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著名宗教建筑——杭州抱朴道院

 山乡武侠 2013-05-27

世界著名宗教建筑——杭州抱朴道院  

 

抱朴道院(杭州宝石山葛岭)
    在浙江杭州秀丽的西湖北岸,有一座小山,名曰葛岭 。该山因东晋著名道士葛洪曾在此炼丹修道而得名。据说葛洪在此山常为百姓采药治病,并在井中投放丹药,饮者不染时疫,他还开通山路,以利行人往来,为当地人民做了许多好事。因此,人们将他住过的山岭称为葛岭,并建“葛仙祠”奉祀之。元代因遭兵火,祠庙被毁。明代重建,改称为“玛瑙山居”。清代复加修葺,以葛洪道号“抱朴子”而改称“抱朴道院”,遂沿用至今。
宫观建筑风格
  从西湖岸边,来到葛岭脚下,首先看到一座砖石结构的黄色牌楼。经过牌楼,拾级而上,不一会就到了抱朴道院山门。门外院墙随山势起伏,宛若一条游动的黄龙,因此有“龙墙”之称,为抱朴道院的胜景之一。   抱朴道院龙墙 
 
    抱朴道院风景(16张)
抱朴道院的正殿是葛仙殿,奉祀葛仙翁 (葛洪)。葛仙殿的东侧有红梅阁、抱朴庐和半闲堂,皆精巧别致,为典型的南方庭院式建筑。红梅阁内有木刻画廊,其中戏曲《李慧娘》的故事十分引人注目。半闲堂是南宋丞相贾似道寻欢作乐的地方,如今堂内供奉慈航真人像。道院周围还有葛仙庵碑、双钱泉、炼丹井、炼丹台和初阳台等名胜古迹。葛仙庵碑立于明万历年间,碑文用简练的笔法,流畅的语言,记述了葛洪的生平和到此结庐炼丹的经过,以及历代庙宇的兴建情况和祀典之事。院内的双钱泉,水质甘甜,传说常饮可延年益寿。葛岭顶端有初阳台,为一石砌台阁,是观赏日出的好地方。每当朝阳初升,登台远眺,天空如赤练,旭日如巨盘,沧海变幻,流金溢彩,堪称奇景。古人称此景为“东海朝暾”。初阳台之下有炼丹台,为葛洪安炉炼丹之处。炼丹台旁有炼丹井,是葛洪炼丹所用。水质清冽,久旱不涸。据说此井水流石上,其色如丹,游人视久则水溢,人去则减,其深与江海通。
补遗
  抱朴道院原名抱朴庐、葛仙庵,为供奉著名道学家、化学家、医药学家葛洪祖师之道教庙观。已被列为全国重点宫观之一,并为杭州市道教协会所在地。1982年以来,道众们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殿宇亭台修葺一新,文物古迹得到了应有的保护。因其位于西湖之畔,每日香客游人如织。
  旧时葛岭抱朴院与黄龙、玉皇合称西湖三大道院。现为全国对外开放的二十一道教重点宫观之一,浙江杭州仅此一座。   红梅阁 
 
    抱朴道院景观(17张)
 抱朴庐始建于晋,至唐逐步扩建,历五代而至宋,南宋时曾为权相贾秋壑(贾似道)据为别墅,元时部分毁于兵火,明初重建(名葛仙庵),至明正统间又逐渐废弃,明万历间,由地方官会同士绅及葛氏后裔集资重建,几经风雨,以至于今。如今仅存南侧之抱朴庐遗址,早年曾为印染、酿造业每年朝觐,祭奠葛洪祖师之所。庐北红梅阁与半间草堂为贾似道别墅遗址。据民间传说,裴生与李慧娘之故事即发生于红梅阁中。院旁有炼丹井,四方亭旁原有炼丹台(今已埋没),原有之大殿亦因年久失修倾圮,岭上有初阳台。原名葛岭朝瞰(旧西湖十八景之一),为当年葛洪祖师观察日月之所。逢农历十月初一日,登台可望日月并升之奇景。每当晴天破晓,日轮乍起,微露一痕,瞬息间霞光万道,天边俱赤,湖水似锦,景色极为壮丽。
楹联碑刻
  初阳台有现代书法家诸乐三所书《初阳台》字迹的碑刻和有关葛岭朝暾的介绍的碑文;台的南侧两旁石柱上 
    抱朴道院内(10张)
有对联一副,所云: 晓日初升汤开山色湖光试登绝顶, 仙人何处剩有石台丹井来结闲缘。 对联中所指的绝顶正是初阳台,所指的仙人正是东晋时的葛洪。该对联所提为己未仲夏偕李守一太史游葛岭,当是民国以前的作品,年代待考。1919年为己未年,时已无太史一职。
  游葛岭最佳的路线应选葛岭南面登山:自葛岭路葛岭山庄旁边,有一黄色砖石门坊,为登葛岭的入口处。黄色的砖石门坊上有副楹联:
