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读书要有选择与规避

 雪峰读书 2013-06-21

8、读书要有选择与规避

当今有很多人立意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人友、创万年业。甚至有的人还写出立志读尽人间书,发奋识遍天下字的对联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我认为,这种雄心壮志是好的,然而读书这事儿是年有所积,世代相传,终至浩瀚庞然,汗牛充栋。古之学人曾有汗牛充栋知无涯而生有涯的感叹。也就是感叹,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书籍知识却是无限的,即使毕一生之力勤学不懈,也很难学完全部的知识。古人尚且有这样的感叹,而当今之世界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书多得用迅速浏览的速度都看不过来。光我国的古籍就已浩如烟海了,一个人穷其一生也读不了百分之一二。又何况,不能光读古籍,古籍之外,还有更大的知识世界,就像走出太阳系,还有银河系,银河系之外还有更加浩瀚无垠的宇宙!一个人一生不可能读尽天下之书。现在,每当进书店或图书馆面对图书的时候,中外著作灿若群星,面对各个作者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风格各异的作品,很可能使人不知所措,难以一下子接受,感到的非但不是如饥似渴,反倒常常是厌腻、发怵,甚至几乎是恐惧。据统计,我国现在有报纸2000多种,杂志有8000多种,出版的图书更是浩如烟海。据说古时有人发誓读遍天下书不能做到,现在恐怕连翻天下书也是不可能的。当今每一位出版商又在印出新书前都会尽其可能地宣传,每一本新书也都空前重视包装,花花绿绿的封面四处闪动勾引着你的目光。今天的书店才真叫琳琅满目!书太多太多了,多得几近泛滥且鱼龙混杂。纵不说粗制滥造,至少是种类繁多,接触的方面甚广。已然是茫茫书海,令人不知何去何从。这样,哪些书能够进入读者的阅读视野就有了很大的偶然性。书有良莠之别。并不是所有的书都能启迪思想和陶冶情操的,阅读了有不良思想情感的文章决不仅仅是翻阅的劳累之苦,甚至可能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有消极性的影响。坏书有如毒药,足以伤害心神,纵人恶欲,使人混沌。如果不慎读上了一本坏书,就又好似进入一条被污染过的河流,污水流过的地方,花无法生,草不能长,没有鱼跃,少了虾跳,腐枝败叶随处可见,酸臭之气到处可闻,无一丝微生机,只有一片死寂。读这样的书,只能毒腐灵魂,摧残身心,丧失自我,萎靡精神。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既然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要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刀刃上。好书才读,不好的书和没用处的书就不读。所以,在读什么样的书的问题上还是要有规避,否则不但无益而且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有可能把人引入歧途,这方面的教训是惨痛和深刻的。即使是我们这些以读书、教书、写书为职业生涯的读书人,也常常感到:学海泛舟,难免四顾茫然;书山探径,也易迷失林中。有志于学,就得学会挑肥拣瘦,读出实效来。

然而,选择和规避是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在这信息时代里,信息量增长的速度,远不如信息垃圾增长的速度。马尔萨斯说,人类社会的生活资料是按照算术数列增长的,而人口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我想信息和信息垃圾的比例也必定是这样。在当代社会庞杂的信息载体中,不要说网络上,就是图书里,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都是件不容易的事。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选择出有价值、有分量的书,规避坏书、无价值的呢?佛家传到中国,后来有了顿悟法门,读书也是这样。我想,读书人应是个文化人。有了文化人的慧眼择书而读,就会事半功倍。名人名言娓娓道来:书籍浩如烟海,生命十分有限,只有择书,才能充分享用上乘之作。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在二三流的书里耗费时日,最终只能驻足于三四流的水准。择书是门艺术,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与其读10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10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值得读的书。与其10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一部书精读数遍。因此,读书人要有精品意识,择真而读(真,真知灼见),择善而读(善,思想健康),择美而读(美,审美情趣)。从我读书得来的悟性来说,在选择和规避上要切实做到如下几点:

