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颜德馨:矢志不渝"纯"中医

 坚持男 2013-06-06
颜德馨:矢志不渝"纯"中医

  他出生于中医世家,在70余载悬壶生涯中,以深厚功底和过硬本领确立了自己的名医身份,成为我国首届“国医大师”;他在丰富的实践中领悟到中医“望、闻、问、切”的灵魂所在,为了让中医能够得到原汁原味的传承,他献策进言,付出了自己毕生的心血。

  

  在91岁高龄的“国医大师”颜德馨的书房里,一块字体遒劲的“颜亦鲁内外方脉”的匾额引人注目。颜老解释说:“那是父亲颜亦鲁开业行医时所挂的,所谓‘内外方脉’,就是无论内科、外科,中医什么病都要看,不能轻易放弃任何一个病人。”子承父业的他,在70余载悬壶生涯中,领悟到“‘望、闻、问、切’是中医的灵魂,中医的发展一定要姓‘中’,而且要是‘纯’中医的!”

  ■“父亲的言传身教影响了我整整一生”

  颜德馨的祖先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一本《颜氏家训》不知影响了多少代颜姓内外的华夏子孙。

  “我们家在作风上、医风上都受着家风的影响。”出生于中医世家的颜德馨说。他的父亲颜亦鲁是江南一代名医,师承孟河学派,擅长治疗肠胃病和妇科疾病。对颜德馨而言,父亲既是严父,更是良师。父亲常说:“知医必先明道,传统文化的根基是学习中医的前提。”

  颜德馨7岁发蒙,开始习儒学经典,练书法作文;12岁时,就能背诵《内经》、《伤寒》等典籍。尽管有些经书深奥难懂,但颜德馨父亲的理论是,读书要“猛火煮,慢火炖”。“猛火煮”,强调的是博览群书,把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和历代名医著作作为学医入门的途径,打好理论根底;“慢火炖”,指的是不要死读书,而是要在学习时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反复研习,决不能生吞活剥,食而不化。

  颜德馨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年跟着父亲四处行医时的情景。常常是星夜当空,颜德馨手提着灯笼跟随父亲一家一家去看病,问诊、开方、煎药……忙起来时,一晚上要走上十几户人家,走进最后一户病人家中时,往往已是第二天清晨,而颜德馨手提的灯笼上还写着前一天的日期,火苗依然在跳动。颜德馨一面帮父亲抄方,一面聆听父亲的教诲:看病要有胆识,诊病的关键在于辨别分析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各阶段所表现出的不同症状。只有抓住疾病的本质,才能确定治法,并预估药方中每一味药可能起到的作用。他说:“父亲的言传身教影响了我整整一生。”

  1936年,在父亲的鼓励下,16岁的颜德馨报考了上海中国医学院,并被破格录取。其间,他广跟秦伯未、严苍山、许半龙、盛心如、郭柏良等中医名师习医,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临床上,都认真领会所抄医方并搜集整理医案。

  1939年颜德馨从上海中国医学院毕业,而此时上海的西医队伍已迅速壮大。为了能继续从事中医,颜德馨在上海一家民间慈善机构——普缘堂做了10年善堂医,给底层民众解除疾病之苦。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面对艰难的生活困境,颜德馨不得不举家返回故乡。直到上海解放后的第二年,他才重返上海,恢复应诊。

  ■“一定要干出名堂来让他们看看!”

  1956年6月,奉上海卫生局一纸调令,颜德馨从与人合办的上海市黄浦区第一联合诊所来到综合性西医医院——上海市铁路中心医院(即现在的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开始了他与西医“一争高低”的从医之路。

  颜德馨回忆说:“当时包括我在内,医院中医医生总共只有3个人。其他的西医医生都是从同济医学院毕业的,牛得很。”体会到“在耶稣(西医)那里当和尚(中医),确实不容易的”的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名堂来让他们看看!”

  当时有人提出“中医只能看慢性病,对于急诊是没有办法”,而颜德馨认为传统中医对于治疗急性病,还是有很多办法的。

  机会终于来了。颜德馨所在的病房里收治了3名肺脓疡病人,因肺纤维化,肺部已出现了空洞,持续高烧几天,这在当时是危急重病。“西医科室的大夫希望我们将病人转科。我相信中医是有办法的,所以坚持不转。我拟定了一张中药方子叫‘肺炎方’,3天3夜,我们就在楼梯口搭起来的临时病床边陪着病人,自己熬药,整天观察病人的情况。没多久,药方起了作用,病人原先40℃的高烧退了下来,脓痰也化了。这让西医医生刮目相看。”颜德馨等几个中医大夫因此在西医医院里站稳了脚跟,同时还获得了组建中医科的机会。