  点缀名山、有勾漏丹砂着色; 登临绝顶、看扶桑旭日东来。 上款题“民国四年,泉唐王家治二南撰句并书”,下款署“吴县杨世伟敬立”。业精于勤,有近半个多月没有静下来好好的写自己手上的笔记了。 渐渐的都荒废这个“业”了。 现在书资料整理出来的并不多,我现在却难以继续写下去了, 感觉自己的文笔和墨水不够用了,看来有些事情没有一定的年龄和岁月积累是不能至善至美的做到的。 8月7日我来到了杭州。 并在抱朴道院挂了2天短单。 来抱朴道院的目的比较简单。 我想在抱朴道院感受一下他们的道风气息,以及这里是我写书的最后一站。 抱朴道院在西湖西岸的葛岭之上。 若是初次来也并不难找,只是在山上,炎热的夏季想走上去是很费力的。 从山门进去旁边是曲径通幽的山林,还有大户人家在葛岭山脚下修建的私人宅邸和会所。 山门的背面有4个很特别的字“黄庭内景”这个景字不是我们常用字写的那样。 后来我请教了很多人,也没有人能明白先人为什么要写成这样, 也许在古代景字就是上面是个口而已。 唯一我敢确定的是,后来我想到了,在抱朴道院的墙体都是别出一格的是黄色, 肯定是应了魏伯阳和《黄庭内景》的指示。 从山门走了大概5分钟左右,有一处凉亭。 这个凉亭并不起眼,旁边有一户人家大门上上写了大大的一大篆书“隐”字, 特别令人遐想。 这深许庭院之中究竟住得是谁呢? 人是不是害怕孤单和寂寞? 每个人总想有人能互诉衷肠。 同样我也只是如此一个人久了,心也封闭了。 也渐渐写不出东西了,也没有灵感了,所以不得不又停顿下许久, 然后继续。
拾级而上,走了大概有15分钟左右便到了抱朴道院的山门口, 山门口下的平坦处有“枕漱亭”的遗址,现在只能看到崖壁上写着三个苍劲有力的“枕漱亭”大字。 紧挨着是一方很大的石刻,上面写着:
父母者有形之天地也
天地者无形之父母也
寓意及其的深刻,是呀,父母是我们有形的天地我们能亲身感触, 同样渺小的我们生活在天地之间,我们谁能想到这一切都是天与地给予我们的厚爱呢? 父母奉献我们了一生,我们做到了什么? 天地厚赐我们的一切,我们何曾深思? 顺着遗址而上,就是山门了,山门处有一宋代的假山, 和一棵260多年的樟树。 抱朴道院是以葛洪曾在此炼丹修行而闻名于世的, 再加上道院独特的地理位置,是很多仰慕道风和欣赏美景的文人雅克常来之地, 同样我也是步了后尘而已。 在无极殿前的平台之上,西子之灵秀,凤凰山之空灵尽收眼底。 微风飘来,层林尽舞,是惬意,是畅想,百般滋味应有尽有。 我特别钦佩葛洪老祖的,他是道医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的道医, 而第一位杰出的代表便是东晋时期的葛洪。 葛洪出生于破落的士族世家。 16岁便开始读《孝经》、《论语》、《易经》及诸子百家之言, 年轻时学过许多方术,对所谓的“神仙导养”之法兴趣尤浓。 后来他拜郑隐为师,这一拜大概就决定了他的一生。 据说,葛洪从师学习的时候,有师兄弟50余人, 只有他身体瘦弱,不能胜任其他劳作,所以主动把打扫卫生之类的事承担起来, 包括帮师傅研磨秉烛,准备纸笔,甚至替师父誊抄经文。 这些工作很重要,因为经过这条与师父接触的途径, 他最终得到了师父的信任。 年轻的葛洪出现大转机,师父郑隐除了把有关金丹之道的经典和炼丹秘术传授给葛洪外, 还把《三皇内书》、《枕中五行记》等道书也一并授与葛洪。 头脑清醒的郑隐师父最后叮嘱道:这些秘籍卷卷有佳事, 但要去粗取精,有所选择地施行。 葛洪没有辜负师父的希望,而师父也没有想到, 他的弟子最后竟成为名扬天下的炼丹家、医药家、道家。 换种说法,他是一位知识渊博、杰出的化学家、医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博物学家、业余军事家和一脑门子顽固神仙观念的道家大师。 