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读书是发家致富的长期投资
现在流行一个说法,叫“经济学帝国主义”,说的是经济学家对自家学问过于自信,不只谈经济,还谈政治、文化、道德、审美等,似乎经济学理论能解决一切问题。于是,讲机会,讲效率,讲成本核算,成了最大的时尚。所以当今人做某种事划不划算,就讲要花多少成本,投资大不大。有人一说到“读书”,就要先算算投入与产出之比,看是否值得。所以,谈读书的重要,不得不讲读书的成本。怎样看读书的成本?我想: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以及精神状态的“读书”,作为一种物质形态的“书籍”,与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的“读书”之间,有某种微妙的关系,值得仔细钩稽。我认为,除了为了谋生就业而上学读书外,读书是一项发家致富的没有成本的长期投资,短期收入的减少仍然是值得的。连不一定懂得机会成本的先人们也早就提醒我们:“书中自有黄金屋”。比如:《红楼梦》第五十五回,特别五十六回,题目就是“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第五十六回中,宝钗、探春、李纨三个人的一段对话颇能发人深省。她们的所作、所为、所言、所思,就是同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显然,探春比风姐高明,宝钗更比探春高明。在这对话中,探春宣称,她登了利禄之场,就要背孔孟之道。宝钗能从更高的角度批评了告诫了探春:“学问之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一层了。若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入世俗了。”小事,指的物质层面上的措施;学问,指精神层面的考虑,即孔孟之道;世俗,就是物欲横流,淹没人的精神。正因为宝钗能用学问提着,给探春的物质措施提了补充建议,上了纲,所以,皆大欢喜,功德圆满。于是,李纨不无感慨地讲了:“使之以权,动之以利,再无不尽职的人了。”应该讲,还应在中间补充两句:“感之以情,导之以义”,方为完整,才能体现宝钗的思想。再比如:日本一位大企业家叫涩泽荣一(1840年—1931年)活了91岁。他从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明治维新开始的30年,“脱亚入欧”,导致物欲横流,道德失范。日本不能没有自己的伦理规范。涩泽荣一写的叫做《〈论语〉加算盘》,就是讲这个问题的。中文译本还加了一个书名,作为主标题,《商务圣经》,原名成了副标题。他以《论语》作为“商业圣经”,阐述东方士魂商才的哲理,主张孔子的“见利思义”。在求利(以算盘为象征)中,必须思义(以《论语》为象征),最大的义就是为国家为民族谋取最大的利。他说,孔子是主张“义利合一”的,义是基础。《论语》中的记载十分清楚:“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要“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所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如此等等。可见,《论语》同市场经济也有关系。这种“义利合一”的思想开日本一代之风气,对日本企业经营的思想影响特别深。他参与创立或主持了日本500多家大企业,是一位十分成功的企业家,被誉为“日本企业之父”、“日本金融之王”、“日本近代经济的电高指导者”等等。日本一本著名的财经杂志对100位最成功的企业家进行调查,其中一项是“谁是你最崇敬和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涩泽荣一名列第二。他85岁时,应聘于日本财界的“二松讲堂”,讲授《论语》。讲义成书,名为《〈论语〉与算盘》。他去世后,立有铜像,一手持算盘,一手持《论语》。所以,有人说,由于日本、新加坡越尊孔,重中国传统文化,经济上去了;我国过去多次反孔批孔,还有不批孔的批孔,《论语》过时了,传统文化过时了,有什么用,而经济就没上去!我认为,虽然这种说法有失偏颇,但这也值得好好反省!读书是一种心灵投资,其回报是漫长和不经意的。前些日子,我读到一篇《〈孙子兵法〉与索尼公司》的文章,内容是写:十几年前,日本索尼公司还是一家小公司,但是,经过一番努力,一跃成为日本屈指可数的大公司之一,成为国际知名大企业。当然,这之中自然不乏其本身雄厚的科技实力,但是他们学习了中国的《孙子兵法》,并把它灵活地运用到商业领域,由此打开产品的销路,也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孙子兵法》由军事而推广到商业领域,不能不说是一个创造。但是这个创造有是以读书为基础的,如果不读书,根本不知道有这本书存在,也就不可能了解其中的内容,更谈不上由此而进行的创造了。由此可见,读书,这一项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正日益显示它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读书,就会被日益发展的时代所淘汰,不读书,就更谈不上什么革新创造。读书不仅没有机会成本,而且还节省开支,增加知识。如今,在事事都有机会成本的情况下,读书是最便宜的。何况,随着出版及印刷业的发展,书价下降,普通人可以买得起书刊,阅读成为并不昂贵的消费。起码比起那些更时髦的文化娱乐,比起看电影,听歌剧,观赏芭蕾舞、交响乐来,读书还是最便宜的。多读书,读好书受益更大更划算,这更是值得提倡的事情。所以,在那么多劝学诗文中我认为最有趣的、最欣赏的莫过于王钝根《<礼拜六>出版赘言》的说法:“买笑耗金钱,觅醉碍健康,顾曲苦喧嚣,不若读小说之省俭而安乐也。”也就是说,读书好,好在既便宜,又卫生。“一编在手,万虑都忘,劳瘁一周,安闲此日,不亦快哉!”
