人数10124151

比率(%)1012.542.753.1 问题2.你现在的学习方法与初中的相比

选项没变化,照样改进了许多,学起来没变化,我认为学得好坏觉得原方法不适用,试图

??????能应付得心应手与学习方法无关改进,但不知从何下手或没效果

人数3915141

比率(%)40.620.61.042.7 问题3.你获取化学知识

选项很积极,常看课外书仅在课堂上,课外只完成作业没有兴趣,被逼要学习化学

人数28662

比率(%)29.268.82.0 问题4.上完课后你通常是

选项连书上的内容上课完全听懂,对课本知识理解较能融会贯通,还掌握

也搞不懂但很快忘记好,但有时不能灵了课本以外的知识

????????????????????????活运用课本知识

人数1413519

比率(%)1.042.736.519.8 问题5.你解化学题时

选项凭记忆和感觉照搬老师讲的方法寻找多种解法其它

人数4827192

比率(%)5028.119.82.1 ?

事实上,学生从听懂、理解了化学知识,到自己会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还有很大的差距。从问卷调查可以看出,53.1%的学生还没有掌握正确、合适的学习方法,听懂、理解了但很快遗忘、不能灵活运用的占79.2%,解题时凭感觉、模仿的学生占78.1%。学生满足于课堂听老师讲解,缺乏自主探索精神,课后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死记课本知识,思维惰性较大,其中“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题海战术”是产生惰性心理的温床。

3思维不深刻、计算能力差

问卷中有这样一题:8.70gMnO2与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2g/cm3的浓盐酸100mL共热(设HCl没有损失),反应结束后,冷却,往剩余溶液加入足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求加入足量AgNO3溶液后生成沉淀的质量。

解题思路统计[4]如下:表3

编号解题思路比率(%) (1)生成AgCl沉淀的物质的量=

浓盐酸总的物质的量-参加反应的盐酸的物质的量+生成的MnCl2中Cl-的物质的量???40.6

即:n(AgCl)=n[HCl(aq)总]-4n(MnO2)+2n(MnCl2)

m(AgCl)=n(AgCl)×143.5g/mol (2)生成AgCl沉淀的物质的量=

浓盐酸总的物质的量-参加反应的盐酸的物质的量?

?????????????????????????????????????????????????????????????????????20.8即:n(AgCl)=n[HCl(aq)总]-4n(MnO2)

m(AgCl)=n(AgCl)×143.5g/mol (3)生成AgCl沉淀的物质的量=

浓盐酸总的物质的量-浓盐酸中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13.5?

即:n(AgCl)=n[HCl(aq)总]-2n(MnO2)

m(AgCl)=n(AgCl)×143.5g/mol (4)生成AgCl沉淀的质量=

过量盐酸质量相对应AgCl沉淀的质量+MnCl2质量相对应AgCl沉淀的质量8.3

即:m(AgCl)=m[HCl(aq)过量]×143.5/36.5+m(MnCl2)×143.5/2×126 (5)生成AgCl沉淀的物质的量=生成的MnCl2中Cl-的物质的量6.3

即:n(AgCl)=2n(MnCl2)=2n(MnO2)(按盐酸过量计算)

m(AgCl)=n(AgCl)×143.5g/mol (6)生成AgCl沉淀的质量=生成MnCl2质量相对应AgCl沉淀的质量

即:m(AgCl)=m(MnCl2)×143.5/36.54.2=100mL×1.2g/cm3×36.5%×(126/4×36.5)×(2×143.5/126)(按盐酸不足计算) (7)生成AgCl沉淀的质量=过量盐酸质量相对应AgCl沉淀的质量

即:m(AgCl)=m[HCl(aq)过量]×143.5/36.5?3.1 (8)生成AgCl沉淀的质量=盐酸总质量相对应AgCl沉淀的质量

即:m(AgCl)=m[HCl(aq)总]×143.5/36.5(忽略Cl-被氧化)2.1 (9)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1.0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初高中衔接期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深刻性有待提高。按反应本质(Cl-被氧化)计算的仅13.5%,有48.9%的同学考虑过量盐酸中Cl-和生成MnCl2中的Cl-,走了弯路,有26.0%同学仍然按质量进行计算,有37.5%的同学存在严重思维缺陷。

4学习化学的性别差异

在跨越初高中“台阶”的过程中,男女生对学习化学的感受,调查结果如下:

表4

问题1.你认为女生学习化学会比男生容易吗?

选项是否某方面有一点不知道

人数4421634

比率(%)4.243.816.735.3 问题2.如果有,你认为是在哪些方面?(有47位同学回答)

选项智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细心

人数124418

比率(%)2.151.18.538.3 问题3.你认为化学难学吗?

