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助BB轻松度初夏

 東泰山人 2013-05-22

助BB轻松度初夏

大洋新闻 时间: 2013-05-22

 

  □信息时报记者 李星慧

  

  立夏过后,天气越来越热了,很多疾病也随之侵犯稚嫩的宝宝。那么,宝宝在夏季常出现的疾病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症状?发生时该如何处理……这些都是妈妈们必须要掌握的。

  

  ●腹泻

  天热,宝宝大量出汗,如果饮水不足,体内消化液,如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都会减少,影响到宝宝的食欲和消化功能,极容易导致腹泻。细菌、病毒感染也是宝宝腹泻的常见原因,其中又以一种长得像轮子状的“轮状病毒”感染为多数。感染病毒可能引起宝宝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发生肠炎、痢疾等肠道传染病。

  症状:宝宝感染后一般出现以急性胃肠炎为主的临床症状,即水样腹泻,伴有发烧、呕吐和腹痛,腹泻物多为白色米汤样或黄绿色蛋花样稀水便,有恶臭,严重者可因脱水及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等并发症导致死亡。

   Tips

  1.宝宝的餐具、食物要单独存放,要有防尘和防蝇设备。妈妈消毒餐具前一定要先洗手;

  2.奶品要新鲜,奶瓶用后洗净煮开消毒;

  3.使用母乳喂养要坚持定时定量:3个月以内的婴儿,每2~3小时喂奶一次,每天喂6~7次,夜晚可少吃一次;以后可延长至3~4小时喂奶一次,每日喂5~6次,每次喂奶以15~20分钟为宜。有效预防因肠胃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

  ●中暑

  夏天宝宝容易出汗,因其皮肤汗腺发育未完全,体内水分贮存量有限,流汗过多容易引起脱水休克。呼吸是人体自身散热的重要方式,由于宝宝还未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呼吸调节体温,容易发生暑热伤害。

  症状:先是肤色发红,触摸宝宝的皮肤能感觉到干燥发热。宝宝烦躁不安,有的会哭闹,呼吸及脉搏加速,接着会显得倦怠、昏眩、抽搐,或进入昏迷状态,测量体温时可高达39℃以上。

  Tips

  1.有效地调节室内温度、保持四周环境通风,温度适宜;

  2.不要带宝宝在炎热的户外长时间晒太阳;

  3.发现宝宝中暑时,将其移到阴凉处,除去衣物。尽快送院诊治,千万不要给宝宝服用退烧药。

  ●伤风感冒

  夏天烈日炎炎,由于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以及皮肤散热、保温调节功能较差,夏天室内空调环境、室外高温,室内外温差大,宝宝就很容易伤风感冒。

  症状:高烧、喉咙疼、讨厌吃东西、口水多、眼屎多、充血、发疹、不出汗,口渴、尿多、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而且烦躁不安,病程可持续1~2个月。

  Tips

  1.宝宝感冒后,要保证他有足够卧床休息的时间,即使症状减轻了也应该限制宝宝的活动。另外需要经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使用空调时室温不要太低,一般维持在26度左右即可;

  2.由于外界环境的差异,机体水分的丧失,夏季感冒后的水分补充十分重要。不管是母乳还是牛奶,或是果汁和开水,只要起到补充水分的作用就可以了;

  3.如果反复高热不退超过3天以上,且伴有寒颤、头痛甚至惊厥等,反复咳嗽超过5天以上需要到医院就诊;

  4.对发热的宝宝来说,适当洗温水澡对降温有利,只要保持室温、不受凉即可。

  ●蚊虫叮咬

  夏天是蚊虫活动的时节,宝宝因为皮肤幼嫩而成为被攻击对象。宝宝很容易抓破皮肤而引起细菌感染,且会留下色素沉积,而反复抓破结疤可能会留下像小红豆一样的疤痕,也就是所谓的“红豆冰”现象;严重的还会转变成蜂窝性组织炎。

  症状:局部红肿,在手部、小腿及足踝处,更可能产生水疱。

  Tips

  1.注意居家环境的清洁,地毯、凉席、榻榻米、猫、狗这些都可能是虫虱来源;

  2.可以为宝宝买一顶蚊帐。千万不要给宝宝使用防蚊药水,这样宝宝容易将涂有药水的手塞进嘴里;

