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喝维他命水能获得什么?

 皖林专栏 2013-05-22
 
  今年,可口可乐公司一款维他命水饮料高调登陆中国,并把英文“Vitaminwater”翻译成“维他命获得”,以标榜自己时尚、营养、健康补水的标签。尽管这款饮料每瓶的售价高达12-15元令人咋舌,但依然受到不少大城市里的白领和年轻人追捧。然而它真的能像广告中一样为我们带来健康吗?在大洋彼岸,美国联邦法官刚刚裁定,该款维他命水饮料不过是一种含糖的“零食”,涉嫌披着“健康”的白大褂误导消费者。而对于市面上一系列所谓的维他命饮料,我们也有必要重新审视。
  维他命水广告误导消费者被诉 

这款原名为“Glacéau”的维他命水饮料早在2000年起便在纽约开始售卖。它的原型是来自于创始人一次运动后将大量维他命c片和开水一起喝下的经历。2007年,可口可乐公司斥资41亿美元将其收购后请来超级球星科比、詹姆斯等为其代言,以至这款饮料去年在美国创下1.42亿瓶的销量。然而,关于它高昂的售价,以及“健康”外壳是否误导消费者的质疑一直不绝于耳。


vitaminwater
2009年5月,可口可乐公司在纽约时代广场附近的建筑物投放的维他命水巨幅广告。

美国联邦法院驳回可口可乐公司上诉

早在2009年1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男子詹姆斯·科赫和公众利益科学中心(CSPI)就指控可口可乐公司为维他命水传递“具有欺骗性和无确实根据的信息”,误导消费者购买。生活在旧金山的詹姆斯经常在健身后饮用这种饮料。“我满心以为这样做能获取额外维生素,却不知道自己实际上摄入了几乎与可乐相同水平的糖分和热量。”

可口可乐虽试图根据联邦法在州法之上的原则驳回该诉讼,但纽约布鲁克林地方法院本周一裁决这起案件应继续审理。法院发言人表示,该公司的抗告不具说服力,反而指出维他命饮水的标示可能违反美国食品暨药物管理局(FDA)规定。

涉嫌违反FDA为垃圾食品制定的“软糖条例”

具体而言,维他命水在美国广告标示上使用“健康”的字样,可能违反FDA于1994年5月19日出台的“软糖条例”(jelly bean rule)。值得一提的是,FDA该条例是旨在防止食品公司为促销“垃圾食物”特地添加营养成份:禁止厂商用“健康”一词暗示食品因含营养成份,也许有助消费者维持健康饮食习惯,或宣称维他命饮料可能有此功效。美国联邦法官提到,“维他命饮料标示中的其他字眼,例如形容该产品为‘添加维他命水饮料’以及‘维他命+水=你所需的一切’,还有‘维他命+水=手中这瓶’,都增加混淆的可能性,容易加强消费者的错误观念,以为该产品仅含维他命与水。”

  高价维他命水是“垃圾食品”? 

美国联邦法院的意思是,这款饮料在宣传时不断重复其“含有维他命”,而对它的糖粉含量只字不提——即便你确实含有这些维他命,依然构成了对消费者的误导。中国的情况与美国几乎别无二致:7月27日网易探索在北京销售的“维他命获得”包装上仅发现“营养成分表”,对其糖含量只字未提。相反,包装上却有“卡路里低点再低点”的宣传语。而关于“维他命获得”的成分,可口可乐公司消费者服务处热线工作人员的答复是“与美国的一样”。


维他命获得在中国投放的广告
“维他命获得”在北京投放的广告标示中注明该款饮料具“抗氧化”功效。
维他命获得的独特包装
“维他命获得”在中国上市时推出的包装十分独特。

2006年,美国饮料行业与美国“为了更健康下一代”联盟签署了一项减少向美国中小学生出售高热量饮料的协议。可见在四年前,美国便把类似饮料视为“垃圾食品”。然而此后美国媒体质疑说,一些饮料公司其实并未严格遵守禁售高热量饮料的协议,它们采取“偷梁换柱”的做法,继续向中小学生出售热量高的所谓“健康”饮料——可口可乐公司巨资收购的“Glacéau”维他命水品牌便被认为是此举的典型例子。

维他命水含糖量几与可乐相当,易致肥胖

事实上,维他命水产品中所添加的主要成分就是果糖,而果糖则是美国人民卡路里摄入的第一来源和全民肥胖的主要诱因。当你喝下一瓶维他命饮料时,包括结晶果糖在内你所摄入的糖量约为33克——相当于6大勺糖分,几乎与可乐相当。

美国食品消费者网站(foodconsumer.org)专家警告大众要注意维他命水所含的这种新型果糖。因为现在有很多人错误的认为果糖是一种可接受的甜味剂形态,实际上它对健康一点好处也没有。精炼的人造果糖会被代谢为甘油三酯和脂肪组织,但不会成为血糖的一部分。血糖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果糖不会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也不会增强瘦素蛋白的产生。这两者正是调节你摄入食物多少的关键信号因子——这意味着你喝下这东西之后并不会觉得“饱”,然后继续进食。已经有不少研究揭示了食用果糖和增加食物摄取以及体重增加之间有所关联。另外,果糖也被认为是提高体内甘油三酯含量的重要因素,甘油三酯的升高会增加心脏病发作的几率。