一是确立选择和规避的标准。分辨书的好坏,不要先入为主。别人说好不好是个人观念,总要自己亲身自看一看,来判断它的好坏,内容是否对读者有用。有的坏书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有的则很难辨别。因为那些书之所以坏并不是它要给你的思想和品行以直接的摧毁,而是潜伏在人的心里,缓慢地腐蚀人的意志、情操和精神,直至引上歧途。所以,选择和规避首先要确定一本好书的标准。好书和有用书的标准是什么呢?这要根据每个人所学的专业、从事的工作来定。一般地说,对专业有关的、对工作有关的,能学以致用,产生经济或思想建设效益的就是好书和有用之书,对这些书,必须认真读、每天读、反复读,这就叫去粗取精。至于那些休闲书,只要是内容健康的,作为生活中的调味品,也可浏览,但那不是什么读书的问题,另当别论。我选书的标准:一是拥有最广泛的读者。二是超时代的。三最引人入胜的。四是最有教益和影响的。五是为广大读者接受而不深奥难懂卖弄学问。六是探讨人生不断出现而尚未解决问题的书。当然,我这里所指的不是从短时间内的读者很广泛的书,而是指经久不衰的畅销书。好书是不会因思潮的变迁或舆论的转移等因素而被时代抛弃的。人类的根本问题在任何时代里都是相同的,追求幸福、公正、真理,崇尚美德,改变落后,是人类经久不衰的目标。而好书是从来不会游离于此目标的。只要你认真阅读它,你就会爱不释手,因为它才真正是百读不厌的。它的每一页都比大多数书的全册还有意义。这些书对人类的思想提供重大的贡献,有其独特的创见,是人们的启蒙老师。它们又是最有影响的书,是作家、读者们反复讨论次数最多的书。然后,根据自己的精力、需要和兴趣来选读。读书不加选择,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只有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选书遵循三个依据:依据自己的需要、读书的目的;依据特定的历史时期的需要;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坚持三个原则:选择基础书;选择一流的书;选择经典名著。采取三个方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可参考推荐书目、书评等专家意见;通过浏览前言、后记、关键章节来选书。

