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南亚客家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昵称11567645 2013-05-14
   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东南亚各国的华侨华人之中,客家人至少有六百万以上。在东南亚各国的发展历史上,客家人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东南亚早期的客家移民

    客家人移民东南亚,大概是在五百多年前,不过当时只是一些个别偶然的事例。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闽西汀州客家商人谢文彬,因贩盐下海,遇大风飘至暹罗(即今泰国),后来就在暹罗定居,改名美亚,出任该国岳坤(相当于中国古代的“学士”)。这大概就是最早到达东南亚的客家人了。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永定县仙师乡芦下霸又有卢姓人出国到东南亚谋生。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永定下洋人吴集庆南渡马来亚。清雍正十年(1732年)永定大溪乡人游翘其前往印度尼西亚。永定下洋镇中川村人胡桃学、胡映学兄弟亦同时前往婆罗洲砂劳越谋生。但这些都是零星的,带有一些盲目性出国的客家华侨。而真正带有经济目的移民东南亚,并在东南亚开始形成血缘、地缘以及业缘性的社会集团的,则应该是从三百多年前的明末清初开始的。

    (1)、婆罗州掘金矿的客家人

    东南亚的婆罗州(即今之加里曼丹),自古以来就盛传富藏金矿。宋《太平御览》记载古之“薄叹州”(后称婆罗州)“土地出金,常有人采金为业”。明末清初,闽粤客家人中,有不少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洪门”(即天地会)的信徒。由于形势所迫,在国内无以谋生,所以纷纷结伙,远渡重洋,到达婆罗州(西加里曼丹),以开采金矿为业。这些客家人,当时以嘉应州(今梅州市)、惠州、海陆丰的客家人为最多。到十八世纪中叶,总数已发展到七万多人。他们当时已分成二十几个集团组织,都以“公司”为名。至于“公司”一词,其实在中国早就出现过了。这本是明末清初闽粤两省农村中一种带有帮会性质的经济组合形式。后来这个名称又被闽粤两省“洪门”子弟在海外首先使用。所以当时在婆罗州采金矿的客家人,多半都是分属各个“公司”里的“洪门”子弟。在当时二十几个公司当中,最有名气的是梅县人组织的“聚腾公司”。该公司的首领为吴元盛。后来又加入了一位很有谋略的罗芳伯,使公司的事业大为发展。后来于1777年在婆罗州建立了“兰芳公司”,又名“兰芳大统制”,也有称“兰芳共和国”。当时的这个“兰芳公司”,其规格和权利,的确是很大的,不下于一个小小的“共和国”。经过婆罗州苏丹的允诺,在“兰芳公司”的辖区内,人口有十多万之众,东万津南北数十里的产金地,如弟恩、猪打崖、坤目、龙冈、沙拉湾和山心等地,都归这个公司管辖。

    罗芳伯组织的“兰芳公司”,其权利机构为“大统制”。中央建有“公班行”,分设行政、立法、教育等部门,下属有省、府、县等各级机构。首任元首罗芳伯称“大统制”,类似一个小小“共和国”的“总统”。这个带有“国家”性质的兰芳公司,一直存在了108年,直到1885年,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席卷了整个爪哇群岛和婆罗州,而这个由客家社会所组建的兰芳公司,也难免被荷兰东印度公司所兼并。兰芳公司从此结束了历史使命,而数万客家人却继续分散在东南亚各国,另谋生计,继续开拓创业。

    (2)、槟榔屿的客家“大伯公”

    十八世纪中叶以后,另外一支东南亚的客家移民,是以马来亚槟榔屿的“三伯公”最为著名。大概在槟榔屿尚未开发之前,即十八世纪中叶,有广东大埔人张理,偕同邑人丘兆进及邻县永定人马福春,三人共同南渡来到槟榔屿,定居在槟城的海珠屿附近。三人金兰契合,亲如骨肉。张年最大,丘居次,马年最少。张公病重,在石岩坐化、丘、马共葬张于石岩之侧。后丘、马逝世、客属华侨又葬丘、马于张公坟墓的左右两旁。由于张、丘、马三人最早来到槟榔屿,而且对后来的客家人都很热情照顾,积极帮助,所以客属华侨对他们非常崇敬,都不敢直呼其名,而尊称为“大伯公”。清嘉庆四年(1799年),永定客属华侨胡靖倡议,在大榕树下,为“大伯公”建庙,供奉张、丘、马三公神位。一方面感激“大伯公”对槟榔屿客属乡亲扶持之恩,另一方面也希望他们在天之灵的保佑。此庙现已成为槟城的重要文物古迹,香火非常旺盛。庙内还有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槟城领事张煜南提写的楹联:

