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来水遭水管二次污染或能致癌

 渔翁很快乐 2013-05-26
自来水遭水管二次污染或能致癌
国内供水管网投资欠缺,导致输送水管网不能及时更新,自来水受到二次污染,不能直接饮用。水质不达标,胃癌,肺癌就跟着来了,诱发健康问题很大,但是现在很多人认识不到

  【财经网专稿】记者 张剑锋 “水质不达标,胃癌,肺癌就跟着来了,诱发健康问题很大,但是现在很多人认识不到。”近日,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在接受《证券市场周刊》采访时称,国内供水管网投资欠缺,导致输送水管网不能及时更新,自来水受到二次污染,不能直接饮用。

  据傅涛介绍,1998年国家发布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后,供水被推向市场,允许城市供水企业保有8-10%的收益,此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供水和管网建设的拨款基本停滞。

  “我们的自来水为什么不能打开直接喝,因为管网没有更新,送到老百姓家里没有把握,喝了水生了病以后责任很大。”傅涛表示,经过北京供水企业处理的水水质都达标了,但经过管网之后便被二次污染,如果不是老百姓喝开水的习惯,情况会更危急,现在只不过是变成了慢性病,积年累月才能发现。

  傅涛进一步指出,中国自来水不能直接喝的原因就是管网投资几乎成了一个空白。

  随着近年来原水污染进一步加剧,水质要求进一步提高,催生供水企业成本上升,而涨价拥有一定滞后性,导致供水企业近15年的平均收益都低于15%,“很多公司处于亏损状况”。

  供水企业盈利少,社会资本不愿意进入,以致供水管道的投资缺口巨大,管网无法更新、缺少维护,水质便无法保证。

  此前有报道称,北京市多数小区楼内供水质量和自来水管爆裂问题突出,在一些使用二三十年以上的老旧小区内尤为突出,有些管网甚至都有几十年的历史。

  业内普遍认为,当前国内输水管网投资缺口巨大,但尚未有全国范围内的统计。而2012年12月,东莞市水务局一位官员公开表示,东莞市的管网建设当前以主干管网为主,如果进行管网覆盖,进行次级管网的建造,资金缺口起码在150亿元以上。

  而住建部2012年提出的全国城镇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五年规划中,管网改造投资835亿元,只占到整个投资的1/3左右。

  有行业分析师称,饮用水水质标准日渐严格,管网更新改造压力大,治水疏水成本有较大提高是合理的。傅涛也表示:“原水压力越来越大,就是越来越污染,水质越来越差,标准的逐渐提高,这种背景之下,水质的保证必然要以更多的投资和成本为代价来获得。”

  好消息是,从2012年开始,中央政府已经把供水纳入了公共服务的范围之内,并完成首次投入。北京市的供水公司已公布将于2013年投资近18亿元用于供水设施建设和改造,以新增日供水能力18万立方米,新建改造供水管网520公里。

  但是,在老旧供水管网的改造和新建工作方面仍有不少瓶颈亟待突破,如维护资金缺口以及对保护与节约水资源注意不够的管理误区等问题。

  (证券市场周刊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