二是在选书上做到三戒:一戒黄色二流的书。虽然说读书没有禁区,但是阅读有路径。也就是说,有人会读书,有人不会,或不太会读书。只说开卷有益,还不够。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读?有两个说法:一是淸末文人孙宝瑄的,他在《忘山庐日记》中说,书无新旧,无雅俗,就看你的眼光。以新眼读旧书,旧书皆新;反过来,以旧眼读新书,新书皆旧。二是林语堂说的更有趣:只读极上流的,以及极下流的书。中流的书不读,因为那些书没有自家面目,人云亦云。最上流的书必须读,这不用说,谁都会这么认为。可为什么要读极下流的书呢?极下流的书里,泥沙混杂,你可以沙里淘金——因为社会偏见,很多先知先觉者的著述,最初都曾被查禁。还有一点,读这种书的人少,你偶尔引述,可以炫耀自己的博学。很多写文章的人,都有这习惯,即避开大路,专寻小径,显得特有眼光。我认为,林语堂先生的说话有失偏颇。这种读书策略,有好也有坏。尤其是当前黄色、低级、粗制滥造的书充斥市场,对那些精神鸦片要当心规避。对林先生这类大学问家倒也无妨,但对一般的人,特别是对青少年不能推荐。无数事实证明,若在青少年时期阅读不健康的书籍,极易使一个人的人生之路走向岔道而出轨。有的人就是因为看了那些书,觉得兴奋、好奇,随意模仿,扭曲了自己的心灵,从而走上犯罪道路。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书不切实际,胡编乱造,对学生造成严重误导,很不适合儿童看的书籍。因此,读书要有选择性,特别是要选择一些健康的、有意义的适合少年儿童看的书,不然那将会后患无穷,甚至铸成无法弥补的大错。所以,读书、买书要多加挑剔和警惕,慎重选择。蜜蜂酿蜜当取,苍蝇逐臭当弃。二戒作态的书。一般来说,那些低级趣味黄色下流危害人的书,一般能够直接被人所觉察,而那种歪曲事实真相、错误的、虚假的反映社会和人生的东西才是最大的危害。坏书、坏文章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作态。作者下笔时总是想着读者有什么反应,时而鼓动一下,刺激一下,制造一些效果气氛。比如若干某明星或是名主持人的自传、某外国电影的原著小说中译本、关于网络英雄的几种传奇和七拼八凑的理论预言等等就不值得一读;那些说大话、空话、套话、废话,貌似绝对真理,实际空洞无物的书那些无真知灼见无真情实感人云亦云的书不值一读;那些把别人的作品汇集成一部大著作的作品不值一读;最可恶的那些貌似新颖实则低劣的赝品不值一读。这样的书现在特别多。现在大的书商往往雇些写手,多是学校里的或刚毕业的学生,专干攒书一事,流水作业专业生产。在我的近围就有这种人,刚从大学毕业出来,文章没有发表一篇,就钻营写书;把别人的东西东抄一点,西凑一段,变成自己的学术论文;日文一窍不通,与书商相约,请人翻译外国人的作品,换个流俗的书名,配上抢眼的包装,不择手段地推销。像这样的书读了就不会有任何长进,只会陷入到攒书者原本偏狭的眼界中,把这个世界认识得愈发支离破碎。然而读者不尽是傻瓜,由着你像耍猴儿似的调遣。有人受到鼓动刺激之处,也会有人觉得别扭,甚至反感,将书本子丢到一旁去了。说来这一层最怕看透;看透了就倒了胃口,从此无法忍受。这路文章坏在写假了。作态的文章古往今来层出不穷,总是有人爱写,当然也总是有人爱读,因为演戏与看戏可能也该算得人性的一份需要罢。我们不习惯,不看好了;不能勉强别人,却也不必勉强自己。把书本子丢开,则演戏看戏皆与我水米无干也。这些年来如此,将来未必就会变样儿,别扭反感总归还是别扭反感,除非是麻木了,可那么一来作态也就白作了。三戒时效性的书。当前的阅读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对于通俗文化的过于关注,歌星影星的所作所行往往成为人们的追逐热点和模仿对象。当然,我们并不是反对通俗文化,每种文化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但要符合规律,加强引导,更多地接触一些更为优秀的东西,对人生,对社会,对国家都能给以烛照的那种。我认为,当下最热门的书不一定是有价值的书,即使是有价值的也不一定是适合你自己阅读的。如:媒体上鼓吹宣传的书。在一个商业社会之中,书作为商品,越发注重炒作,这本是自然之事,无可厚非。但很难一时分辨出来炒作之中的真假优劣;礼品书。并不是所有的礼品书一律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华而不实的,但是一把剪刀加糨糊、货卖一张皮,里面却是浮文弱质的礼品书大量存在。读书本是一件朴素的事,不是去赴宴或去舞场,不要讲究化妆。将书弄得珠光宝气,将书变成硬壳虫,将书制作得和玩具服装一样,只当成了书柜里的摆设;辅导类的书。它们最为泛滥而且随便编纂不负责任。它们东拉来一篇西扯过一篇,极尽分门别类之能事,将作文肢解成屠宰生猪般大卸八块,将活生生的生命变成机械式的批量生产,如果长期照它的模式写作文,最容易千篇一律,公式化、模式化,将天性磨蚀殆尽,将想像空间萎缩蚕食;卡通书。虽然说这种书自有其娱乐和游戏的意义,但终不入流。偶尔翻翻,无妨大局,要是真的迷恋下去,不是好事。据我观察,当前的阅读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对于通俗文化的过于关注,歌星影星的所作所行往往成为人们的追逐热点和模仿对象。当然,我们并不是反对通俗文化,每种文化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但要符合规律,加强引导,更多地接触一些更为优秀的东西,对人生,对社会,对国家都能给以烛照的那种。