  此后,应对重症、急症颇有经验的颜德馨还经常被邀请到其他医院会诊。“当时,有一位患者情况很危急,治疗方案不明确,同时用着内服、外用的西药多达21种。我在看舌苔、把脉等细致诊断后,果断地提出将所有的西药全部停掉,改用中药桂枝汤进行治疗。结果3服药之后,患者奇迹般地出现了好转。”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颜德馨就开始涉足血液病的治疗,主攻白血病和血小板减少症。为了寻求可靠的中医疗法,他深入钻研了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将血液病与中医气血理论结合研究,并投入了大量时间在实验室研究,开创性地对白血病进行了分型:阴虚型、阳虚型、温热型、阴阳两虚型和瘀血型,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雄黄是抑制白血病的有效药物。他提出的中医对白血病诊断治疗的总体思路,至今仍为中医学院的教材所选用。那个时候,全国医院都请颜德馨给白血病会诊。

  2003年非典肆虐时,已是84岁高龄的颜德馨勇挑重担,担任上海市中医防治专家组顾问、上海市中医治疗指导组组长,以及华东地区防治非典首席科学家,并不畏风险亲自深入到传染病医院进行诊疗。他总结出非典的病理要点为“热、湿、瘀、痰、虚”5字,并创制了“扶正祛邪方”,还有效解决了激素治疗引发的肺纤维化问题。

  让颜德馨颇感骄傲的是,“上海有8个没有用西药的非典病人,我们都给看好了,其中有一个病人是用纯中药给治疗好的。”

  “中医药治疗非典型肺炎的效果非常神奇。”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成员马奎尔博士在《直面SARS:中医药防治非典策略》封页的引语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创立了以调气活血为主的“衡法”治则

  在中医界,颜德馨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创立的调气活血的“衡法”治则——不仅把传统的气血学说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还为治疗各科疑难杂症、老年病开拓了新的途径。

  新中国成立后,颜德馨在研究血液病的同时,领悟到气血是人体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以流畅和平衡为贵,如果气血失去流畅就会产生瘀血,瘀血阻于体内,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导致气血艰涩和失衡,引起脏腑病变,疾病丛生”。他最终在中医“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之外,创立了以调气活血为主的“衡法”治则。

  1980年,颜德馨率先在铁路中医系统中建立了第一个中医实验室,从事“瘀血与衰老”的科学研究。他发现,人体的血液在不同年龄段的变化很大,老年血液病患者的血黏度普遍黏稠,都有明显瘀血体征(如色素沉着,出现老年斑等),而且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如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老年痴呆等也都是瘀血病例的体现。就此,颜德馨大胆地提出了“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新观点。他认为瘀血形成的根本是阴阳失调、气血不平衡,通过平衡调整气血、稳定人体内环境,就能使冠心病、中风、红斑狼疮等疑难病得到治疗。而且,通过调整气血法还可延缓衰老。这与过去补肾、健脾等方法抗衰老的理论截然不同。

  1989年,“瘀血与衰老的关系衡法Ⅱ号抗衰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奖。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据此拍摄了科教片《抗衰老——气血与长寿》,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和强烈的反响。

  2001年,上海市卫生局组建上海市中医心脑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颜德馨成为学术带头人。

  ■“只有自己相信了才会去热爱,只有热爱了,才能看好病”

  年少时,午夜一灯,晓窗千字,《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浅注》、《本草备要》、《景岳全书》……这些当年熟读于心的医家经典,是颜德馨行医路上始终的积淀。

  “这些经典著作构建起了中医特有的生理、病理、药理、诊断及治疗的理论体系,学好经典著作无疑是学习中医的关键。但如今学生们学经典、读经典的时间却少之又少。”颜德馨感慨道。

  学校教育重“西”轻“中”,中医毕业生不会“望、闻、问、切”,不懂“八纲、八法”,不懂阴阳五行、辨证施治,有的甚至连“四君子汤”这样最基本的方子也写不出。颜德馨对此忧心不已。他认为原因在于:大多数中医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是西医科目多于中医科目,学生学中医的时间可能连40%都不到。毕业的本科生就相当于半个中医中专加半个西医中专。

  “比课程设置失衡更严重的,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颜德馨忧心忡忡地说,“中医知识与传统文化血脉相连。如果没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学生怎么能理解中医、学好中医?更令人担忧的是,不少学生竟然连《内经》、《伤寒论》这样的中医经典也不能熟读。”为什么会是这样,颜德馨说:“没有时间学是问题,没有心思认真学是更大的问题。学习古文是阅读经典的基础,更是学好中医的基本功。然而学生们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却大大超过了古文,因为英语不合格不能毕业,读古文的时间不自觉地就被转移。”

  中医教学中普遍的重“西”轻“中”模式也容易使学生陷入困惑。中医理论总是被简单带过,学生们对中医病因、诊断的理解往往是从西医角度出发。颜德馨不禁叹息,如果学生等到毕业,还不懂真正的中医,中医还谈什么继承和发展?