何况,读书可以帮助创造财富,读书人也可以成为 “富翁”。古今中外,劝人读书学习的诗句比比皆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家无读书人,官从何处来?”,把读书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则把读书看成是取得社会地位和名望的一种手段。汉代《古乐府长歌行》中写道:“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诸葛亮教训儿子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孔不入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燥则不能冶性。”苏轼曰:“书富如人海,百货皆有。”蒲松龄有一个很强的信念,那就是他常说的“架上书堆方是富”。在世人眼里,哲学家是一种可笑的人物,每因其所想的事无用、有用的事不想而加嘲笑。有趣的是,当历史上出现第一个哲学家时,这样的嘲笑即随之发生。据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学生 ,亚里士多德的老师)记载:“据说泰勒斯仰起头来观看星象,却不慎跌落井内,一个美丽温顺的色雷斯侍女嘲笑说,他急于知道天上的东西,却忽视了身旁的一切。”我很喜欢这个故事。由一个美丽温顺的女子来嘲笑哲学家的不切实际,倒是合情合理的。这个故事十分生动,以致被若干传记作家借去安在别的哲学家头上,成了一则关于哲学家形象的普遍性寓言。再看古代希措哲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记录的另一则故事:“人们因为泰勒斯贫穷而讥笑哲学无用,他听后小露一手,通过观察星象预见橄榄将获丰收,便低价租入当地全部橄榄榨油作坊,到油坊紧张时再高价租出,结果发了大财。”这一记录表明,哲学家要富起来是极为容易的,如果他们想富的话。然而这不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哲学家经商肯定是凶多吉少的冒险,泰勒斯成功靠的是某种知识,而非哲学。但他总算替哲学家争了一口气,证明哲学家不爱财并非嫌葡萄酸。事实上,早期哲学家几乎个个出身望族,却蔑视权势财产。赫拉克利特、恩培多克勒拒绝王位,阿那克萨戈拉散尽遗产,此类事不胜枚举。德谟克利特的父亲是波斯王的密友,而他竟说,哪怕只找到一个原因的解释,也比做波斯王好。法国作家左拉就曾经说过一句话:“只有知识……才能构成巨大财富的源泉,既使土地获得丰收,又使文化繁荣昌盛。”从我启蒙读书,父辈和兄长们就对我说过:“穷莫丢猪,富莫丢书,穷人家孩子的命运,只有靠读书来改变。”还常用那句不知被人说了多少年多少代出自宋皇帝赵恒的金玉良言:“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更是把读书的目的和权、钱、粮与美女联系起来,字里行间给人们的启示是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那时我不大懂“黄金屋”、“颜如玉”,如今几十年过去了,虽然读书没有赐予我“黄金屋”之美室,但我却饱嚐到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的乐趣。通过读书,“过五关斩六将”,使我从一个农村贫苦人家的毛孩子,成长为我们家乡彭姓的第一名大学生,参加工作后,从普通的理论辅导员晋升为省委党校的教授;通过读书,娶得了很贤惠,善解人意,心地特别善良的妻子。为了我们这个家,她牺牲了很多。这里就不用细了。特别是通过读书,我求得了灵魂的清净,摆脱尘世的干扰,获取前进的力量和自立的信心。所以,我用现代理念来解释这段话: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功能,读书就是接受教育,让学生掌握知识学能,学有所成,以投身社会,服务人群,成就一番事业。有位哲人说,智慧加上运气,决定每个人的一生。读书可以改变人的命运。”最近看到报上登载一幅对联“让读书人有钱,让有钱人读书”。在我看来,更为精当质朴,至情至理,妙哉,斯言!
