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雨露:加入房产等“金融失衡指数”可取代CPI

 ccczzz图书馆 2013-05-26


  大国崛起需要大国金融。从长期的视角来看待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大国的金融崛起几乎总是与其经济崛起同步实现的。5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发布了题为《走向核心国家中国的“大金融”战略与发展路径》大型研究报告(下文简称“报告”)。该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央行货币委员会委员陈雨露撰写,首次将金融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构建了中国的“大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报告还首次提出创立“金融失衡指数”以取代传统的CPI、PMI等经济数据等理论。

  中国将成为“全球核心国家”

  报告在开篇位置明确提出“中国应走向核心国家”的这一新型概念。报告认为从长期的视角来看待金融和经济发展间的关系的话,“大国的金融崛起几乎总是与其经济崛起同步实现的”。因此,对于中国而言,危机后的金融发展应该充分体现其战略定位,通过支持国家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全面服务于国家经济和金融崛起的战略需要。

  报告中认为,自18 世纪后期发生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大体上经历了五次长周期,分别是工业革命;蒸汽机与铁路时代;钢铁、电力与重工程时代;石油、汽车与量产时代;信息与通信时代。目前全球处于“第五个长周期的转折点,第六个长波即将展开”,同时,每一个长周期都对应着一次科技革命的爆发和新兴产业发展,进而引发整个经济社会的结构性转变。

  报告提出,在第六个长周期到来时,多种力量的综合作用往往会诞生集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金融优势于一身的“新兴超级大国”,金融和经济协调发展、同步崛起的整体蓝图应称为中国金融和经济发展的“长三周期战略框架”,即在未来40 年(到2050年),中国的金融发展应结合“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周期”、“国家经济崛起周期”和“货币金融替代周期”,全面支持中国完成产业升级、经济复兴和货币金融崛起,成为全球“第六个长周期”中的核心国家。

  中国应创立金融失衡指数取代CPI

  与此同时,陈雨露在“大金融”报告中创立了一个引人瞩目的新型发展指数“金融失衡指数”,报告认为:“该指数不仅可以有效描述中国经济周期中的金融失衡现象,而且比传统的CPI、FCI、PMI等指数更为准确,也更领先。”在金融体系的风险监测方面,早期的方法主要是“金融危机指数和早期预警系统”。这些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程度,但大部分指标缺乏“前瞻性”,而且“决策者常会在纷繁复杂和彼此冲突的指标面前变得犹豫迟疑”。而创建“金融失衡指数”就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能有效反映金融失衡程度的代表性指标,将其作为危机预警、检测系统性风险和进行宏观审慎管理的重要参考变量。

  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金融失衡指数”所叠加的多重基本指标,包括社会融资总量、投资、企业杠杆、利差水平、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报告认为,这些指标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了金融体系的“融资泡沫”、实体经济的“投资泡沫”以及与此相伴随的“资产价格泡沫”的发展程度和演化路径。

  陈雨露表示:“可以肯定的是,‘金融失衡指数’与各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具有较强的系统相关性,且与现行的‘企业景气指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相比,它对经济周期的反映更为敏感也更为领先。”

  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将致经济崩溃

  如何用“大金融”思想构建新型的中国金融发展体系?报告指出,中国金融的对内发展,一是如何构建高效而稳定的现代金融产业体系,二是如何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的有效结合。中国金融的对外发展,一是通过合理的“开放保护”和适度的国家控制,在确保宏观金融稳定的前提下,顺利实现资本账户的渐进开放;二是根据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对外战略,结合资本账户开放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际进程,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全面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

  报告认为,中国的金融发展路径应体现三个方面的战略定位:一是金融发展必须服务于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体现保障功能;二是金融发展必须服务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体现发展功能;三是金融发展必须服务于国家货币和金融产业的崛起,体现支撑功能。基于上述战略定位,中国未来的发展将呈现出金融和实体经济紧密结合、现代科技和现代金融“双轮驱动”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

  此外,报告中还指出,欧美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之一就是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发展模式终将导致一国经济的崩溃。有效的金融发展必须建立在实体经济基础之上并且服务于实体经济。只有将资产增值、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建立在真实的财富创造基础之上,才能通过惠及民众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实现国家经济复兴。因此,在构建高效而稳定的现代金融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实现金融向实体经济的理性回归,推动金融和实体经济的有效结合。现阶段的中国需要坚持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统一起来,促进实体经济的存量调整和增量优化。而欧美在经历过高度虚拟化和过度自由化的金融发展模式后,在后危机时代也转向这种重视实体经济复苏、去杠杆化和加强金融监管的发展思路。

(责任编辑:郭儒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