三是在读书中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把读者分为四类:第一类好比计时的沙漏,注进去又漏出来,一点儿痕迹也没留下;第二类好比海绵,什么都吸收,挤一挤,流出的东西原封不动,甚至带脏了些;第三类像滤豆浆的布袋,豆浆都流掉了,只剩下豆渣;第四类像宝石矿上的苦工,把矿渣甩在一旁,只拣那些纯净的宝石。我赞同第四类人的读书方法。因为,第一类人读了等于没读,第二类人读书读变了质,第三类人弃了精华,取了糟粕,只有第四类人做到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为书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写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其中必定有些东西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了,或者原本就有讹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和个人认识水平的差异,导致书中存在一些糟粕。大凡读书能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人,一般都能学有所获,进而做到为我所用,以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有益的东西。开国领袖毛泽东读《史记》时就善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正是书中那些精华给了他启示和教益,使他在领导中国人民求解放、建立新中国的过程中,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相反,那些读书时没有取其精华,而是取其糟粕的人,根本不可能有所创造,甚至那些糟粕会把他们引向罪恶的深渊,直至洒下铁窗泪。试想,一个人读《红楼梦》时,置那些优美的诗词和精湛的艺术技巧于不顾,却一味的痴迷于那些低级的描写中,此人会变成什么样的人?现实生活中,那些因沉迷于黄色书刊而最终锒铛入狱的罪犯,难道还不能给人们一些警示吗?因此,读书,惟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那么如何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里涉及到个人的学识水平和读书的程度。我的体会有两个:一个是读书要有所鉴别。书有良莠之分,道有正谬之别。发光最亮的未必是真金,喊得最响的未必是真货,流传最广的未必是真理,炒作最热的未必是真经。要选择对我们有意义,有帮助的书来读。要多读好书。每个人学识有所不同,一位才高八斗的人,看书无数,当然知晓什么书是好书。而学识不高、书又读得少的人,当一好书看完了之后也觉得是好书,但它有什么过人之处不一定能指得出来。因为要指出一本书的缺点与优点,就必定要与其它的书作对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需要的就不只一本书了。在当今世界,一些黄色书刊正在模糊人们的视野,污染人们的心灵。对此,读书时应该提高警惕,注意选择,注重效益,有取有舍,因人而异,做到蜜蜂酿蜜当取,苍蝇逐臭当弃,要像宝石矿上的苦工一样,读书时扔掉矿渣,留下宝石,为我所用!二个是读书要做到不唯书。有的人将书籍看作是真理与规律的化身,凡书上所讲都是金科玉律,都是良师益友,于是尽信书,皆唯书。这是不对的。宇宙万物都在运动发展变化,认识总是落后于实践。一家之言,一域之见,难有片面性局限性,时间既公正又残酷。哲学里讲只有相对真理而无绝对真理。世界上没有句句是真理的书,并不是上了书的,就是对的、就是真理所在处。孟子有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本前人近人所著,不能尽善尽美,可寻有益之出,取其精华,去其糟泊。黑格尔所提出扬弃一词,虽为哲学用语,用在读书一事,亦无不可。读书不可拘泥,不可尽信书中所言,在读书学习时,定向的选择,深入的研究,把从属于这一类系的知识搞懂、吃透,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巩固、提高,开创出新的东西来,使其更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推动起前进的步伐。这才是读书的真正意义之所在。中国有读论语半部能治天下之说。真的能治也是治农耕明之天下,今天就未必了。因此,读书要有个基本立场和科学态度,特别是社会科学方面的书,读时要开动脑筋,不能盲从。黑格尔的怀疑一切;唐朝魏征的兼听则明,偏信为暗和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希望成为我们读书时的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