选项很难或难一般容易或较容易

人数女:10男:7女:19男:47女:3男:10

比率(%)31.210.959.475.89.415.6 问题4.你的高中化学成绩与初中自然相比

选项进步退步??差不多

人数女:4男:6女:16男:28女:12男:30

比率(%)12.59.450.043.837.546.8 问题5.你解化学题时

选项利用记忆和凭感觉或模仿老师讲的方法寻找多种解法

人数女:26男:51女:6男:13

比率(%)81.279.718.820.3 问题6.你现在争取化学成绩达到

选项优良

人数女:24男:56女:8男:8

比率(%)7587.52512.5 问题7.你对学好化学的信心如何?

选项很有信心或较有信心信心一般或不足

人数女:21男:55女:11男:9

比率(%)65.685.934.414.1 ?从以上数据来看,男、女生在学习化学方面没有明显差异,相反女生在记忆和细心等方面有其特长,但女生的心理压力相对较大,学好化学的信心明显低于男生。

5反思

2002年版的化学教学大纲和高中化学试验修订本,确实比1996年版的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有明显的改进,教学内容减少,难度明显平滑。教学要求严格紧扣大纲要求,作业或测验不超纲、不超前、恰当和适量,保证绝大部分学生平稳过渡。教学实践中还要注意以下策略:

(1)要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科情感

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并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上好“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的第一堂化学课,平时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要重视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懂得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挖掘化学学科中的人文精神,扩充中国化学家、化工专家侯德榜的爱国情怀、阿伏加德罗对化学的贡献和卤族元素发现小史等内容,增强学生的受挫能力和解决困难的信心。

(2)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基于实验的学科,实验在化学研究、教学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高中化学更抽象,而学生的自我意识又增强了,他们更倾向于独立思考。问卷的调查结果如下:

表5



可见,实验确实是受学生欢迎的。

①变演示实验为边讲边实验,使他们有自己动手实验和思维同步发展的机会。例如,《钠》中金属钠断面的观察、钠的燃烧实验、钠与水的反应实验等。

②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增加实验的探究性。例如,氯水中H+的探究,从H+的性质出发,让学生尝试用石蕊试液、Na2CO3浓溶液、锌粒、蓝色石蕊试纸和pH试纸分别检验,比较最好的检验试剂。

③开发设计实验项目。例如设计实验装置,测定Na2O2的纯度。个人设计方案,4人一组共同设计,小组方案展示,讨论确定最佳方案,进实验室实验。

(3)加强学法指导

学习方法指导可以分3个层次:一般的学习方法(习惯),化学学习思维方法、化学学习中的探究方法。

化学学习的思维方法:

①认识物质的主线:“观察,实验探索,归纳性质、理论阐释、典型应用”归纳思维法或“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实验室制法和保存”演绎推理法。

②代表物的学习到一类物质的学习,以点带面、以面到体,形成立体化的知识网络结构图。

③建立直观-抽象的化学模型。由化学符号系统(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结构式等)组成的化学模型具有直观性,是化学认识的重要特点之一,这种直观性是研究结果的表现或表达,研究过程是建立模型的过程,也是认识现象的本质的过程(抽象),因此要指导学生把“实验———性质———结构”3者紧密联系起来建立化学模型,并用化学符号系统表示这种模型的结果。学生认为化学易懂难学的原因在于尚未建立这种直观-抽象的化学模型。

④注意积累解化学题的思维模型和思想方法。定量、半定量问题中的守恒思想、平均值思想、极值思想等等。化学学习中的探究方法[5]:让学生了解、熟悉化学家的研究方法,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表6

研究启动阶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阶段结果产出阶段 产生表征提出设计验证提出表述交流

问题问题假设方案假设见解结论商讨 ?(4)提高课堂教学的探究性

不要搞“满堂灌”和“题海战术”,禁锢学生的思维,使其陷入狭隘的条条框框中。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探究性,例如学习了钠与水反应后,如果把钠投入CuSO4溶液中将发生什么样的反应?可以有3种处理办法:第一种直接告知学生钠与水首先发生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CuSO4反应,然后用实验验证;第二种先演示实验,然后教师解释实验现象;第三种先让学生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提出假设(钠与水首先发生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CuSO4反应,即钠与水反应较快,来不及把电子直接传递给Cu2+离子),收集证据(物质溶于水时,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和水合过程同时进行,溶质分子或离子被水分子包围着,金属钠投入到某溶液中时,首先接触到的是水分子),提出新假设(钠投入其他盐溶液中,都是与水首先发生反应),验证假设(把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

??参考文献

[1]丁文楚.高中生学习化学调查.化学教育,2000,(5):20

[2]夏正春.高一学生化学学习困难探析.化学教育,2002,(6):33

[3]詹伟琴,喻晶.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剖析亚太科学教育论坛,2001,(2)

[4]刘知新,王建成.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5]靳玉乐.探究教学的学习与辅导.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

?

资料来源:化学教育2004(7)



献花(0)
+1
(本文系围炉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