读书,不仅能能致富,而且能保富。清末名臣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居士有感于社会风气奢靡不正,于1942年至1943年,写了一本《保富法》书,将自己一生见闻的诸多显赫家族败于挥霍奢侈的事例,结合历史经验教训劝诫世人。他在书中写道:在上海住了五十余年,看见发财的人很多,发财以后,有不到五年十年就败的,有二三十年即败的,有四五十年败完的。与其先父往来的多数有钱人,有的做官,有的从商,都曾显赫一时。现在多数已经家败没落了。有的是因为子孙嫖赌而挥霍一空,有的连子孙都无影无踪了。算起来,四五十年前的有钱人,现在家业没有全败的,子孙能读书、务正业、上进的,百家之中,仅有一两家了。在湖南的家乡也是一样。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中兴时代的权贵人,封爵的有六七家,做到总督巡抚的有二三十家,做到提镇的有五六十家,现在也已经多数萧条了。然而当时不肯发财、不为子孙攒钱的几家,他们的子孙反而却多优秀。曾文正公(曾国藩)的地位最高,权力最重,为官数十年,死的时候,家中只有两万两银子。他亲手创办的两淮盐票,定价低利息高,后来每张盐票卖到二万两,每年的利息就有三四千两。曾文正公特别谕令家人,不准承领盐票。因此在他逝世后多年,后人手里也没有一张盐票。曾国藩的小女儿、聂云台的母亲在中年时,每次谈到当时艰苦的情况,常常是声泪俱下,自己身为王侯将相之女,又嫁入名门,生活淌且如此困窘,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实在是令人难以相信啊。曾氏虽然数代清贫,却换得敢几代子孙的兴旺。曾国藩的长子曾纪泽是晚清没有得到功名而成大器的第一人。1870年由荫生补户部员外郎,时年31岁。后因父亲去世,乃守制在家,于曾国藩陵前结庐而居,苦读《圣经》,由此而精通英文,此为后来出国维护国权打下坚实的基础。1877年承袭一等勇毅侯,时年37岁。次年即充出使英法大臣,补太常寺少卿。”在曾纪泽与俄国人的谈判中,他凭三寸之舌收复伊犁,为晚清惟一的一次重大外交胜利。曾文正公的曾孙辈,在国内外大学毕业的有六七位,担任大学教授的有三位。再说,林文忠公(林则徐)死后也是毫无积蓄,但是他的子孙数代书香不断。林则徐的训子对联:“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损其过。”而与林同时期、发大财的人,广东的伍氏及潘氏、孔氏,都是靠鸦片发了大财,积财至数百万两、数千万两银子。凡是海内有名的古字画碑帖,多数都盖有伍氏、潘氏、孔氏的图章,也就是表明,此物曾经在三家收藏过,可见他们豪富的程度。但是,几十年后,这些珍贵的物品,又已经流到别家了。他们的楠木房屋,早已被拆了,到别家做装饰、木器了。他们的后人,一个闻达的也没有。然而,数十年后看看他们子孙都知道,林文忠公是世间最有智慧的人,伍氏、潘氏、孔氏,却是最愚笨的人了。所以,我最后得出的结论:保富的方法,须有智能的眼光,也就是要有长远的见识与宏大的心量。于是我想到了几句顺口溜说得好:“读得书多胜斗丘,不愁耕种自然收,白天不怕人来借,晚上不怕盗来偷。”精神财富只会越积越多,抢不走,偷不了,永远是你的,晚上睡觉用不着上锁,一点风险都没有。自古好景不长存,彩云易散琉璃脆,成由勤俭败由奢,富贵管不了三代,还是诗书继世长。
读书不仅能致富保富,而且是拥有财富后享受财富的工具。从生活意义来说,哲学家普遍认为,世界是由精神和实体(物质)构成的,人有两种财富,一是精神的或知识的;二是物质的或金钱的。但我们在生活的时候,常常会盯着房子,车子,票子,而忽略了生活的另一面——精神领域。可怕的是没有钱人会立刻饿死,但没有精神人会慢慢被毒害死的现象没有被人认识到。知识可以变为物质财富,但金钱却买不来知识。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内心充实,只有物质财富的人精神是空虚的。所以我说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知识最丰富的人。时下,流传一个新概念——“知本家”,正刮起一场“知本家风暴”。所谓“知本家”,简言之就是以知识为资本的一种群体。它显示,知识已成为一种独立的力量、主流的力量走上时代的舞台。“与书为友”的人是坚强的。因为他能自在的品味、汲取古人类的精神财产,运用自如。这种人才是“心灵的巨富”,以钱财来说,就像拥有好几家银行一样,需要多少就能提取多少。一个人只有当他借助书籍进入精神世界,洞察万物时,他才算跳出了现实的局限,才有了时代和历史意义。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这个当时被雅典美少年崇拜的偶像,自己长得像个丑陋的脚夫,秃顶,宽脸,扁阔的鼻子,整年光着脚,裹一条褴褛的长袍,在街头游说。走过市场,看了琳琅满目的货物,他吃惊地说:“这里有多少东西是我用不着的!”是的,他用不着,因为他有智慧,而智慧是自足的。若问何为智慧,我发现希腊哲人们往往反过来断定自足即智慧。