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鞋机产业走外销 国内鞋业市场危机

 昵称12236789 2013-05-15

在这几年,我国国内的鞋业市场人工工资和原材料成本不断上升,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凭借着廉价的劳动力,获得了不少国际订单,导致许多我国国内不少鞋企外贸交易量不断下降。为摆脱这一困境,一些大型鞋企选择转型升级,推广国际品牌,而很多中小型企则选择将工厂迁到东南亚,利用那里廉价的人工成本,继续维持自身的利润。而随着这些鞋企的外迁,作为配套产业的鞋机制造业,也将订单带到了国外,不少鞋机企业,特别是东莞地区的鞋机企业,其外销的订单增多,内销的订单反而缩水了。

鞋机外销增多,而内销减少,无疑代表着东南亚地区反绒超纤鞋企们的订单的增多,而国内外贸订单的减少。东南亚的鞋企们买了鞋机,就过来抢我国国内鞋企们的生意了。

根据资料显示,2012年以来,广东的鞋机企业,有40%出现接到外贸订单或者外贸订单增加的情况,而国内的订单减少,让不少泡沫鞋托鞋机企业为求生计,开始扩展海外订单市场。鞋机产品是鞋业的配套产业,其市场销售直接受鞋业市场的影响,且鞋机企业的顾客,都是非常有针对性,只有鞋业企业才会有需求。而现在,鞋业企业的外迁,让鞋机的销售也只能跟着走到国外去。

当然,并不是所有鞋机企业都跟着走进外销市场。在童鞋灯厂鞋机企业们为外销订单的增长而高兴的时候,只接国内订单的鞋机商店则生意惨淡。

2012年国内的鞋机订单开始大幅减少的时候,不少鞋机商店都受到了冲击,一些鞋机商店直接倒闭,而剩下的很多tpe弹性体厂鞋机商店只能维持生存,仅有少量鞋机商店能有所收益。这也直接导致鞋机商店们为了争抢订单,而减少自身的利润空间,引发更大的竞争。国内的鞋机商店,经历了一场大清洗。

而鞋机企业们大接外销订单,为未必表示真的赚了。有专家直接道出了其中的问题。很多鞋机企业外销订单增加,其实内销订单却减少了,他们所增加的无车缝tpu外销订单大多其实是外迁到国外的鞋企们的订单,本质上只不过是原本的国内订单转移到国外去了。反而因为其鞋机产品需要出口,到出口国后还需要交纳关税,再加上运费、保险费等,其产品成本反而增加了。有的鞋机企业为更好承接外销订单,还在出口国设立了办事处,这无疑又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这样一算,机鞋企的实际订单没有增加多少,利润反而减少了,总的收益并没有增长多少。

而开拓国外市场的鞋机企业,接到的订单不止是外迁鞋企的订单,也会接到一些外国本土的鞋企的订单,而这无疑是在给我国国内的中底鞋企们制造对手。

    国内的鞋企们迁到东南亚去,就是因为其廉价的人工成本,而在迁过去的同时,又带去了鞋机产业,这都大大增强了东南亚国家的鞋企们的市场竞争力。国内大型鞋企通过转型升级,建立品牌价值来应对市场变化,而未迁移的中小型企业,也应该尽早选择新的出路,以应对着一次危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