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分子的运动》说课稿

 昵称10198544 2013-06-05

《水分子的运动》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第一课时。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和反思等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以学生身边很熟悉的物质—水为载体,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水的三态变化,通过想象、探究、思维、讨论、归纳出分子的共同特征。目的是帮助学生尽早建立起物质世界的微粒观,为后面学习化学变化的实质做好铺垫。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养,培养探究能力为出发点,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
    (一)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和水的三态变化的关系,认识分子的特征,理解状态变化这类物理变化的本质,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对生命体的重要意义。
    2、通过对分子的性质的理解,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学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索水沸腾后体积变大的过程,让学生初步体验宏观现象与微观世界的联系;学习运用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 
    2、通过对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方式的认识,学会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世界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用宏观和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看待物质,形成物质世界的微粒观。 
    教学重点:理解分子的特征。
    教学难点: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法分析
    1、学情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经常传递出物质构成及其变化的微观本质信息,九年级学生对微观认识已不再像过去那样浅薄和迟钝,已了解了物质能发生三态变化和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但不能自发的从微观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对于水的凝结、蒸发等司空见惯的现象本质的探究冲动还有待激发。教学的起点应当定位于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描述和原因分析方面。要从学生生活和已有知识基础上,设置情境,激起思维,交流碰撞,形成共识。
    2、教法分析
    我在教学设计中不仅注重了学科知识的获取,更注重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依据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猜想假设、合作探究、分析推理等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科学探究的能力、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培养交流意识与协作精神。努力将一些枯燥和晦涩难懂的问题寓教育于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直观生活情境中。
    三、学法分析
    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会使学生受益终生。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体会到获取知识的一般途径,所以我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注重指导学生:听――听得明白、思――敢思会思、说――表达简洁准确、观――细致入微、议――交流深入。

四、教学过程
    综观本节教学内容,我采用五个环节来进行。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适当的问题情境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和思维起点的定位。为此我设计了洁白无睱的云朵、淅淅沥沥的雨滴、漫天飞舞的雪花等美丽变换的自然景观,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走进化学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适当引导学生要想弄清水为什么有三态变化,就要进入微观世界,利用分子观点探讨,提出问题:小小的水分子是怎样使水变作云、雨、雪的呢?出示本节课题。学习内容自然呈现,顺乎学生学习规律,强烈动机下的探究过程由此展开。
    (二) 我从两个方面来探究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的关系。

实验探究一:“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隔吗?”
    为此,我设计了学生猜想、验证性小组实验: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水混和,体积与200毫升的关系。学生分析、讨论之后进行表达交流。在生活经验上看来二者混合后体积应变为200毫升,而事实是小于200毫升,经验和实验的矛盾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上认识到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为下一个问题探究奠定了基础。
    探究二:水壶中的水为什么会在烧开时顶起壶盖?

学生很容易从宏观角度找到原因:水的体积增大;

继续提问:从水分子的角度看,体积增大的原因是什么?观察思考后,学生就会发挥想象力,进行猜想。猜想可能有:水分子本身变大了;水分子间隔变大了;水分子数目变多了;水分子受热都跑到水壶的上端去了?通过对猜想的表达和交流,形成生生间思维的碰撞和整合。然后引导学生查资料,收集证据,思考水的三种状态时水分子的排列方式,组内交流,明确构成固、液、气三种状态的水分子间的距离是不同的,水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水分子的排列方式也是不同的。

(三)反思归纳:完成以上探究后,进入第三个环节归纳共享

1、能量与分子运动的关系

学生已知道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隔并且是不断运动的,用什么方法可改变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呢?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讨论。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出能量与分子运动的关系。

2、物理变化的实质

    接下来根据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的运动规律,发现水分子本身未变从而得出物理变化的实质:

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和分子的排列方式。

(强调分子本身不变)

3、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
   为加深学生对分子运动的理性认识,我设计了试管中滤纸条上的酚酞试液遇管口处扩散来的浓氨水而变红的实验,把“看不见的分子运动”变成了“看得见的分子运动”。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实现学生由感性向理性的升华。

4、分子的基本性质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容易地归纳出分子的基本性质,并且也有了归纳分子基本性质的欲望,顺其自然地完成了教学重点。
   (四) 活动天地:水的天然循环

再回到开始提出的问题: 小小的水分子是怎样使水变作云、雨、雪的呢?结合分子的基本性质,观察图片中水的天然循环路线,总结归纳:

1、通过水的              实现水的天然循环。

2        为水的三态变化提供能量

3、通过水的天然循环,既实现了水的                 ,又完成了水资源的                 。这对自然界的生命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 小结

1、我思我获:

出示课件:记忆小卡片

随着各个探究活动的结束,让学生闭上眼睛,从知识、思维方法、情感方面,对知识进行重新构建,对知识形成过程中使用的思维方法进行新的理解和感悟

 2、课后延伸:

出示课件上的题目:学生思考作答

五、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

第一节  水分子的运动

一、  水的三态变化

1、能量与分子运动的关系:

2、物理变化的实质:

3、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很小

(2)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3) 分子之间有间隔

二、水的天然循环

六、反思

分子的特征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应将教学起点定位于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描述和原因分析方面,能够使学生易于接受,并且“交流共享”部分通过学生从生活中列举大量的例子来说明分子的特征,能起到深化理解的作用,今后教学中要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课堂即生活,生活亦课堂。探究活动不仅在课堂上进行,更应深入实际,在实践中拓展、延伸、检验、应用。在科学探究的道路上,我们的思维的翅膀应像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一样自由翱翔。

 

2011年9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