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利春拍观察之二:“破例”的翦淞阁

 收藏家宾彦红 2013-06-14

导语:“翦淞阁”原本是清代著名书法家伊秉绶挥笔而就颇有现代简约风格的三个字,一直被历代文人、收藏家用作堂号。而今天大家所熟知的“翦淞阁”则是文玩收藏的代名词,其主人黄玄龙先生是一位来自台湾的收藏家,20多年来耗资上亿元倾心于古代文人文房用品,自2006年首次与嘉德合作举办“翦淞阁精选文房名品”专场,便引领文房市场一路走高,每两年一次的专拍几乎都是拍场的亮点。2013年,“翦淞阁”改变每两年一界的规律,首度与北京保利拍卖共同推广文人收藏理念,对于诸多改变,翦淞阁主人黄玄龙先生告诉雅昌艺术网:“首先保利八周年推出的回归文人情怀概念与我们长期致力经营推广的收藏态度一致;其次保利向来以活泼创新的营销推广著称,是我们学习的对象,加上多年经验的积累,翦淞阁团队对执行拍卖已渐有心得,使得我们有能力尝试此次《燕闲清赏——翦淞阁文房古器录》专拍”。

  一把“顾景舟制 吴湖帆书画 寒汀石瓢壶”以1495万元成交,刷新顾景舟单把紫砂壶的世界纪。6月3日晚,北京保利八周年春季拍卖会,“燕闲清赏——翦淞阁文房古器录”专场在亚洲大酒店紧张进行,该把紫砂壶令竞拍现场变得更加紧张和热闹。这是“翦淞阁”在大陆举办的第四场拍卖会,也是首次与北京保利合作,该专场36件拍品全部成交,成交额近9000万。

  翦淞阁是市场上认知度较高的收藏品牌,业内人士评价“它代表了一种高品位的、高质量的文玩收藏”。翦淞阁主人黄玄龙是台湾著名收藏家,从小对古物感兴趣,8岁时,就用压岁钱买下人生中第一件收藏品,一把荆溪紫砂壶。1988年,黄玄龙和朋友结伴来大陆旅游,老上海的风情触动了他心底的那抹古旧情怀。当朋友们陆续返回台湾,流连于古玩旧货店铺的黄玄龙,一头扎进了上海的古玩市场。当明清官窑价格炒得满天飞的时候,他坚持着对文房类古物的收藏研究,希望在生活中实践明代文人的简约生活。

  “翦淞阁”的转场

  “翦淞阁”专场最早进入拍卖市场,是2006年与中国嘉德首度合作的“翦淞阁精选文房名品”专场拍卖会,囊括竹雕、犀角、砚台、漆器、铜器、紫檀、黄花梨等各类文房名品120件,总成交额达到了3590万元人民币,成交率达84%,其中,“方柱石制春风得意图犀角杯”以341万元创内陆犀角杯拍卖纪录。提起这场拍卖会,翦淞阁主人黄玄龙如此回忆:“2006年与嘉德合作并非在预期之内,而是双方秉承着为当时关注宫廷华美艺术家的收藏家们提供另外一种更具文化性的收藏方向,因此才有合作的契机。”由于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受西方的审美观和价值取的影响,此前国内的拍卖会上文房用品都是作为杂项进行拍卖,最多不过几件,国内的收藏还停留在追捧奢华、繁复的宫廷御用品的阶段。“当时很少有拍卖公司与古董商合作的专场,但嘉德每次来访都带着详细的拍卖计划,其中包括藏家人选、画册出版等诸多方面的不同方案,同时嘉德给予我们很大的空间发挥,我们用最严谨且亲历亲为的态度执行了那场拍卖会,并将这种模式延续下来。”

