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叔诗能谆朴真挚,不事雕饰;书则圆浑平实,力透纸背;画事逸笔草草,皆如金刚杵;运墨润滋,用水亦厚;构图大巧,望之若拙。” “曼叔幼年,颖悟过人,其母 张太夫人,虽不识字,但幼年曾从其兄朗西处背诵不少唐诗。太夫人遂以诗口授曼叔,故幼年即对诗产生浓厚兴趣。 及稍长,先祖父章味三家中藏书颇丰,曼叔,其姨甥也,见藏书犹鱼之得水,日来就读不辍。十余岁在故乡已有诗名,与夏承寿(瞿禅)、陈閺憨(仲陶)等过从甚密,学益精进。” 郑曼青之诗学历: “十八岁去北京,以诗画结识陈师曾、罗廮公,甚受器重,遂受聘于郁文大学讲授诗学。后数年来上海,经教育家蔡元培之荐,进暨南大学教书。又受知于吴昌硕,应聘为上海美专国画系主任。后又与黄宾虹等创办上海中国文艺学院于枫林桥建业里。在此其间,他邀请张善孖、张大千兄弟,马孟容、马公愚兄弟以及祖母张红薇、金石家方介堪等到校任教,颇极一时之盛。旋又与沪上书法家去日本,游学访问数月,载誉而归。” “曼叔三十初度,为求诗文之进一步提高,毅然抛弃一切教席及聘请,去常州投拜于国学大师钱振锽(名山)先生门下,寄宿于钱先生之寄园,专功群经诸子,足不出寄园者凡三年,钱先生极称之。” “曼叔之为诗,早年喜李(白)杜(甫),而后醉心于杜之醇厚与陶(渊明)之平淡,故其诗不为奇韵险句,而于平淡中多深意。如其晚年作《此生》诗云:“诸葛南阳尚有芦,归田元亮足园蔬。此生散迹于天下,饮似闲云一卷舒。”可见一斑。抗日战争其间,寄寓重庆,曾与先祖母及陈仲陶三人,重选曾氏十八家诗钞,益以庚子山为十九家诗选,因与祖母共额其居室(当时在重庆来龙巷川盐四里二号)为《诗选楼》,故两人于海峡两岸的书画中都有《诗选楼》钤印。曼叔去台后,曾与于右任、陈含光、张昭芹、马绍文、张镜微等结诗社,时相唱和。” 1949年,郑曼青播迁来台,与于右任、陈含光、张昭芹、马绍文、张镜微等结诗社。并曾著书多部,计有:《学庸新解》《论语释旨》等,最后一部著作为讲解《易经》全貌的《易全》。据曼叔知友姚梦谷云:“为完成《易全》,曼青先生精神大受损耗,他每晚七、八点上床,三更半夜起来校对,我劝他注意身体,他回答:`一个人平白活在世界上有什么意思,我要把这书写成,这是最后一部。'不料一语成谶!" (以上文章皆摘自章左平《我的表叔郑曼青》) 杨式郑子太极拳福建有缘拳社第一期入室弟子刘世和敬谨编纂 |
|
来自: love123236 > 《鄭子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