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豫《重逢.齐豫民歌精选辑》

 llssmm44 2013-05-13

  齐豫自述:

  我从小就喜欢音乐,但是一直没有机会真正学音乐。当初参加“金韵奖”及“民谣风”其实有点玩票的性质,但却因此踏进音乐界。而且很幸运地,第一张专辑《橄榄树》就受到欢迎和肯定,这对我个人的信心有很大的帮助,而且是全面性的帮助,对我整个生活、人生观都有不小的影响。

  我前四张专辑都是跟着李泰祥先生,他算是我的启蒙老师,带我真正走入这一行。但是他又不算真正属于流行乐界,再加上我出完《橄榄树》后就出国两年,所以我觉得自己当时有一点游离,似乎不是在民歌运动的核心。然而我是因为民歌这样一个运动而发迹,所以民歌对我来说好像是一个契机一样。因为其实像《春天的故事》、《橄榄树》其实很早就发表过了,但在最初纯以音乐形态出现时,大家并没有特别的感觉,而之后随着民歌运动的浪潮再次出版,大家却又觉得很特殊。

  事实上,我一直觉得民歌运动比较像是一个社会运动,或可说是学生运动。因为它在社会上的意义大过在音乐上的,而且它不仅只在音乐上有所表现,它在各方面都有些声音出来。民歌运动所讲求的并不是一个特殊的音乐风格,而可能是更高贵纯粹的动机。你可以对音乐一无所知却仍能参加这样一个活动,你只要凭兴趣、或热情、或说真话就可以。这样的一个东西刺激到当时的流行乐界,使得流行乐因而有了一些改变,也增加了更多的选择性和方向。

  在当时尚有一些关于“民歌”这个称谓的争议,但我觉得如何称呼都无所谓,因为当时必须要有一个名词出来,大家才会注意到它。而基本上民歌也的确争取到了一个空间及广大的注意力,不论唱片公司或企业界都给予它相当多的机会,因而培养出一些人才,也多了不少创作机会。其实在我们的音乐教育系统里,并没有给予流行乐或任何非古典乐的空间,但民歌使得这个空间更宽广,也使流行音乐更加多样化。

  还记得当年陶姐曾带队率领民歌手到美国几个大学巡回演唱,而我也在美国加入他们,因而认识了不少人,那时我还不小心将手割破,弹吉他时戏称自己是个真正的“割手”,把手割破的歌手,那次大家边唱边玩,玩得非常愉快,也是我跟大伙们距离最近的一次,实在令人怀念。

01 橄榄树
02 欢颜
03 走在雨中
04 答案
05 祝福
06 阳光大道
07 我在梦中哭泣了
08 摇篮曲
09 青梦湖
10 春天的故事
11 预感
12 爱的世界
13 追逐与重逢(演奏)
14 欢颜(演奏)

http://player.56.com/p2_112638013.swf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