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弘一法师格言集

 bijibei 2013-05-23

弘一法师格言集

   

弘一法师格言集

 

●学问类

○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茅鹿门云:“人生在世,多行救济事,则彼之感我,中怀倾倒,浸入肝脾。何幸而得人心如此哉!”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广州香山书院楹联)

○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

○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刘忠介《人谱》六条)

○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存养类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刘直斋云:“存心养性,须要耐烦耐苦,耐惊耐怕,方得纯熟。”

○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刘念台云:“易喜易怒,轻言轻动,只是一种浮气用事,此病根最不小。”

○吕新吾云:“心平气和四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工夫只在个定火。”

○陈榕门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胜,则气自平矣。”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冲繁地,顽钝人,拂逆时,纷杂事,此中最好养火。若决烈愤激,不但无益,而事卒以偾,人卒以怨,我卒以无成,是谓至愚。耐得过时,便有无限受用处。

○人性褊急则气盛,气盛则心粗,心粗则神昏,乖舛谬戾,可胜言哉?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谿刻当矫之以浑厚。

○尹和靖云:“莫大之祸,皆起于须臾之不能忍,不可不谨。”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持躬类

○聪明睿知,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

○富贵,怨之府也。才能,身之灾也。声名,谤之媒也。欢乐,悲之渐也。

○只是常有惧心,退一步做,见益而思损,持满而思溢,则免于祸。

○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倖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字。弥天罪恶,当不得一个悔字。

○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根做人。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殃咎之来,未有不始于快心者。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步步占先者,必有人以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以挫之。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行己恭,责躬厚,接众和,立心正,进道勇。择友以求益,改过以全身。

○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玉洁冰清,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

○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书有末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聪明者戒太察,刚强者戒太暴。

○以情恕人,以理律己。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唐荆川云:“须要刻刻检点自家病痛,盖所恶于人许多病痛处,若真知反己,则色色有之也。”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居安虑危,处治思乱。

○事事难上难,举足常虞失坠。件件想一想,浑身都是过差。

○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胡文定公云:“人家最不要事事足意,常有事不足处方好。才事事足意,便有不好事出来,历试历验。邵康节诗云:'好花看到半开时。’最为亲切有味。”

○精细者,无苛察之心。光明者,无浅露之病。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足恭伪态,礼之贼也。苛察歧疑,智之贼也。

○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免祸。

 

●敦品类

○敦诗书,尚气节,慎取与,谨威仪,此惜名也。竞标榜,邀权贵,务矫激,习模棱,此市名也。惜名者,静而休。市名者,躁而拙。辱身丧名,莫不由此。求名适所以坏名,名岂可市哉!

 

●处事类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吕新吾云:“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须审势择人。'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盖群情多暗于远识,小人不便于私己,群起而坏之,虽有良法,胡成胡久?”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白香山诗云:“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刘念台云:“学者遇事不能应,总是此心受病处。只有炼心法,更无炼事法。炼心之法,大要只是胸中无一事而已。无一事,乃能事事,此是主静工夫得力处。”

○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先自处不暇,何暇治事?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