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舫是园林中经常见到的一种建筑,底部通常用石砌建,故名石舫或石船,俗名旱船。因为永远不会移动,又称止舟。石舫的诸多别称中,最生动的要数“不系舟”了。不系舟语出《庄子·列御寇》:“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仔细体味,园林中的许多建筑是有生命的,也有自己的个性。禅屋是出世的,石舫却是入世的,甚至是玩世的,确切地说是隐逸玩世。杨维祯《书画舫记》云:“天,一大瀛也;地,一大舫也。”并借顾瑛的嘴说:“予知居舫,而不拟闻大道于舫之外。”大意是宁愿在舫这样的凡间做人,而不打算在舫之外的仙境得道。石舫似船,却是屋,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富想象和浪漫色彩的建筑。中国人是很爱船的,古人把建筑建成船状,满足了人们游、赏、居的要求。其型制有两种:完全建于陆地的船厅和半建于水中的石舫。园林之中,这两种建筑和亭、台、楼、榭互相呼应,和谐而又得体。德国古典美学家谢林在他的《艺术哲学》一书中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国人更多地形容建筑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与自然的美巧妙地结合起来,把艺术的境界与现实的生活融合为一体。只要到苏州园林里去走一趟,看看这两种船型建筑,你就会对“凝固的诗”有更深切的理解。 比如在怡园,略过其他景致,在长廊尽头,就有船厅建筑“石舫”,此处的“舫”,船厅而已,其实叫“白石精舍”,原有的室内家具均系白石砍削而成,故名。内呈船形,有石台、石桌、石凳。两侧和合窗可以放下遮风,也可以撑成三十度角半开着通风,这和旧时讲究的船只如出一辙。窗下是一溜石制长凳,很容易想起幼时乘船的经历,也是趴在这样的长凳上看往来的船只,波浪在船舷边涌上涌下,远处的景物由远到近,又由近到远,要使劲从窗口探出,回头才能瞥见落在身后的一切。你可以在这里的石头长凳上假寐片刻,想象自己卧波而行。 舫原指并连的两船,《尔雅?释言》说“舫,舟也。”郭璞注:“(舫就是)并两船。”离开“白石精舍”,经过蜿蜒的复廊,沿廊西北方向行,曲曲弯弯地逶迤经过南雪亭、藕香榭、碧梧栖凤,到了面壁亭,漂亮的石舫建筑“画舫斋”已入眼帘,她宛如轻舟由西驶向东。你可以看见“画舫斋”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头舱”,俗称“纱帽顶”,一侧搁有石条跳板,中央设有石桌石凳,在这里和朋友一起喝茶,全然“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二是“中舱”,左右各有十六扇冰裂纹长窗,畅畅亮亮的。中舱一般立一堂屏窗,分做内外两舱,“画舫斋”并不阔长,所以屏窗在中舱底部,上面配了十六幅书画。虽是一舟,却无船身狭小、没有回旋余地的窘迫;三是尾舱,有两层小楼,你若登楼观看,全园景色尽收眼底,楼名“松籁阁”,歇山顶状如鸟翼飞举,古人用鷁指代船,这是一种水鸟,羽毛苍白色,形状比鹭大,善于飞翔。古人常把它画在船首。想象一下,你乘着“画舫斋”如鷁一样地飞翔在风波里,很自由畅快吧?拙政园的石舫“香洲”,高且大,官模官样。怡园的“画舫斋”与之相比,显得小而可爱。“香洲”的尾舱砖额有“野航”两字,一直感觉“香洲”航行是官家巡察,“画航斋”才是野航。你看,画舫泊于抱绿湾,乘船再行片刻,就可到假山丘壑间,站在画舫船首,可见石崖壁立,古藤翠萝攀附于奇峰怪石之间,山径在群山间上下盘旋,上有“螺髻亭”,下有“慈云洞”。眼前有山,船下有水,野趣在焉。“画舫斋”有吴中明清的文雅,可以想见旧时,浮画舫,听笙箫,小桥门外绿阴笼。在这样的船上,是不必看《十三经》的,看晚明小品为宜,邀林语堂先生小住的话,他一定会在舱内供奉一帧李香君画像。顾子山造园之初,石舫之北种广植古松,池岸遍栽红色樱桃、紫色紫薇、粉色杏树,黄色腊梅,花开四时不绝,落英缤纷,松荫满径,是园中最为幽绝之处,曲园老人摘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碧涧之曲,古松之阴”之句,篆其额。昔园主人曾赋诗:“如舫葺空斋,临池俯高阁,日夕听松风,置身俨丘壑。”说的应是这种境界。 其他园林中有石舫的地方还很多,坐卧舫中,感荷风四面,闻清香徐来,可以放飞心绪,兴寄烟波,有如置身琼岛,舫,绝对是做梦的好地方。(魏向东)
《苏州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