    君自故乡来,魄力何雄,竞辟莽榛蕃族性;心随乎野尽,海门不远,会看风雨起蛟龙。

    自从“大伯公”旅居槟城以后,闽西客属永定人和广东客属海陆丰人,就陆续前往该地谋生。到十八世纪末叶,在槟城的拜六拜地区,已经有很多永定人和海陆丰人在此安家落户,其中尤以永定下洋姓胡的华侨为最多。直到现在,拜六拜地区还可以通行永定客家话。以后许多东南亚的客属实业家,都是从槟城拜六拜地区发展起来的。

    (3)、鸦片战争以后的移民高潮

    19世纪鸦片战争以前,清朝政府对海外移民,向来采取禁止的政策。所以在此以前,华侨出国多是“秘密”行动,要冒许多风险。但是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清政府分别与法国、英国订立了所谓《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不再阻止华工出国之后,闽粤两地的穷苦农民,或自动,或受骗,或被拐,相继大批出国谋生。“五口通商”以后,闽粤两省的客家华侨,多数通过汕头、厦门两个港口出海,远渡东南亚各国谋生。所以十九世纪末叶以后,东南亚各国的客家华侨迅速增加,其中以马来亚、印尼、泰国的客家华侨为最多。据二十世纪初期的统计,马来亚的客家华侨约有21万多人,印尼的客属华侨也有20万人之多,泰国的客家华侨更多达40万人左右。其他客属华侨则分散在缅甸和印度支那各国。辛亥革命以后,由于国内战乱频繁,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客家人出国谋生的又逐年增加。其中大部分仍是到马来亚、印尼和泰国。所以这些东南亚地区,就成为中国客家的第二个故乡。 
 (二)、客家社会对开发东南亚的贡献

    十八世纪以前的东南亚,是非常荒凉和落后的地区。从十九世纪开始,才逐渐被开发而繁荣起来。其中客家人所作的贡献是不可低估的。

    (1)、槟榔屿的开发与发展

    槟榔屿,华侨习惯称为“槟城”。这里位于马六甲海峡北端的出入口处,为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一个重要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现在的槟城,已经是一个十分繁华的港口城市。但在1786年以前,这里只有58个人住,而且多是中国客家人,以渔猎为生。1786年英国殖民主义者才开始控制这个地区,并招引了许多客家人来此开发。于是槟榔屿从此迅速繁荣起来。客家人首先在此引种胡椒,使胡椒成为槟榔屿地区的一项重要经济作物。除了胡椒外,客家人还从事其他农垦事业。

    清代乾隆年间(十八世纪中叶),客家人胡泰兴成为槟榔屿第一位著名的华侨实业家。胡泰兴,字岳东,原籍闽西永定县下洋中川村,世居槟榔屿拜六拜镇。以种植胡椒为业,逐渐扩大经营,传到胡泰兴之手,业务已相当发达了,并拥有大量的胡椒园,继而在闹市区开设大商行,成为巨富,并成为当时槟榔屿的一位著名侨领。后来槟城的一条繁华马路,被命名为“泰兴路”,就是纪念他开发槟榔屿的丰功伟绩。

    随着胡泰兴事业的发展,又有许多客属华侨从马来亚的各个地区流入槟城拓展事业。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就是后来被誉为“锡矿大王”的胡子春。

    胡子春也是永定县下洋中川村人。其祖父就在槟城拜六拜镇种植胡椒,其父胡玉池曾经回国娶妻成家,生下子春。子春13岁时,又跟随同乡从永定远渡重洋,来到马来亚,先在商场当学徒,后来经营锡矿,也成了巨富。因念及槟榔屿系其祖父世居之地,于是又从马来亚的怡保地区移居来到槟城。