  2008年,翦淞阁与香港苏富比合作推出“道法自然——重要赏石收藏”专场之后, 2010年和2012年都与中国嘉德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且一直保持每两年举办一次专拍的自然规律。然而继2012年春拍“翦淞阁——文房宝玩”专场拍卖结束仅一年时间,2013年“翦淞阁”再度向市场推出专场,如此短时间内如何筹备与以往同等质量的拍品,又为何打破常规?“每两年推出一场专拍,这是偶然形成的规律,自2006年首次推出专场以来,我们的工作团队便适应了以春天拍卖为主的工作节奏;另一方面,由于我们总是严格要求自己的文物研究专业,在不断求精求好、追求提升质量的目标下,步调快不起来,两年才有能力筹办一次专拍,所以翦淞阁的工作团队持续着双数年办专拍,单数年出版研究专书的工作节奏。”翦淞阁主人黄玄龙先生回应。

  翦淞阁专场重在精,每次专场推出的拍品也仅有几十件,因此时隔一年推出专场,对市场而言,是完全可以接受并消化的。但翦淞阁此次最大的改变是与北京保利牵手,这引发了很多业内人士的好奇心,曾与中国嘉德和香港苏富比两大拍卖行合作过的翦淞阁,选择拍卖公司的标准是什么呢?为何突然改变风格?“恰恰相反,总是拍卖公司选择与翦淞阁进行合作。保利拍卖几年来一直不间断地与我们接洽合作事宜,然碍于前述因素,未能付诸实行。2012年底,保利执行董事赵旭停留台北期间,几乎每天与我们见面讨论合作的可能性。沟通过程中,除了认同我们的理念,他也提出对保利的愿景,并谈到2013年适逢保利八周年,对拍卖公司的路线规划有了新的期许,决定以‘回归文人情怀’为主题,传达文化精髓,并继承文化传统,也希望推荐给保利的客户具有高度文化内涵的文人艺术精品。这与我们长期致力经营推广的收藏态度相当一致。因被其坚持理想的热情打动,加上保利向来以活泼创新的营销推广著称,是我们学习的对象,同时经过数年经验的累积,翦淞阁的工作团队对于执行拍卖已渐有心得,并有新的生力军加入,使得我们有能力尝试这次的专场。”

 翦淞阁的文玩收藏

  “翦淞阁”作为重要的收藏品牌,以古朴清雅的文人品味、艺术收藏闻名,两年一届的“翦淞阁专拍”几乎都是拍场的亮点,不禁让业内叹服“翦淞阁”以文化为主线的经营理念,以及主人内心深厚的文人情怀。

  提起收藏,黄玄龙称虽然不是家族传统,但也是耳濡目染。“小时候学画,我的老师很喜欢收藏。每个星期日他都会带领我们去乡下写生,然后也会顺便去找一些古玩和旧的民俗的东西。时间久了,我也开始对收藏古玩产生了兴趣。”

  小时候,黄玄龙最喜欢去的地方并不是游乐园,而是台北故宫博物院,8岁时,黄玄龙把过年的压岁钱存下来,“偷偷摸摸”地去买了一把荆溪紫砂壶,这也是黄玄龙人生的第一件收藏品。1988年,从大陆进口紫砂壶的生意人黄玄龙,和朋友结伴来大陆旅游,老上海的风情触动了他心底的那抹古旧情怀。当朋友们陆续返回台湾,流连于古玩旧货店铺的黄玄龙,一头扎进了上海的古玩市场。此后黄玄龙四处找寻古董,走访收藏家,查询典籍。

  在翻阅古籍的过程中,有一句话对他影响深刻:“此生无田石破砚”。黄玄龙认为:“古代文人觉得,没有田产不要紧,靠一方砚台就能讨生活。文房器具不仅是他们的精神寄托,也是了解古代圣贤的最佳途径。”虽然早年的中国收藏市场卖得好的主要是明清官窑瓷器,这些东西纹饰比较繁杂,比较花俏,尤其是清代的东西,而黄玄龙却把目光牢牢盯在了古代文房用品上。