在他们看来,人生的智慧就在于自觉限制对于外物的需要,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人已被神遗弃,全能和不朽均成梦想,惟在无待外物而获自由这一点上尚可与神比攀。阿里斯底波承认智慧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带来快乐,而财富本身并不值得追求。当一个富翁把他带到家里炫耀住宅的华丽时,他把唾沫吐在富翁脸上,轻蔑地说道,在铺满大理石的地板上实在找不到一个更适合于吐痰的地方。垂暮之年,他告诉他的女儿兼学生阿莱特,他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乃是“不要重视非必需的东西”。南朝宋人沈攸之晚年曾发出这样的感慨:“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他对自己将过多的时间精力付诸官场而懊悔不已。知识与气质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耐心地、持久地通过读书才能获得的。清寒而不寒酸,小康而不俗气,这个关键就在于当事人是有书卷气还是市侩气,也就是当事人是否重视读书,是否热衷于知识,是否追求精神层面。富者因书而贵。一个胸怀虚心、耐心、爱心的读书人,即使拥有令人羡慕的财富,也不会另人反感的铜臭;即使拥有令人向往的权力,也不会变成令人讨厌的官僚;即使拥有令人尊敬的学术成就,也不会有令人失望的自负。人,最可怕的是精神上成为乞丐。对于作为金属的黄金,许多大老板大概是不会觉得稀罕了。在中国富人的江湖传闻里,财大气粗、小学文化,是常用的两个四字词,依然用“穷得只剩下钱了”来为企业家作注。我认为,没文化的人千万不能成暴发户,因为钱也好,物也好,在他们手里不是造福一方的资源,而是劳民伤财、祸害天下的毒药。
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一切都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的时代里,有什么能比保持着充足的知识,精力的储备,从容应对挑战更舒畅惬意的事呢?假如一个正值春风得意之中:经商发财、学业有成、作品获奖、仕途光明……而静下来读几天书,会使更有登高望远之乐。观东海万里烟波,方可知井蛙之乐有限,望鲲鹏击水三千,必为蓬雀之乐存羞。更上一层楼,定穷千里目,而对眼前的崭新天地,谁人能不生蝉卸蜕,蛾离茧的快感。假如一个此时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之中,如何才能柳暗花明,踏上坦途?那亦不妨就教于书。试一试从历史的透视中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从前人的坎坷中汲取勇气和信心,从哲理思辩中诱发创新的灵感,从知识的积累重组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如此,可从中悟出一些有启发的东西来。我想,人生有得必有失,有失亦必有得。人世间什么东西最珍贵?最有价值?不是权力,不是金钱。权力随地位的变动而消失,金钱随时间的流失而成粪土;物质财富会花光,大资本家可以在一个晚上破产。最珍贵的东西是知识,最有价值的东西也是知识。什么东西都可以今日占有,明日失去,书是唯一可以不因流传使用而减小价值的东西,惟有从书中发出的思想,却永远盘踞在人的脑海里,不作转蓬之客。再讲究的服装无法掩饰一个人知识的贫乏,再清寒的读书人也无法挡住言谈中的书香。正如克拉伦士·礼所说:“浩瀚的书海,乃人类最伟大的创造品。人类所建造的事物,无能经久的;纪念碑会倾坍;国家会衰亡;文明会由古老而为人摈弃……但在书籍的领域中,有许多书卷,是看过这些兴亡盛衰,然而仍复存在,仍不衰老……”。人如沧海一粟,所有过往都不过是过眼云烟,激励自己前进最重要的不是那些成长的经历与成败,而是自己曾经读过的书、所坚持的读书状态以及对人生、对社会这本大书的阅读和感悟,如果某一天有厚积薄发之日,那沉淀下来的还是自己曾经读过的书。“书山”连绵高耸,蕴藏着无穷的宝藏,读书就是找矿、采矿,辛勤挖掘采拮出来的“矿”,要进一步锻炼打造成金属物品,才能幻化出各种各样的异彩,为人类生活和社会科学服务。在我退休的那一年,听一位有幸到过花园之国新加坡的朋友说那里有家让人不可忘怀的书店。这家书店以倡导“读书不会输”的理念,来劝服那些置身浮世之中的人们。当你走进店内,便可见醒目处书写着读书的好处,尤其那幅“读书不会输”之牌,令谁都会刻骨铭心。新加坡这家书店的良苦用心,的确让人敬慕感动。读书给予人们的是“读书不会输”这种绝少说教成分、绝少虚浮意吃的质朴启迪。听后我感叹不已。至今已过去了三年,我还常想起“读书不会输”这句话就顿感书的温馨一如暖流涌遍身,又觉得仿佛催征号角的深情召唤我去激活思维,精神抖擞世,再一次去一头扑向书山,获取新的力量。可叹老矣!所以,我劝子孙们常温“读书不会输”的箴言,唱响“学习改变个人命运,品位提高生存质量,素质决定人的一生”的口号,无论艳阳高照,还是凄风苦雨,发奋读书,沿着预定的目标坚定地走下去,必能“骐骥一跃”,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