  为此,颜德馨呼吁:“中医教学应该适当增加学生学习中医知识的时间,重视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并加强传统文化知识的熏陶。否则,这些掌握西医知识大大超过中医知识的学生踏入工作岗位后,中医传统知识又不断被遗忘,最终只能成为穿着中医的外衣,用西医方法看病的‘盖浇饭’医生。”

  让颜德馨更为伤心的是,“中医博士毕业不懂中医精髓、不懂中医方法的也大有人在。”在一次职称评审中,颜德馨发现一些中医博士竟然不懂“四诊八纲”,不懂辨证论治,只在实验室里度过了3年的“小白鼠”研究生涯。

  “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中医的成才必定离不开实践经验的累积。但现在的博士教育却重实验、轻实践,学生总是和小白鼠打交道,只会做实验,怎么会给人看病?”颜德馨分析原因说,“没有理想的实习基地,是眼下中医人才培养的又一个大问题。多数学生在学校里掌握的中医知识原本就不够扎实,进医院跟着带教老师看病后,也学不到真正的中医诊断方法,因为大部分中医医院或者综合性医院的中医科都已经西医化,连老师都习惯了西医的模式和方法,又怎么去传授真正的中医。”

  颜德馨期望,未来的中医医院能够成为专属于传统中医的实习基地。在那里,医生们能够写中医医案、开汤剂、治重病,病房内充满了中医的味道。

  ■“做好原汁原味的继承,中医才不致消亡”

  看到中医存在问题的本源后,颜德馨一刻也没有停歇,他写信给中央的领导,对中医教育方面提出一些自己的设想,得到中央领导的支持。他还利用自己在中医界的影响力,于2008年11月促成了“中医大师传承班”在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同济大学开班。这个项目目前是国家中医传承人才培养的试点项目。颜德馨在开班仪式上说:“‘中医西化’已成为中医学传承和发展的致命伤,只有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先做好原汁原味的继承,中医才不致消亡。”

  颜德馨的这番话,浓缩了自己行医70余载所有的感慨。在他的眼里,当代中医犹如一只迷途的羔羊,整个中医体系出现了严重西化、内涵弱化、自信不在的危险局面。

  “我有个孙女,中医硕士毕业后到一家综合性医院的中医科工作,结果在一年半的工作时间里,她没开过一张中药方。”颜德馨特意提到身边的这个例子,他说,“这种现象在综合性医院其实是见怪不怪了,即使在颇具特色的中医医院里,门诊也许是仅存的还有一点中医模样的地方,可一旦进入病房,就会让人震惊不已:中医师们开的是激素、抗生素、维生素加黄连素,一切都被严重西医化。”

  他还说起前几年一件让他感到十分悲凉的事情:一位香港老板想建一所“纯”中医医院,于是派人遍访广东、上海和北京等各大中医医院,结果还是失望而归。该香港老板得到的汇报是:“现在已经没有‘纯’中医了!”

  “目前这种‘不中不西’的中医西化了的现象,让我蛮痛心的、蛮担心的。”颜德馨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医的问题所在,是源于他对中医事业从根子里头的热爱、重视。他就怕中医在当今垮掉了,因为中医在现代医学日趋发达的今天,其生存越来越不容易。

  但不管外面的环境怎样,他希望中医人自己能保持对中医的热爱。“只有自己相信了才会去热爱,只有热爱了,才能看好病。中医如果自我放弃,把自己看作西医的辅助疗法,久而久之,病人也就会对中医丧失了信心。”

  看到“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颜德馨振奋不已,他激动地表示:“中医药有发展了,中西医并重了!”

  两年前,在香山科学会议上,颜德馨碰到了卫生部部长陈竺,他对部长说:“中西医结合一定要下一个定义,要有一道门槛。”在他看来,中西医结合提倡多年,由于无人把关,其负面影响日益显现,客观上造成了中医的弱化,而且使得业内鱼龙混杂。“当年毛泽东提出要中西医结合,本意是将中医和西医融会贯通,形成一门中国独有的医学分支。可现在,好些医院是90%的西医加10%的中医,或者90%的中医加10%的西医,就称之为中西医结合了。这就像盖浇饭,往饭上加一点浇头即可。”