  3.出行时可以带上万金油、绿油精等药膏,不过这些药膏只能使患处暂时获得清凉,并没有实质的治疗效果;

  4.如果宝宝皮肤上被叮咬的数目过多,或有感染迹象,应及时求医。

  ●脱水

  医学上称为婴儿夏季脱水热。该病是因炎夏气温高、气候干燥,宝宝通过排汗而丢失大量的水分所致。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引起宝宝发热,有时体温可达39℃~42℃。

  症状:前期无明显症状,宝宝一旦有不明原因的哭闹不停、烦躁不安,妈妈就要小心了。

  Tips

  应及时给宝宝补充足量的水分,切忌乱用药。

  ●痱毒

  痱毒是由痱子引发的病症,而痱子是夏天幼儿最常见的皮肤问题;好发于脖子、前胸及后背,形成大片瘙痒的红疹子。痱毒又称热疖,该症多由宝宝营养不良、抗病力差和痱子被抓破感染所致。痱毒若治疗不及时,常可继发肾炎,严重的还会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症状:病变处表现为红、肿、热、痛及流水征象。

  Tips

  1.预防之道首重凉爽,吹风、穿轻薄的棉质衣服等,都有助于让宝宝保持皮肤干爽,减少汗疹的发生;

  2.宝宝要常常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对已形成痱毒者,要及时应用抗菌素,病变处用75%酒精消毒。

  ●红眼病

  毒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夏季宝宝最易被染上的眼科传染病之一,主要通过接触传染。

  症状:早期症状是宝宝双眼瘙痒不适,有异物感、烧灼感,接着眼睛红、肿、痛,眼屎多、怕光流泪、不敢睁眼,可伴发热、头痛。

  Tips

  1.给宝宝勤洗手,不准用手揉眼;

  2.在流行期少带宝宝到人多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游泳池、公共浴室、游乐场等。

  ●手足口病

  随着夏季的到来,患手足口病的儿童逐渐增多。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高峰期主要集中在5月至8月,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学习生活。

  症状:患儿感染初期表现为低热、流涕、食欲下降等。口腔黏膜出现小疱疹,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同时皮肤也会出现斑丘疹,以手足多见,很快转为小疱疹,2~3天后自行吸收,不留疤痕。

  Tips

  1.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途径是控制传染源。家庭成员一旦有人患手足口病,应立即将患者进行家庭隔离,至其临床症状消失。托幼机构和小学应加强晨检,对疑似患病的儿童进行观察隔离;

  2.切断传染源传播途径。流行季节对托儿所等公共场所特别是日常用品、玩具、食具等及时消毒。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多的地方去。

  宝宝辅食添加有学问

  添加辅食是宝宝成长中一件十分重要的事,但最近毒大米事件令妈妈们的心再一次揪紧。宝宝的辅食中,米粉是重要的角色,如何让宝宝吃到安全大米制成的米粉?有关专家建议,可以选购知名品牌的米粉,大企业对原料监控比较严格,如果要自制米糊,也要选购知名品牌的袋装大米,不要购买散装大米。以亨氏婴儿米粉为例,据介绍,亨氏全程参与种植管理,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加工,每一仓稻谷都可以追根溯源。精选来自江苏农垦米业的绿色大米,属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绿色食品”——大米原料从选种、播种、灌溉、收储、加工等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绿色食品要求进行管理,无人工化学物质及重金属物质含量超标。

  ●按食物形状划分

  液体辅食:包括奶粉、果汁机其他补充剂类等;

  泥糊状辅食:包括工业化泥糊状食物,米粉和瓶装泥糊状食物和家庭制作的泥糊状食物;

  固体辅食:包括谷类食物,如米面、蔬菜、水果等;肉类、禽类和奶类、蛋类等。

  ●按功能效果划分

  营养型辅食:米粉、麦粉、菜粉、肉粉、肝粉;面条、营养粥、菜泥、果泥、肉松(酥)、饼干等;

  功能型辅食:奶伴、菊花晶、维生素、葡萄糖、鱼肝油、牛初乳、磨牙棒/饼、动物蛋白粉等;

  保健型辅食:益生菌、益生元、补充钙铁锌等;

  宠爱型辅食:婴幼儿专用油、婴幼儿水、果汁、羊奶、橄榄油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