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指代针除病痛

 武医正骨 2013-06-08

以指代针除病痛

健康中国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若遇到腹痛、呃逆、便秘、小腿抽筋、头痛等病症时,可根据中医经络学说原理,用自己的手指代替针灸,揉按一定的穴位来进行治疗,往往立竿见影,收效速捷。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病症及其揉按穴位,不妨一试。

    腹痛——足三里穴    穴位在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1横指处,双侧同时揉按。该穴是调整胃肠功能,治疗消化道疾病的常用穴位,各种原因引起的胃肠痉挛性腹痛,都可按揉此穴。

    呃逆——内关穴    呃逆俗称打嗝,是由胸腹间的膈肌痉挛所引起。按揉内关穴5分钟左右即可止住。宜双侧交替揉按。心慌、胸闷亦可揉按此穴。内关穴在腕横纹上2寸正中两筋间。

    便秘——迎香穴    缺乏运动,饮水过少,食物中缺乏纤维素均可引起便秘。按揉迎香穴,可刺激大肠,增强肠蠕动,促进排便。该穴位属大肠经的穴位,在鼻翼两侧,可用大拇指和食指同时揉按。

    头痛——合谷穴    该穴在大拇指与食指分开时,以另手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边缘上,拇指尖到达之处。此穴为治头面部病症的主穴,有明显的解热止痛作用。前额痛可配合揉按印堂穴(两眉头中间),偏头痛可配合双侧太阳穴(眉梢与外眼角向后约1寸凹陷处)。

    小腿抽筋——承山穴    下肢静脉曲张、静脉炎及小腿肌肉过分疲劳、缺钙等均可引起小腿抽筋(医学上称为腓肠肌痉挛),按揉承山穴能迅速解除。穴位在用力伸足时,在小腿后面正中出现“人”字的凹陷处。如“人”字不显,可从腘窝与足跟正中连线的中点取之。

    治疗时,穴位要准确,用力应得当。如揉按部位有酸胀感觉,则效果良好。若感觉不明显,可扩大揉按范围,亦可奏效。每次揉按时间一般在5——10分钟为宜。不过,指压只是临时之措,要治病还应到医院请医生诊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