  “中医不应该在中西医结合中被忽略被矮化。”在谈及中西医结合被曲解的过程中,颜德馨还提到了“治未病”的概念。他认为,“治未病”绝不是字面上理解的预防、保健,它其实是一门深厚的理论,贯穿于中医整个预防治疗过程之中。病前要防,病中、病后亦要“治未病”。“醇厚的中医内涵不要一再被曲解。因为,每一次曲解,伤害的都是中医界本身。”

  “我们需要一大批献身中医的人啊!”为了培养中医人才,鼓励青年中医药人才脱颖而出,颜德馨在自己行医60周年之际,捐出多年积蓄的稿酬和学术成果奖金共20余万元,设立“颜德馨中医药人才奖励基金”。此后他又追加资金,在2005年扩展为“上海颜德馨中医药基金会”。而他促成的“中医大师传承班”在同济大学校长裴钢的关心下,还在继续办第二批、第三批……

  从事中医72年,一直孜孜不倦地盯住中医中药事业发展的颜德馨坚信,“中医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之一,拥有一套根植于传统文化的特殊理论,是一个可以走向世界的学科。我是看到了东方医学的前景,总归有一天中医要比现在昌明!”(本版图片由颜德馨本人提供)

  

  ■记者手记

  采访91岁的“国医大师”颜德馨,是在他家富含中医韵味的书房里。

  书房墙壁的一面挂着一块已有100多年历史、由颜老父亲开诊时所挂的“颜亦鲁内外方脉”匾额,另一面挂的是一幅著名书画家谢稚柳先生赠予颜老的行草对联;临窗的书桌上摆放着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以及他还在撰写和整理的中医文稿;书桌前一排书柜里除了《黄帝内经》、《难经》等中医经典书籍外,就是颜老自己著书立说的《活血化瘀疗法临床实践》、《颜德馨诊治疑难病秘笈》等中医专著。

  记者此前虽然在各种大小会议和学术论坛上见过颜老,也聆听过颜老动人的报告和精彩的讲话,但是零距离、面对面地采访他还是第一次。他那儒雅的大家风范和充沛的精气神,让记者不敢相信此刻依然神采奕奕的颜老早已步入了耄耋之年。

  听他回眸72年“望、闻、问、切”的“纯”中医感人故事,映入记者脑海中的关键词是:执著、自信、有胆有识、承前启后。采访中,我们也谈人生,颜老特别提到墨子的名言“志不强者智不达”,让记者受益匪浅。

  从采访到审稿,记者前后两次沉浸在颜老书房的氛围里,同时也两次感受到颜老的人格魅力和孜孜不倦的精神。

  

  ■对话

  “德技双馨,是我一生所追求的”

  记者:颜老,您的名字“德馨”很好听,也有很好的寓意,是您父亲给您起的吧!

  颜德馨:是的。按家谱,我是裕字辈,叫“裕怀”。16岁那年父亲送我去念上海中国医学院学习,遂改名叫“德馨”。过去讲学医,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父亲说:“做医生首先要讲究一个‘德’字。”德技双馨,是我一生所追求的。

  

  记者:谢稚柳先生赠予您的行草对联:“要知冰雪心肠好,踏遍江湖草木春”,您特别喜欢吧?

  颜德馨:是啊!谢稚柳先生是我的病人,他的书法总有鹰击长空的舒展和龙腾沧海的气势,其行草最具有一种感人的韵律美。“要知冰雪心肠好,踏遍江湖草木春”是苏东坡的诗句。这是谢稚柳先生在激励我,中医医生要心肠好,为病家踏遍江湖,祛疾病迎来美好的春天。

  

  记者:听说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将以您的名字命名成立“颜德馨中医医院”的院中院,这是大好事呀!

  颜德馨:是呀!我渴望办成“纯”中医的“颜德馨中医医院”,医生能用中医的方法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写中医医案、开汤剂、带教实习、做实验研究、治疗危重病、开展“治未病”……总之,使整个医院洋溢中医的味道。

  

  ■颜德馨小传

  1920年出生于江苏丹阳中医世家。上海同济大学中医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中医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从医70余年,根据疑难病症的缠绵难愈、证候复杂等特点,开创“衡法”治则,提出瘀血实邪乃人体衰老之主因的新观点,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脑梗灵治疗脑梗塞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衡法新药调节血脂功能的研究”等多项科研成果均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

  历年来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活血化瘀疗法临床实践》、《医方囊秘》、《中国中医抗衰老秘诀》、《颜德馨医艺荟萃》、《颜德馨诊治疑难病秘笈》、《颜德馨临床经验集》等著作10余部。曾多次赴美国、法国、加拿大及港台等地讲学,为中医走向世界作出了贡献。

  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等职。荣获“上海市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第三届“上海市医学荣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2003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终身成就奖,并被聘为该会终身理事。2004年获得中国医师协会首届“中国医师奖”,2009年5月当选国家首届“国医大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