葛洪一生著书甚丰,《抱朴子》内篇20卷,外篇50卷, 《神仙传》10卷,《肘后备急方》3卷,《碑颂诗赋》、《军事缴移单笺记》130卷, 《兵事方伎短杂奇要》310卷等数百卷著作,均出其手。 葛洪的著作涉及广泛,在古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 几乎无所不及,而在炼丹化学和医学方面,成就显著。 他在医学方面的著作主要是《肘后备急方》,该书中有关天花病的记载, 比西方医学家认为是最早记载的阿拉伯医生要早出500多年。 葛洪是世界上最早认识肺结核传染性的人,并发现该病变有36~99种。 葛洪比欧洲医学家早1000多年发现疥虫,比日本医学家早1000多年发现沙虱, 并且提出了诊断和预防的方法。 另外,书中记载了治疗狂犬病的方法,“杀所犬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就是将咬人的狂犬打死, 取其脑髓敷在其咬的病人创口上。 这是世界上应用免疫原理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最早医学文献。 葛洪的免疫思想,启发了后世的医学预防思想, 尤其是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 作为博物学家、哲学家、医学家的葛洪,有着严谨的治学态度, 在继承前人的医学理论基础上,他不墨守成规、泥古不化, 而是创造性地发展了前人的理论。 《黄帝内经》的针灸学说有详于针而略于灸的倾向, 葛洪则重点论述、发展了灸法,填补了前人的不足。 作为急救之用的《肘后备急方》,葛洪非常重视症状的鉴别, 严格区分“死亡”与“尸厥”(也就是假死)的界限。 他有一句话,“必可以救人于死者。”这句话是他选择医方的标准。 他多次批驳了那些妄说邪言和专门从事问卜的巫祝小人, 嘲笑了那些不懂医术,不务药石之救的平庸道士。 《肘后备急方》中汇集了一些别具一格的内疾急救经验, 如以皂荚、半夏、菖薄、桂屑、韭汁等为末,纳管吹入患者鼻中, 治中风、尸厥的“嚏通则气通”的简易救急法。 又如“菖薄屑内鼻两孔”,“桂屑著舌下”以急救, 与今日含化硝酸甘油片的舒心作用甚相类似。 又如“青篙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寥寥数语, 指明了用青篙汁治疟疾的经验。 葛洪继承了《皇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创造出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 其坚齿、聪耳、明目之术沿用至今。 把一顶崇高的“服务大众”的桂冠授与葛洪,大概并不过分。 多少个寂寞的长夜,或大山宁静,窗前一轮清月; 或山风呼啸林涛阵阵,一盏孤灯陪伴着他直到天明。 为了深入研究医学,葛洪熟读前人《皇帝内经》等医学著作近千卷之多, 他又深入民间收集医方,“选而集之”,写成了《玉函方》100卷, 但又感到书卷数太多,内容繁杂,特别是诸多珍贵的药物, 贫苦人家怎能实用? 于是,他再次仔仔细细进行筛选,终于集成了《肘后备急方》3卷。 从100卷到3卷,决不仅仅是一个“由博返约,由繁到简”的医学学术问题, 从这个100卷到3卷呕心沥血的过程中,一个善良而伟大的形象, 栩栩如生地树立在我们面前。 1600多年过去了,我们又沿着这位大师的足迹, 试图重新体验一下那份情感、那种思想、那种胸怀, 那段寂寞、苦楚而又光芒四射的人生。 这些,尽在眼前,恍惚间又那么遥远。 游人的脚步或急或缓,随意从它们面前掠过,欢愉的嬉笑之声正在冲淡它们的神圣, 似乎没有谁会在它们面前伫立良久,凝望沉思。 无妨,因为我们分明看到天地之间一行大字——