  江浙一代人文荟萃,在那里,黄玄龙结识了他仰慕已久的清代著名外交家、收藏家龚心钊先生的女儿龚安英,并有幸收藏到几件龚心钊先生的旧藏。20年来,两人一直保持非常好的关系。“龚心钊的后人对我影响最大,甚至可以说给我开启了另外一个崭新的天地,让我知道收藏不仅是拿来玩的一件器物而已,而是背后有很多含义存在。龚先生对文物的尊重、珍惜和收藏的态度,一直深深影响我对收藏的看法。”黄玄龙说。虽然他还做不到像龚心钊先生那样,重金聘请能工巧匠住在家里,为每一件藏品量体裁衣的做出最精美的锦盒包装,但那些理念开启了他的思路。此后,黄玄龙开始为重要藏品写详尽的考据,仔细考证出它们的传承关系、来龙去脉。

  2010年,嘉德春拍“翦淞阁 文房清供”专场中,一把8公分高的“顾景舟制 吴湖帆书画 相明石瓢”拍出1232万元的天价,成为当时最贵的紫砂壶,而黄玄龙在数年前仅花费不到30万收入囊中。1948年,顾景舟共制作五把石瓢壶,顾景舟自留一把,另外四把赠与了戴相明、江寒汀、唐云吴湖帆等著名书画篆刻家。五把壶身上的字画,除了吴湖帆藏的那把是江寒汀画的寒雀外,其余四把都是吴湖帆画的形态各异的竹枝,并题字。黄玄龙在和顾景舟交往中得到这个珍贵的消息,立刻意识到这五把壶在紫砂器物谱系中的重要地位。经过长期的关注和追踪,黄玄龙掌握了其中四把壶的下落,却唯独找不到戴相明藏的那把壶。黄玄龙一度怀疑这把相明壶或许已经在历史动荡中消失了。一次,他从字画圈的朋友那里得知,北京一个小型拍卖会出现了一把紫砂壶,上面刻着吴湖帆的字画,黄玄龙即刻乘机赶到北京。一见到这把壶,就认定是自己一直寻找的相明壶,并成功入藏。

  二十多年来,黄玄龙一直坚持对文房艺术的热爱,在他看来,文房艺术更能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黄玄龙一直都非常强调“温习文人的精神”,他常常说,“我们要复兴文人之美”。而“翦淞阁”专场每次也都将这种文人之美极为精致的展现出来,并引领文玩收藏者朝正确的方向行走。

“翦淞阁”式的文玩交易

  在中国的艺术品收藏历史上,文房艺术和宫廷艺术一直是两个同样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按照西方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在发展,西方人更喜欢华丽的、宫廷风格的艺术品,所以国内对文房艺术的研究和收藏一直被忽视,市场价值也一直都被低估。2006年,翦淞阁首拍的成功,带动文房市场一路走高,同时让传统收藏者开始重视文房艺术品,各个拍卖会的文房专场也变得越来越多。

  两年一届的“翦淞阁专拍”几乎都会成为拍场的亮点,且每次拍卖几乎都是在艺术品市场相对低迷时期,刚刚结束的“燕闲清赏——翦淞阁文房古器录”专场拍卖创造两个世界拍卖纪录。可以说,在当今文房类古玩收藏领域,“翦淞阁”依然成为金字招牌。

  “翦淞阁”专拍为什么每次都能获得成功?其关键因素是其团队的运作方式。长期以来,拍卖公司作为中介机构,只重视拍品征集和招商,委托方也仅仅是将藏品交给拍卖公司,图录制作以及宣传都由拍卖公司完成。而“翦淞阁”则不同,首先“翦淞阁”是一个古董商的店铺,由于其主人黄玄龙的文人情怀,培养自己的研究团队,负责作品研究、资料收集并做画册出版。与拍卖公司的合作,也是有充分的发挥空间,用自己独立的策划团队进行主题规划和包装,从选件、拍照、图录设计、预展布置,都是亲历亲为,精耕细作,专注的执行并传达想要的效果。“每一场专拍,我们都花很长的时间在选件上,在文化主题明确、种类丰富性、品项精致度等等因素间反复琢磨。执行拍卖专场的初衷,其实也是藉由每次专场作品的全面性,加上我们专业的研究考据及为每件作品量身订制的呈现效果,希望让更多人认识了解,进而喜爱文人艺术。”

