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神经衰弱的偏方?

 神医图书馆318 2013-06-13
一,神经衰弱 偏方

1、取猪脑60g,蜂蜜25g,上锅清蒸后服用。每晚1次,连服5~10天,治神经衰弱效果好。
2、大枣润肺止咳、养血安神
大枣30克、粳米100克,煮至烂熟,加入冰糖,搅拌均匀即可食用。有补中益气, 养血安神之功
效。
红枣30克,荔枝15克分别洗净后同置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至红枣熟烂, 即成。吃荔枝、大枣、饮汤,空腹顿服,每日1剂。
红枣30克、鲜芹菜梗120克,洗净后加水熬煮半小时即成。吃枣、梗,喝汤,分2次服用,每日1剂。
红枣50克、桑椹30克,同置锅内、加水、文火炖烂即成。去枣核、皮,加糖调味,一次吃下。
枣250克放入锅内,共煮至熟烂时,加入姜汁2汤匙,蜂蜜250克,文火煮沸,调匀,待冷后装瓶
即可。每日2次,每次1汤匙,开水化开,饮前食用。有开胃健脾、养血益神之功效,适用于贫血、体虚
者食用。
取浮小麦30克,红枣10枚,甘草9克,蜂蜜适量,一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煎煮沸后即用文火煮10分钟,滤过煎汁,加入蜂蜜即可饮用。有安神养心的作用。
神经衰弱神经衰弱多因患者长期受有精神创伤或突然受到某种精神刺激而造成的一种神经官能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失眠、心心悸、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头昏痛、易烦躁、食欲不振等。常用的临床有效偏方、秘方主要如下。[方一>&nb
sp;沙参、玉竹各15克,粳米60克。将沙参、玉竹用布包好煎汤,去渣、人粳米煮粥食,每天1次,连服数天。本方滋阴清热,宁心安神,适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神经衰弱
二,“神经衰弱”直译为“神经的虚弱”。神经衰弱名称是美国的格·姆·比尔德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神经衰弱是与神经系统器质性疾患不同的一种功能性疾病,患者大都具有神经质素质。目前认为神经衰弱是指由于某些长期存在的精神因素引起脑功能活动过度紧张,从而产生了精神活动能力的减弱。其主要临床特点是易于兴奋又易于疲劳。常伴有各种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不少患者病前具有某种易感素质或不良个性。 
学生中,由于学习压力大,起居不正常,也可能出现神经衰弱症状。需要改善睡眠、注意调养。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精神因素是造成神经衰弱的主因。凡是能引起持续的紧张心情和长期的内心矛盾的一些因素,使神经活动过程强烈而持久的处于紧张状态,超过神经系统张力的耐受限度,即可发生神经衰弱。如过度疲劳而又得不到休息是兴奋过程过度紧张;对现在状况不满意则是抑制过程过度紧张;经常改变生活环境而又不适应,是灵活性的过度紧张。
人们若遇某些意外不幸事故,或受到不正确的指责、诽谤,突然遇到某种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及面临着某些未曾预期的紧急情况等强大的刺激,无疑都会引起情绪上的苦闷、忧虑和不能承担的精神负担,这些思想上的长期紧张和矛盾等,都可促使高级神经活动的过度紧张导致神经衰弱。临床上常常不是在严重的精神创伤遭遇后立即发病,而是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环境条件已好转,创伤早已成为过去的情况下才发病。这是由于在严重精神创伤的情况下,神经系统动员了一切内部力量来应付这个刺激,控制住这种反应,当“危险的”、“可怕的”情况过去之后,神经反应反而脱离大脑皮层的正常控制而出现神经衰弱。

在正常人群中,遭受意外事故的打击的人有很多,但人们并没有普遍的发生神经衰弱,因此,精神因素并不是引起神经衰弱的唯一因素,因为这些因素能否引起强烈而持久的情感体验,进而导致发病,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体素质,包括遗传因素、后天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以及受世界观支配的认识事物的态度等有关。临床上所见到的多数神经衰弱者的个性都具有下面某些特点:或偏于胆怯、自卑、敏感、多疑、依赖性强,缺乏自信心;或偏于主观、任性、急躁、好强、自制力差。一个具有明显易感素质的人,尽管是来自外界一般的别人也可遇到的精神因素刺激,也可诱发神经衰弱。

感染、中毒、脑外伤或其他躯体疾病之后过度疲劳或营养不良、分娩、大量失血等,均削弱神经系统的功能,为某些神经衰弱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任何人在其一生中都可能因为工作繁忙、思想紧张、感冒发热或者其他的原因出现几次头痛、头昏、失眠、多梦、疲倦、无力等症状,但大多数人不担心。另有些人对自己健康过分注意,遇到上述不适症状就自我暗示患了神经衰弱。又如遗精,本来是青年男性经常发生的事,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有些人错误地认为遗精就会“肾亏”,造成身体虚弱。有的青年偶有手淫、遗精,精神上很紧张,结婚后因过分紧张,又可能有阳痿、早泄,这样更认为自己是患了“性神经衰弱”。诸如此类的情况,都是自我暗示的结果。
从以上可以看出,精神创伤,易感素质是神经衰弱发病的决定因素;有时暗示和自我暗示,也起一定的作用;至于躯体疾病,则为一种发病的附加因素或诱因。
神经衰弱的形成,既然是由于复合因素所致,所以每一位医生或患者,应该找出得病的主因,结合其具体情况,积极地纠正或解决主要的、基本的致病原因,然后才能事半功倍的治愈神经衰弱。

