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飞 “我所认为最深沉的爱,莫过于分开以后,我将自己,活成了你的樣子”。 大约是在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听到了这段故事,呈和洁是高中同学,之间有默默的那一丝情愫,之后,两人分别上了大学,再相隔一千多里的异地,电话维系着他眼中的她,她心中的他,然后她向他表白了,他没有回应,他给出的理由是,当时没想到要谈恋爱,或许故事到这里该结束了,然而,两年之后,他向她短信表白了,然后也没有回应,他再也不好向她提出这件事,大学毕业之后,一个留校,一个在家附近,还是异地。说起来,这是一个很老套的故事,或许是故事的一个开局,这样的情感总是让人唏嘘不已,萦怀于心却又要不懂于情,耿耿于无数个不眠之夜,仿佛自己稍微的奢求就会砸碎自己心中的一丝虚妄。 超跟他女朋友谈了几年了,忽然有一天就分手了,这个发生在春寒料峭的江南某镇,他们年前准备回去见父母订婚的,可是就是因为这件事,遇到了一些很多现实的问题,在双方见父母的时候,他女朋友在双方父母前数落他的不是,他们当场的争执,恶语相加,说他父母不懂事,父母的脸都挂不住了,本来是要准备结婚的,结果就这样情况急转直下,超那段时间仿佛识遍人间况味,超说:“我再也不想理她了”。当我们都以为这段故事会这么结束的时候,我们都错了,后来的某一天,超拿着一束鲜花满面春光的回来,“我们又好了”。 后来我在想,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爱情么,这就是所谓的痛并快乐着么,爱情就是曾经有一个人让你怦然心动,还是繁华散尽后的一抹哀伤,亦或是长风过后的一缕云烟,那些事,就让她随风去吧,尘归尘,土归土。爱情,当她存在的时候你不会感受到她的存在,当他离开的时候你才会真切的感受到他的离开。或许我以为我们爱一个人,其实我们更爱的只是自己而已,我们所以为的爱情,不过是自以为是而已。茫茫人海,找到一个懂你的人和你懂的人,找到一个理解你的人和你理解的人,找到一个包容你的人和你愿意包容她的人是何其的困难,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所自以为是的默契,不过是一场美好的误会而已,自己内心不能自拔的怦然心动的感觉,不过是错觉而已。正如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中所说:“远远看去优美而神秘的人和事,只要拉近了看,就会明白它们原来既不神秘又不优美。”爱情何尝不是如此?情人眼里出的西施,感觉在,一切都在,感觉不在了,什么都不在了。 带来爱情的,是你的三观,毁坏爱情的也是你的三观。一个人的三观,是如此的强大,她深深地隐藏在自己的潜意识之下,却又无时无刻在左右着你。在现在这个世界,你可以很快的改变你的容颜,披上你的戎装,但是你改不了你的三观,你是一个坚定的人,你就不会被周围的诱惑所迷惑,你选择了远方,你终会抵达彼岸,当然,你是一棵墙头草,自然会风吹两边倒。这个世界,最痛苦的不是对牛谈琴,而是当你弹琴的时候,他还要说你谈的不是琴。在你的内心深处,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有什么样的三观,最终会让你找到什么样的的爱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合则聚,不合则散。对于一个事物,如果两个人的理解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两个人就没有沟通的可能。你在过你的独木桥,她却在走她的阳关道。 用列夫?托尔斯泰的话来说, “幸福的爱情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爱情各有各的不幸。” 爱情,并不是我们所臆想的乌托邦,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何其的困难。我们总是期待爱情的浪漫,期待美好,正如刘慈欣《朝闻道》中形容的那样:“在黄昏的鸟鸣中看着夜幕降临大地, 在银色的月光下听着怀旧的音乐,喝着美酒想着你心爱的人”,然而《诗经》里面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几句,也是形容爱情用的最多的吧。 如果有爱情,那么爱情应该是你的样子吧,这或许就是爱情之所以为爱情的原因了。!
左岸记:三观指的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理论体系上它们的相互关系与概念如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