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形象篇

 liubaoliang 2013-05-09

1.读诗歌,回答后面问题。(4分)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4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此词塑造了词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3.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问题。(4分)

木芙蓉                           窗前木芙蓉

吕本中                            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在这首诗中,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5.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4分)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精疲谁复伤。

但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注:李纲,南北宋之交的一位坚决主张抗金的政治家。由于投降派的排挤而被罢相。这首诗是他被罢相之后贬到武昌时写的。

禾熟  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

注:孔平仲,一位颇具才气的诗人。曾多次遭受贬谪,做过地方官吏。对农村的熟悉与了解,使他能够真切而生动地描绘出农村风光;而对官场的厌倦情绪,也正好借这野朴的乡村风俗得到淘洗和宽慰。

这两首诗中的病牛有何不同?请作简要赏析。

6.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问题。(4分)

瀑布   李枕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形象。

7.(09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4分)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ò),笋壳。帙,包书的布套。

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8.(09年全国I\陕西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 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房兵曹胡马

杜  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作者在诗中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作者写胡马的用意是什么?

10.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咏  风

王  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①。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注】  ①山楹:指山间的房屋。

谈谈你对诗人所写的“风”的认识。(不少于40字)

11.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是怎样的人?请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4分)

12.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问题。(4分)

蝶恋花

纳兰性德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前三句借助刻画人物形象来抒发感情。作者刻画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什么感情?请结合词句作具体分析。

13.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踏莎行

贺  铸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注】  《宋史·文苑传》载贺氏“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

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荷花形象?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问题。(4分)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是词人托意所在,试从塑造形象、传达心境的角度简要分析。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4分)

好事近·渔父词(朱敦儒)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注】  朱敦儒,宋高宗绍兴十九年(1149)辞官离开朝廷,长期隐居浙江嘉兴。

作者在词中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借此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趣?

16.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4分)

马诗二十三首(唐·李贺)

其四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其五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①房星:房四星,为天马。《晋书·天文志》云:“房星明,则王者明。②金络脑:贵重的鞍具

分别概括这两首咏马诗中所描写的马的形象。

17.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孤桐(宋·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注】①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舜帝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②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③愠:疾苦、怨愤。

前六句表现了桐树怎样的特点?诗人借孤桐形象表达怎样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感情?

18.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昭君怨·梅花(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简析这首曲中“梅花”形象特点。

古代诗歌鉴赏——形象篇(答案)

1.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 全词塑造了一个身处江湖,未忘忧国的抗金英雄形象。词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闲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者身老未忘忧国,暮年之志不已的爱国精神,以及报国无门的感慨。

3.  描述了木芙蓉耐寒的自然属性。

吕诗着重描写的是一种傲然独立、挑战困难而不受他人摆布的充满自信的形象;范诗描写的是一种历尽辛苦孤独后能够坦然面对生活的坚忍、淡定、安闲的形象。

4.①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

5.李纲《病牛》:此牛在未病之前耕耘过许多田地,让人收获过千万担的谷物。在它老病时,却遭到冷遇,没有谁来同情它。到了最后病牛只能空怀有“但使众生皆得饱”的良好愿望,这是一个流尽血汗仍愿奉献到底的崇高形象。

6.涓涓细流不辞辛劳,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流向大海,,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

7. 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8.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

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赞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观点一:这种说法不确切。

此诗描绘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的赞赏。“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9. (1)作者塑造了一匹瘦骨突出、两耳高耸、奔跑起来四蹄生风的大宛名马的形象。(2)作者歌咏胡马,抒发了喜爱赞美之情,寄托了自己驰骋疆场、纵横四海的志向和情操。

10. 初秋之风为人送爽;秋风又奏响了大自然的乐曲,给人以欢愉;秋风不择地域地吹,体现了仁爱、阔达的胸怀。诗人以风喻人,风不舍昼夜地有益于人,有为之士也应如此。

11. (1)诗人是一个向往宁静安闲、洒脱自由生活的人。

(2)诗歌以宁静优美的“江村夜景”为背景,塑造了一个夜钓归村的渔翁形象。“不系船”这一细节描写及三四两句的心理描写,写出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从中寄托了作者的生活理想。

12.刻画了一个在清秋时节,旧地重游,依依不舍的离人形象。上阕写词人旧地重游,“不语”勾画出词人驻马立足,默默无言,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踏遍”句写出在清冷的秋季,词人长久地徘徊,不忍离去。这些神态动作描写,表达了离别之苦、怀念之情、凄凉之意。

13. 词人在上片通过对周围的环境和荷花“红衣脱尽芳心苦”的正面描写,突出了寂寞地开落、无人欣赏的荷花形象特征;下片将荷花比作美人,似与骚人语,不肯嫁春风,曲尽它的情态风神;显示了荷花的幽洁高雅。

14. 此句塑造了一只寂寞孤独、心怀幽恨、傲岸不群的孤鸿形象。词人以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而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的孤鸿自比,表达词人幽居清冷的心境和不甘随俗的高洁品格。

15.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远离尘世、独钓寒江的渔父形象。借这个形象表达了词人坚决放弃官场生活的心志及处于恬淡自适的惯常生活状态的安然心态。

16.其四,描写了一匹景况凄凉,素质优良的瘦马形象。

其五,描写了一匹英气逼人,渴望披上威武的鞍具驰骋边疆战场的良马形象。

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但前者侧重怨愤,后者不有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

17.天生枝叶繁茂;虽孤独却树干笔直入云;深深扎根于大地,越老越强,越是暴晒越是茁壮;材质好。表达诗人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的人生态度及关心百姓疾苦,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的精神。

18.开得早,有异香,生长在野外与竹为伴,清高脱俗,不慕富贵,不嫌贫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