三,神经衰弱的症状繁多,几乎涉及人身的所有器官和系统。主要有以下临床表现:
(1)精神疲劳:这类患者感到精神不足和容易疲倦。早晨起床后即感到精神不佳而勉强工作,晚上反觉精神好一点,脑子也相对清醒些,平时稍做点脑力或体力劳动就觉疲劳不堪。自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特别对人名、地名、数字更难记住,但对自己的疾病发展经过、对给自己诊过病的医生则记得清清楚楚。
(2)神经过敏:外界一点小刺激就引起患者的烦躁和不安,他们怕吵、怕光、怕气味等。情绪不稳,易发脾气,遇到小事就兴奋激动起来,但很快就疲劳乏力。
(3)头部不适:是神经衰弱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80%以上的病人有以上症状。自觉头脑不清爽,头重脚轻,昏胀,头有压迫紧缩感等,头痛多在工作、脑力劳动、开会、阅读以及不愉快、遇到一点困难、紧张、心烦焦急时加剧,但尚能坚持必要的工作,也不会痛到不能忍受的程度。
(4)睡眠障碍:失眠较多见,致使患者为此而痛苦和焦虑。他们睡到床上就恐惧紧张,深怕睡不好,结果是越想越睡不着。每当夜深人静时,患者躺在床上胡思乱想,焦虑不安,如此反复,形成了恶性循环。入睡困难仅仅是失眠的一种表现形式,常见的还有多梦,易惊醒,早醒和夜间不眠。部分患者自述整夜未眠,但与其同室的人却听他一夜鼾声如雷,这可能是由于患者睡眠时多梦,自觉睡的不沉而产生精神性失眠。
(5)自疑有病:神经衰弱的症状表现在各个系统,有的心慌、心跳,即认为是患了心脏病;有的脸色发红,发热感即认为是患了肺结核;胃部不适,不愿吃饭即认为是患了胃病或胃癌;表现在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方面的症状有小便次数增多,有的遗精、早泄,女性患者常有月经不调等。

治疗神经衰弱的药物、物理疗法有很多,临床使用中可根据病情选用其中的一二种。
(1)胰岛素低血糖疗法:应用此疗法后,患者自觉症状改善很快,尤其是 对于消化系统的症状、衰弱状态、睡眠障碍和焦虑情绪的患者疗效较好。方法是每晨空腹,皮下注射4~20单位的胰岛素,以达低血糖为度,3~4 小时后口服糖水终止治疗。每周6次,30~40次为一个疗程。
(2)针灸和中药:可应用一般的针疗、耳针、梅花针和中草药治疗,如养血安神丸,酸枣仁汤等。
(3)抗焦虑药:对失眠者,可交替应用以下安眠剂,佳乐定0.4~0.8mg,或氯硝安定2~4mg,每晚睡前服。
(4)其他:对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者,可应用谷维素10~20mg,每日3次。恒温水浴对促进睡眠疗效很好,轻微的体力劳动或体育疗法,气功和太极拳均是有效的。

神经衰弱的本质是一种功能性疾病,所以是可以治好的。有人认为患了神经衰弱就得休息疗养。刚入院治疗时见效,但是再往下住,症状又全部出现,仍觉四肢无力,头痛,失眠等。在休养过程中,有的为了保护脑子而不敢看书报,实际不然,脑子不用会渐渐的废退,不但不能因休养使其精神健康起来,反而会使自己的工作能力逐渐下降。神经衰弱治疗应以心理治疗为主,同时辅以药物、物理疗法。
心理疗法首先是收集详尽的病史,全面了解后,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通过与患者交谈,进行以下措施:
(1)使患者首先认识到神经衰弱的原因是精神创伤,而不良的个性是发病的基础。对原因,进行耐心细致的分析,若能解决问题当然更好,若不能解决问题,可使其提高认识能力,正确对待。特别要改造不良个性,坚信神经衰弱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2)使患者从被症状所吸引的过程中解脱出来,树立乐观的精神,消除任何紧张情绪及思想顾虑。
(3)妥善安排好工作、学习和生活,注意劳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坚持锻炼身体,适当参加文娱活动,既注意消极的休息(睡眠,安静的休息等),更应注意积极的休息 (文体活动等),以巩固疗效和防止再复发。
四,治疗神经衰弱的几则偏方 

  1.将桂圆肉200克切碎,用白酒(55度以上)500ml浸泡半月,每日一次,每次服10-20ml。可补心脾、治神衰,治疗神经衰弱之失眠、健忘、心悸等症。

  2.用糯米(捣半碎)100克、薏苡仁50克、大枣10个,按照常法煮粥,每日一次。可补中、益气、安神,治疗神经衰弱。

  3.用蝗虫去足、翅,焙干研粉,每次3克,每日3次。治疗神经衰弱、肺结核、咳喘等症。

  4.用粳米100克煮粥,临熟加入茯神末50克同煮服用。可养心安神,治疗欲睡不得睡、睡不实。

  5.用瘦猪肉50克、怀山药10克、枸杞10克共煮,吃肉喝汤,每日一次。可养血安神,治疗神经衰弱。

  6.将枣仁50克水煎去渣,加入鲜百合50克,将百合煮熟连汤服用。长食可清心安神,治疗神经衰弱和更年期综合征,适合于老年患者服用。

  7.将鲜百合80克与适量蜂蜜拌和、蒸熟,睡前服用。可养阴除烦,治疗虚烦不眠。

  8.将龙眼肉5个、莲子、芡实各20克水煎汤,睡前服用,连服5天。可补血安神,治疗神经衰弱之心悸、自汗、盗汗、夜不能寐。

  9.用粳米100克煮粥,临熟时加入炒酸枣仁15克(捣碎),再煮,空腹食用。可宁心安神,治疗心悸、失眠、多梦等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