为道者,以救人危,护人疾病,令人枉死为上功。 这是葛洪留给我们的口号,它永远闪烁着人道主义的光芒, 是永垂不朽的医学准则。 这便是道家的精神! 在幽静的道院中,最精致的建筑要数红梅阁了, 红梅阁是一个宋式的二层木楼,但是现在我不能确定它是不是宋朝保留下来的。 红梅阁是现在浙江省道教协会办公地。 关于红梅阁还有一个悲情的故事,这个故事被现在的越剧和京剧经常唱诵。 北宋末年,宋徽宗时代,权相贾似道把持朝政, 无恶不作。 李慧娘天生丽质,才诗敏捷。 一日与婢女朝霞在府中放风筝,不料风筝飘到附近灵隐寺中, 被寄居于此的书生裴舜卿拾得,看到风筝上慧娘所题之诗, 对其人倾慕不已,并在风筝上和诗一首。 朝霞前往庙中取回风筝,见裴舜卿斯文有礼,风流倜傥, 有意撮合他与慧娘。 慧娘看到裴舜卿的诗作,亦芳心暗许。 翌日慧娘随母亲往寺中进香,朝霞故意走开,让慧娘与裴舜卿独处, 两人一见钟情,裴舜卿并赠送玉环予慧娘。 不料慧娘进香当日,恰逢贾似道也到庙中拜神, 看见慧娘,惊为天人,即存下染指之心。 慧娘不知贾似道对自己的觊觎之念,一心以为得到知心人, 芳心大慰。 慧娘表兄郑虎臣原与裴舜卿相识,得知他对慧娘的爱意, 立即为他到李府提亲,李老夫人也一口答应。 谁料贾似道查得慧娘下落,即着人送来聘礼,欲索为姬人, 慧娘得知,痛不欲生,企图自尽,幸为朝霞所救。 裴舜卿得知此事,着急万分,虎臣提议裴舜卿与慧娘回乡暂避。 不料贾似道得知慧娘不肯就范,命人半夜将慧娘掳去。 虎臣与舜卿料定必是贾似道所为,忙到相府对质。 慧娘被贾似道囚于红梅阁中,宁死不屈。 贾似道得知裴舜卿乃慧娘爱郎,将他软禁于相府, 并以之威胁慧娘,慧娘为救裴郎,无奈答应,又假意嫌弃裴舜卿, 气得舜卿大怒而去。 舜卿去后,慧娘欲夺剑杀贾似道,不料反为贾似道所杀, 香消玉殒,血洒红楼。 贾似道一怒,欲杀舜卿,为慧娘冤魂所悉,遂前往找寻舜卿, 细诉原委,领他离开相府。 慧娘随后折返,纵火焚毁相府,与贾似道同归于尽。 故事的结局是悲惨的,往往美好的事物都是香消玉损的。 我在抱朴道院只挂单了2天,中间去了杭州的玉皇山一次, 玉皇山是我师爷在解放前学习的地方,关于他老人家在杭州学习的资料很少很少, 因此我很想在这里把他当年学习和生活的故事整理出来。 因为现在的道风也不是很好,所以我没有在道观中居住了, 只住在朋友的家里了。 玉皇山的故事,我下次再继续详细地讲。 师爷老人家的古琴弹的非常好,他最吸引我的地方便是当年在这里学习古琴的故事。 道家反对人为的典章制度,反对人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 老子在音乐思想上与儒家是对立的,他提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的观点, 他的音乐观乃是“大音希声”,认为最美的音乐是一种自然的、无声的境界。 而庄子亦是提出相似的观点,他主张“清静无为”, 认为只有“天籁”之声才是无所依持,而完全是自发的。 这种无为思想,是一种无所为而为、不受现实所牵绊的一种心理活动。 所以在某方面来说,道家是反对艺术的。 他们反对艺术形而下的层面,而强调艺术而上的、道的境界部份。 若论老、庄对艺术的影响,他们的艺术观是反对雕饰、道德和感情, 以表现旷达、放逸、超脱、空灵和潇酒为高。 琴曲中清微淡远、潇酒飘逸的风格,正是受其影响而形成。 古琴乐曲中就有大量描写大自然表现出怡然自得、清淡自然的乐曲, 风格就如同中国山水画所表现的气氛一样,反映出文人士大夫处于专制政治压迫下希望能在自然中寻找精神的纯洁和自由的道家思想。 受道家“鼓琴以自娱”的观念影响,文人雅士无不以精通音律, 及熟谙琴艺为贵。 甚至连“性不解音”的陶渊明,也备有一张“无弦琴”, 每逢得意时便抱怀抚弄一番。 并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这种“无声之声”的追求,正是道家思想对古琴影响的最大证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