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国家开始从政策上调整并保证重点大学农村生源达到一定的比例;另一方面,湖南某县一所农村高中,面临着生源不断被重点高中分割的尴尬……
一位招生负责人分析,重点大学农村生源下降,除开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城乡基础教育不均衡也是重要的原因。这恰恰印证了湖南这所普通农村高中校长的希望——“对重点学校和一般中学的投入区别小一点,我们或许就没这么艰难了。”
本报记者颜宇东实习生赵丹长沙报道
每逢中学月假结束返校的那个中午,湖南某县城的汽车站里,四趟“专车”准点发车,带着大包小包的高中生们约200来人,在车上大把大把飙着家乡话,出发去往另一个县的重点高中,
这样的场景,总会让这个小县城里一个人——该县一所普通农村高中的校长龚萍(为保护当事人,采用化名),落寞不已:长沙的重点高中、邻近区县的重点高中还有当地的重点高中,像采茶叶样掐尖,掐走了优质生源。
各种重点中学挑完,才轮到他们
龚萍痛恨各种“掐尖”行为,即使自己与同事下到乡镇中学去找好生源,同样恨。她作为一所在当地普通高中里的负责人,又不得不为学校的前途命运到各乡镇当探子,“一本”的坯子“捞”一个算一个,预期能达到二本水平的有多少要多少。
龚萍的学校所在的整个县域范围内,每年大致有6000名左右的初中毕业生。她所在的学校每年需要从这批学生中招收600名左右的高一新生,同时她希望能在全县成绩排名前1000名学生中挖来四五十个。
去年的3月份,省城一所名校来了几个人,在县城的宾馆设置了一个咨询点。家长们嗅觉灵敏,不少人前去了解这所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政策。当然,家长必须带上孩子近些年来的成绩单以及获奖情况。”龚萍只能眼巴巴看名校与优秀学生们互抛“媚眼”。
长沙名校掐走有望考北大、清华等重点高校的苗子,邻近县市区重点高中吸引走一批好学生,职业高中带走一部分学生,初中毕业放弃学业的学生占一小部分,剩下的就是他们几个普通高中与当地重点学校可以追逐的生源,龚萍这样总结生源的基本流向。
面对老校友,挖起墙脚也不会含糊
在龚萍看来,家长带着孩子寻求更好的教育资源,这是人之常情。面对长沙以及邻近县市的重点高中,只能由着他们;但在本土必须打起精神找生源。
曾经作为学校普通教职工的龚萍,在几年前奔走三个乡镇中学当探子,这是她的责任范围。有一年的三月份,她在一个乡镇中学招生,碰到了大学住同一栋宿舍楼的校友,两人一直相熟。那次见面,两人热情打招呼,但各为其主,“你先来,你先宣传或者做工作,我照样挖墙脚,找你刚谈话的学生谈话”龚萍说。
作为竞争的第一阶段,龚萍和她的同事们主要是与乡镇中学的班主任取得联系,留个电话,问候一下。第二轮,三月份就下到学校,去查阅学生们的月考试卷,初步确定想要的学生名单。第三轮在5月份,是各校竞争最为激烈的一次,他们会与那些优秀学生直接接触,也会与学生家长见面,宣传自己的学校。第四轮只能“听天由命”,“学生填志愿自愿,不能霸蛮去左右了”。
一个背景是,她所在学校与县内的那两所重点中学比起来,招生有先天的劣势。
当地有两所民办初中,在小升初的时候已经在当地录取了上1000名初一新生。这些民办初中与当地的两所重点中学有着“血缘”关系,他们招的初一新生经过三年培优,绝大部分人中考后首选有“血缘”关系的重点中学。不过,中考之后,学生第一志愿只能选择一所县属高中,一些乡镇中学的学生在填志愿时会相对稳妥,选择与重点高中师资力量差距并不大的学校。“我的学校便是这一类。”龚萍说。
你免费我也免,我还解决家长工作
什么样的优秀学生才最有可能填报龚萍的学校?她说,一般瞄准的学生为家庭贫困、学习成绩优秀的。重点中学读书费用对这类学生而言算是比较大的负担,为了给家庭分忧这些学生有可能选择龚萍的学校。
龚萍和同事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备办了这样一些说辞:一个对自己将来负责任的学生,无论到哪里读书,都可以成长起来;重点中学有大量的优秀学生,普通高中只有你们为数不多的学习好的学生,相比起来普通高中的老师将有更多地精力关注你们……
事实上,重点中学对这类家庭贫困、成绩优秀的学生同样会抛出橄榄枝:比如免学费。龚萍的学校也只能给出更优惠的政策:免学费和生活费,有时候还可以奖励。当重点中学也有类似的举措时,他们只能选择将学校一些工勤岗位拿出来,让孩子的父母来做临时工勤人
员,比如校园保安、食堂做工,发放劳务工资。在龚萍的学校,已经有两位学生家长在学校食堂工作,边工作边照顾孩子。
龚萍算了一笔账,一个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按300元,一年算10个月;加上一年的学费1000元左右;再加上杂七杂八的奖励。针对这类游说回来的学生的减免和奖励,一个人三年时间需要“买单”近2万元。
据龚萍了解,在多年之前,湖南有部分普通中学与少数长沙名校建立联系,普通学校花钱将自己的优秀生送到长沙读书;高考时返校,代表母校参加高考。这在她看来,这是普通高中的一种“自我救赎”,但后来这样的行为被叫停。
龚萍回顾了一下:这些年像他们这样的普通高中每年培养出大概60个左右的本科生,其中通过中考掐尖来的不到10人。
“我其实并不愿意参与到这种掐尖当中来,一所学校每年为了生源是要付出人力和财力的”,龚萍说,“如果教育资源分配均衡一点,对重点学校和一般中学的投入区别小一点,一般中学或许就没这么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