  进入拍卖,本身就是市场行为,然而翦淞阁却从不对市场做重点考虑。“2006首拍至今,我们一直按照自己的步调,持续致力于文房的研究与收藏。相较于市场变化,如何精益求精的推出每一场专拍,不令长期支持我们的收藏家失望,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和工作的压力来源。”

  2006年首拍,主题定位“翦淞阁精选文房名品”,为了充分展示翦淞阁藏品的水平,黄玄龙忍痛割爱,将他最珍爱的藏品之一“清乾隆御制紫檀镶汉玉错金银御题诗如意”释出,这也成为该场估价最高的拍品,最终以341万元创内陆犀角杯拍卖纪录。

  拍品确定之后,翦淞阁会针对不同主题及拍品寻找合适的摄影师,并精心设计卖点。2010年,为嘉德策划“玩古玩”专场时,想从前辈收藏家龚心钊对文物的尊重和珍惜的态度,向市场传达“收藏”所意涵的文化底藴,日本摄影师铃木心大胆的取景角度,因符合主题理念而中选,不仅为每一件作品拍照,且图录选用的图片都是百里挑一。“相关图录设计与展场配置都根据已定调的主题来执行,其最终目的是期盼在匆忙的拍卖预展行程中,每一个收到图录与来到拍卖展览现场的藏家贵宾,在轻松舒适的氛围环境中,静下心来充分感受文物的艺术性及其所带来沉淀人心的力量。”

  一般的藏家送拍,基本都是拍卖公司制作图录,他们在拍摄时,往往喜欢把景深刻意调得很大,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每个局部都会清晰。但是翦淞阁的每本图册都具有传统文化的美感,有张有弛,古色古香。他们拍的图片总是把景深控制得很自然,有虚有实,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有着中国画的意味,对此,黄玄龙有自己的理论:普通拍卖图录是以鉴为主,所以拍得很清楚,这样赏的部分就比较弱,美感部分会不足。现在的人都说鉴赏,其实传统文人都说赏鉴,赏在鉴的前面。2008年的“翦淞阁”专场拍卖会以后,国内很多拍卖公司的图录都开始模仿翦淞阁的图片风格。如今再来翻看拍卖公司的图录,藏家私人专场或者精心策划的主题专场都会单独成册,且在图录设计上也与常规专场有所不同,更加注重品质,凸显拍品的文化内涵。

  不仅如此,每张图片都配有详细的文字介绍和考证,甚至提供参照物。文玩收藏对黄玄龙来说,已不仅仅是兴趣爱好,或是资产升值的手段,更多的是一种让自己适心快意的生活方式。同时也用成绩告诉拍卖公司,艺术品应该怎么卖?

  由收藏而研究,由研究而推广,现在看结果,黄玄龙的藏品卖得火热,品质一般的作品比市场价高出近一倍,而“翦淞阁”收藏过的拍品再次流入市场,都以几倍的速度增长。例如:2006年首拍的封面作品,清乾隆御题诗紫檀如意,藏家以429万人民币购得,去年即在保利拍卖以1380万人民币拍出。还有一件清乾隆杨季初制紫砂泥绘笔筒,藏家当初以85.8万人民币购得,去年同样委托香港保利拍卖以575万港币拍出。而同场封底的作品,晚明方柱石制犀角杯,藏家以341万人民币购得,去年也在拍卖市场上以1900万人民币的高价拍出。

  长期以来,拍卖公司更多的是只重视拍品的征集而忽略对拍品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这个行业中很多人都固执地沿袭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思维。最近几年,受“翦淞阁”专场的影响,很多拍卖公司开始开拓思路,尽心策划主题专场,并努力挖掘拍品的文化内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