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藏自驾行

 梅flower梦 2013-06-09
2013年4月30日,筹划已久的自驾去西藏终于成行。一辆Jeep越野车,四个年过六旬的老头老太,在家人和朋友的赞许和反对声中,义无返顾地出发了。此行途经江苏、安徽、湖北、湖南、贵州、云南、西藏、青海、甘肃、陕西、河南11个省份,由滇藏线进西藏到拉萨,由青藏线出西藏回南京,历时23天,行程近1万公里,于2013年5月22日安全回到家中。
    自驾去西藏,是我多年的一个梦想。虽然现在交通很发达,坐火车、乘飞机都可直达拉萨,但我更想体会一下自驾游的自由和乐趣,考验一下自己的意志和体质。
    今天先发几张图片,有时间再将一路情况向同学们详细汇报。

    湖南芷江:中国最长的风雨桥—龙津桥
    

    贵州:滇缅公路著名的24拐
    





贵州天龙屯堡:据说那里的先民是600年前从南京迁去的




路过石林



仓山洱海


丽江小客栈



长江第一弯



路边雪山






怒江大峡谷



滇缅二十四拐实在应该在上几张。

县城边上的文保碑,也是我们的指路牌。
蜿蜒至旁边的两座山,盘旋至差不多最高处,就看到啦——神交已久、赫赫有名的滇缅公路二十四拐。

图中红圈是一台正在攀山的小车,可做一道拐落差的参照。

山下第一道拐的入口。



此为“国保”,当之无愧!

这天龙屯堡(读pu),值得多说几句。天龙屯堡,位于黔西平坝县,地处著名的顺元古道咽喉,元代重要驿站“饭笼驿”的所在地。明初,为镇压割据云南的元朝藩王,朱元璋亲点江浙将士,进行大规模征南。战事平息之后,为防元朝残余和当地土司势力再度反叛,征南主将付友德向朱元璋上奏建议屯田驻防。洪武十五年,付奏得到批准,征南大军就地驻防屯田。有专家认为,这是云南贵州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大开发。屯田健全了贵州的行政制度,它才能在永乐年间不再隶属于云南而成为一个省。
黔西有很多被命名为屯堡的古镇,专家认为,均为明初汉军的后嗣,据说,有150万之多。无疑,屯田制以及参与屯田的江浙汉军和他们的后代,自认为是南京汉军的后代嗣。他们为贵州云南的建设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功劳。
天龙屯堡,被认为来自南京,大约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去时,还有一位92岁老人可以说一些鲜明特点的老南京词汇,今天,他们不能说南京话,甚至不能很轻松地听懂南京话,但仍然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南京人。他们长时间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与当地少数民族少有交流,相反,自我保护意识非常强烈,下面的两间房是典型的古屯堡的样式,片石做墙、顶,少有木料,为的是防当地人纵火;门窗,尤其窗口极小,似枪眼,很符合这种军垒式的住宅。

镇上陈、郑、沈、张四大姓,有专家考证后认为,沈家,实为沈万三后裔。我们确实看到了“沈万三故居”的牌匾,门脸也不俗,是否真的,不知道。不过,沈家人的确与其他姓有区别,后人亦是经商为多。
没有太多的根据,但我还是觉得,这批人跟明初朱元璋大规模移民有关系。朱登基南京后,为保证都城的绝对安全,将大批穷苦人和有劣迹的商人、官员等向边远地移民,今天的河南、甘肃等地都有南京移民后嗣——这是见诸史籍的。

在去西藏的路上,沿途风光美不胜收。

黄果树大瀑布


白水台


纳木措湖畔


那根拉山


大理三塔


属都湖畔的马


中流砥柱


夜色下的布达拉宫



金沙江大转弯


陡坡塘瀑布


侗乡民居


梅里雪山—日照金顶


似梦似幻


雪山下湖泊中不知名的水鸟


进藏路上最艰难的一段,通麦—排龙,号称排龙天险。这段路只有18公里,我们开车走了近2个小时。根据前一天在波密碰到的几个上海人告诉我们,他们花了6个小时才通过。
    通麦—排龙,目前这段路正在治理,大部分路段只能单向通行,加上我们通过的前一天晚上刚下了一场小雨,路面崎岖,泥泞不堪。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下面就是奔腾的江水。我双手紧握方向盘,目不斜视,小心翼翼地驾驶着车辆,生怕稍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走过这一段路,真正感到,再也不会有比它更难走的路了。
    下图是2000年建成的通麦大桥,过桥之后就进入排龙天险了。


驾车行驶在排龙天险路段上














终于通过排龙天险了


以后再遇到什么难走的路,与排龙天险相比,都是好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