    胡子春在槟城开辟种植园,种植橡胶、丁香、豆蔻等经济作物。后来他也成为槟城的一位享有崇高声望的侨领。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促进槟城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他还出巨资,在槟城创办师范学堂、中化学校、中化女学等。槟城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达与胡子春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与胡子春同时,另一位客家华侨巨子是吴德志。吴也是永定县下洋人,其父吴湘,侨居槟城。德志童年时就读于槟城英国人办的学校,后来从商,经营百货公司,店号“吴德志”。这是华侨经营的第一家直接向欧洲开辟货源的大商行。他没几年就成了巨富,并在槟城开设了许多分行。

    吴德志对社会的贡献很大。1907年时,槟城天花流行,吴即自费创设济生医院,收容患者,免费治疗,获救者两百余人。事后英殖民政府特封他为太平局绅,以彰其德。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第二年,槟城米价暴涨,人心惶惶,商店关门,市民有断粮之虞。在这危机之时,吴德志出面,筹集资金,向殖民政府平籴仓存粮食,公开施赈,凡家无余粮者均可领取施米,每人每日一斤,就这样渡过了粮荒,人心开始安定,市面恢复正常。结果吴德志又获得英皇乔治五世颁赐OBE勋章,这是当地华侨第一个获得如此崇高的荣誉奖章。

    (2)、客家人与吉隆坡的繁荣

    十八世纪中叶,在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失败以后,许多客家人南渡东南亚,其中以到马来亚谋生的尤多。这些客家人,对整个马来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有些人成为著名的华侨实业家,其中尤以开发吉隆坡经济的创导人叶亚来最为著名。

    叶亚来(1837—1885),原名茂兰,字德来,广东惠阳淡水镇人。1854年,年近弱冠的叶亚来,随乡人前往马来亚的马六甲,先在当地一家锡矿场当杂工。1856年,到达当时属雪兰莪重要锡矿地的庐骨,在一家华侨开设的锡矿场打工,同时仔细考察了当地的经济状况,然后只身从事商业经营和运输业务,积蓄渐丰。1869年被友人推荐担任华人甲必丹盛明利的副卫队长,后来由于盛明利不幸被人杀害,叶亚来便被推荐为盛明利的继承人,一度出任芙蓉地区的华人甲必丹。1869年,叶亚来又继任吉隆坡的华人甲必丹。后来雪兰莪苏丹再次任命叶亚来为吉隆坡华人甲必丹兼吉隆坡的行政长官。从此他开始领导吉隆坡地区的全面经济开发。

    早期的吉隆坡,经济落后、人民穷困。叶亚来领导当地各族人民,迅速开发矿业生产,广开财源,使人民的生活逐渐好转。1881年1月,吉隆坡不幸发生了一场大火灾,全城有两百多间房屋被烧毁;接着又遭特大洪水,近百家的商店和房屋被洪水冲掉。面临特大的自然灾害,叶亚来带领吉隆坡各族人民,迅速重建家园。不几年,一个新的吉隆坡市区出现了。商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比以前更加发达。新兴的吉隆坡,已经远远超过了当时雪兰莪的首府巴生市了。所以不久以后,英国殖民当局便将雪兰莪首府由巴生市迁移到了吉隆坡。

    叶亚来还是19世纪末马来亚雪兰莪州最大的矿业主。在吉隆坡地区他拥有的矿场超过1100英亩,雇用华工12000名。从1878年至1884年,叶亚来所拥有的锡矿的产量,就占了整个雪兰莪州锡矿产量的二份之一至六份之五。此外,叶亚来还拥有1万英亩的森林,大量种植木薯,创建了薯粉厂。

    1885年,叶亚来不幸因病逝世,享年才48岁。由于他对吉隆坡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吉隆坡政府便将当地的一条街道命名为“叶亚来街”。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叶亚来的诞辰日,在吉隆坡的叶氏宗祠内都要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缅怀这位开发吉隆坡的先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