综上所述,果糖会导致腹部脂肪的累积,也会导致胰岛素耐受性的增强和各种代谢综合症问题——更不要说与它直接相关的各种各样的慢性疾病了。作为标准推荐,美国最受欢迎的健康类站点Mercola.com强烈建议民众每天摄入量不超过25克,而这个标准将直接把维他命饮料(每瓶33克)踢出食谱范围。如果你觉得这还不够糟糕的话,Mercola.com还警告结晶果糖中也许还含有砷、铅、氯化物和重金属。

维他命水含赤藻糖醇或引发后遗症

赤藻糖醇是一类糖醇,一种提供的卡路里少于糖类的甜味剂。但是尽管它名为糖醇,它却既非糖类也非醇类物质。实际上,它也不是那种劣质的甜味剂,它远比人工甜味剂、果糖以及大部分其他糖醇安全,但没有木糖醇那么好。它经常与其他低卡路里的物质或者人工甜味剂混合使用,例如在维他命饮料中的结晶果糖。糖醇提供的卡路里之所以比糖类少,是因为它没有完全被你的身体所吸收。然而,这一事实也包含一些弊端,其中没有一项是好的。

大量摄入富含糖醇的食品将导致一些不良的生理症状,比如腹胀(气腹)和腹泻。其中一些多元醇明显比其他糖醇更糟糕。比如,含有山梨糖醇或者甘露醇的食品的副作用是如此巨大,以至于在美国,许多含有它们的食品包装上必须贴上这样的警告语:“过量摄入该食品可能会产生泻药的效果。”实际上赤藻糖醇可能能为许多顾客反映的饮用维他命饮料所造成的不良后遗症提供一个解释。

  用功能饮料补充维他命不靠谱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发言人斯科特·威廉森(Scott Willianson)一再强调,维他命水中确实含有广告宣传中所说的每一种维他命。然而市面上以“含有维他命”的饮料又何止一种。问题是消费者并不知道喝进这些维他命后,它们是会被身体吸收,还是通过尿液直接排到马桶里。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需要这些维他命,觉得只要是“含维他命的”,就是“健康的”——而这正是生产功能饮料商家所利用的。


vitaminwater出现在美剧Gossip girls中
维他命水在美剧《Gossip Girl》中频繁现身,一部分中国大城市的年轻人将其视为“潮人”的标签。
vitaminwater在中国刊登的广告
“维他命获得”在中国刊登的广告宣传

大部分人并不需要额外补充维他命

通过饮料来额外补充维他命听起来是个不错的想法。但是纽约大学营养学教授马里恩·内斯托(Marion Nestle)的看法,大部分美国人并不缺乏维他命。他引用美国政府一项调查显示,有一半的美国成年人摄取维他命B1、B2、PP、B6和B12的量已经超过了推荐膳食许可量;而近一半的美国人所摄取的维他命C、B9和A(包括胡萝卜素)也达到了该许可量的四分之三。事实上,美国人摄取的维他命不足许可量一半的只有维他命E。但是只有三分之一的维他命饮料中富含维他命E。

事实上,美国人的食物和营养结构与中国大城市的中高端消费人群类似。也就是说,能消费得起十多块钱一瓶功能饮料的中国人,大部分也不缺这些维他命。

谁“获得”了这些维他命?化粪池。

维他命分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类型。维他命A、D、E和K属于脂溶性维他命,它们只有溶解在食物脂肪中(比如我们一日三餐里所食用的那些富含脂肪的食物)才能发挥功能。也就是说,即便你想通过喝功能饮料来补充理论上更多人缺少的维他命E,你的身体也无法直接吸收它们。

目前在中国销售的维他命水主要含有维他命B和维他命C,这两种都属于水溶性维他命。然而它们无法储存在人的身体里,这就意味着你需要每天都重新补充这两种维他命。美国饮食营养协会(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的发言人洛纳·桑德表示:“一旦你摄入的维他命超过你身体所需要的量,你就会通过排尿将它们排出体外”——你并没有真正“获得”它们,而是将(那比普通饮料贵一倍的)钱直接排到城市的化粪池中。


 
  当今世界,人们都在寻找着最大限度摄入营养物质的快捷方法。这就能解释为什么维生素水及相类似的产品能占据超市里长长的货架。但网易探索提醒网友,补充营养是没有捷径的。增强营养的合理方法应该首先确认你所属的营养类型,然后安排相应的饮食计划,着重于进食那些未经加工的有机成熟本地食品。如果你想找到迅速地加大营养物质摄入量,我们建议选择高品质的蔬菜汁,而且要用你自己的蔬菜来榨汁。如果你嫌太麻烦,服用综合维他命剂(例如善存片等)也要比所谓“维他命水”要有用得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