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商教育的三堂必修课

 昵称936669 2013-06-23

伴随成长脚步的是一个接一个的人生困惑,很多时候我们只能靠着自己艰难摸索。然而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有专业的知识,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更拥有智慧和一颗柔软的心,他们就是心理咨询师。本刊每期将邀请一位国内著名心理咨询师做客心理会客厅,聊聊他们经历过的事情,告诉我们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如何给别人带去幸福。

采访对象:张怡筠。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心理学博士;“张博士青少年情商夏令营”创办者&主持人 (2007年迄今);活跃于媒体的心理学专家,曾任央视《开学第一课》《心理访谈》,湖南卫视亲子教育节目《变形计》之心理学嘉宾、主持。

人物标签:作为第一个用中文撰写情商专著的学者,著名心理专家张怡筠认为:这是个以情商论成败的时代。80%情商+20%智商=成功,100%情商=幸福!因此,情商教育是每个人的人生第一课!

两年前,本刊曾刊登过一篇文章,名为《张怡筠:用心理学玩转婚姻的幸福魔方》,让读者了解到这位来自宝岛台湾,享誉两岸三地的著名心理学家、儿童情商教育专家如何巧妙、细致地利用她最擅长的心理学,让自己20多年的婚姻生活幸福如初。

2012年10月,本刊记者专程前往上海,在张怡筠的“情商工作室”里,再次采访了她,倾听这个优雅、美丽、温和又聪慧的女人,为我们讲述她致力并投入多年的儿童、青少年情商教育的心得、感触以及想与父母们分享的情商必修课。对记者来说,这是一堂非常轻松又收获多多的课程。尽管应试教育和“分数决定一切”的后遗症还在,不可能折转回去重新培养高情商后再经营人生,但记者还是从她的几堂情商必修课里,学到了终生受益的知识……

没有EQ,IQ再高也枉然

如今温文尔雅、落落大方,极具女人魅力的张怡筠,其实在小时候十分活泼,很有自己的主见。为此,她有时会挨妈妈的打。因为张妈妈小时是被父母用打骂方式教育长大的,刚开始做母亲的她,也有样学样地打骂孩子。然而在12岁那年,妈妈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夜间失踪”后,小张怡筠突然发现:“妈妈变了,原来会打人的妈妈再也不打人了。”后来她才知道,妈妈是去学习了有关心理学的成长课程,因而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妈妈不再打孩子,她变得亲切和幽默,变得更愿意花时间跟她玩耍,听小孩说话。而且更多时候,妈妈会鼓励她对许多事情有自己的判断和看法,并不断给予表扬。

“一直到现在,我70岁的妈咪随时随地都乐观开心,任何时刻都给予孩子们无穷的正能量。她优化了自己,成长为孩子们心中喜欢的妈妈,用现在的眼光看,成功变身孩子的情商教练,让我们能快乐幸福地成长。有这样的妈妈,我真的很幸运。”张怡筠说。

自己的成长经历,让张怡筠意识到心理学对人的重要影响力,因而立志要成为心理学家,后来一直投身于情商的研究与教育工作。

情商(EQ),是情绪智力商数的简称,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认知及管理能力。情商的主要内容包括自我情绪认识能力、自我情绪管理能力、认识他人情绪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四个方面。简单点说,就是一个人运用情绪,圆满处理自我及人际关系,达成生命目标的能力。

张怡筠说,研究发现,对一个人的成就及幸福的贡献,情商都比智商重要多了!而情商有部分会受到遗传影响,但后天的教育及学习更重要。良好的亲子关系及家庭教育,会弥补孩子情商的“先天不足”,培养出有高情商的宝宝。

情商教育第一课:自信

那么,一个高情商宝宝最明显的表现是什么?“自信是情商的重要基础及能力。”张怡筠说。差不多每次亲子讲座后,都会有妈妈跟她忧心忡忡地倾诉:“我觉得我家宝宝不自信,总说‘我不会’‘我做不到’。比如嚷嚷着要拼图,给他买回来了,反应居然是‘我拼不好,还是妈妈帮我拼吧’。”

张怡筠说,很多学龄前的孩子常常将“我自己来”“我能行”挂在嘴边,表现得自信满满。但是,也有些孩子是典型的“我不会”宝宝,总是不敢去尝试新事物,总是显得很胆怯,处处退缩,此时爸妈要特别用心去培养孩子的自信。

自信,指一个人对自身价值的肯定,是对自己外貌、能力、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持有非常积极的信念。

张怡筠说,由于自信是一个人情商能力的基础,其重要性,就如同大楼的地基,地基不稳,房子越高越容易坍塌。许多父母过度的夸奖:“孩子你是最棒的”,其实无益于培养扎实的自信。自信的孩子有两大正面自我认知:“我是可爱的”“我是能干的”。

从本质上看,“我可爱”源于孩子从他人口中获得的积极评价,“我能干”源于孩子过往胜任某项工作或任务的经验。如果想培养孩子的自信,需要呵护和强化孩子的这两个信念,家长们不妨这样做:

实践和体验,让孩子的自信更扎实。让孩子体验自己成功完成任务的感受,能增强孩子自信。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情让他自己去做,小到吃饭、穿衣、刷牙、洗脸,大到日常生活中的交际应酬,家长没必要包办代替。可以鼓励孩子参与一些相对简单的家务,并及时给予认可:“你把地板扫得很干净,真让妈妈大吃一惊!”孩子会因此获得胜利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也获得了父母的认可,从而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满意而更加自信。

肯定和鼓励,让孩子的自信更牢固。来自父母的肯定和鼓励,能让孩子更相信自己。怎么做更有效?

首先,肯定和鼓励要及时,孩子一有良好表现就要给予肯定。

其次,肯定和鼓励要具体而不是泛泛的“你真棒!”例如,孩子自己收拾玩具,父母可以这样表扬:“今天,你不需要提醒就自己主动收玩具,而且摆放得很整齐。”具体的反馈,会让孩子清楚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该继续怎么做。

另外,肯定和鼓励要客观。许多家长可能会认为,时不时夸孩子“你真棒”“你好聪明”会让孩子更自信。实际上,自信需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孩子才能从内心真正认可自己。因此,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回顾他(她)某件事情的具体经过,一边帮孩子梳理当时的情绪感受,一边对孩子的行为表现给予客观评价。让孩子对自己的认识更全面,获得更扎实而不是盲目的自信。

比如那个嚷嚷着不会做拼图的孩子,张怡筠建议家长这么做,从而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当宝宝说“我拼不好,还是妈妈帮我拼吧”时,妈妈先鼓励孩子参与拼图活动:“我和你一起玩拼图好不好?”当宝宝成功找到一片拼图,妈妈要及时肯定:“宝宝找到一块合适的拼图啦,真是努力的好孩子!”此外,妈妈还可以时不时“示弱”:“宝宝,快来帮妈妈,妈妈怎么找不到呢?”

当孩子认为自己的存在有价值、被人爱,并且相信自己有能力去面对各种挑战,也就获得了通往成功和快乐的钥匙。

情商教育第二课:处理冲突和愤怒情绪的能力

很多孩子非常自信,他们也擅长在公开场合积极表现,并恰如其分地展现自己的能力。但是,动不动就发脾气、面对冲突要么回避要么采取极端方式,却是张怡筠在亲子课堂中遇到的很普遍的一个问题。

“我们的课堂上,有很多宝宝是那种十分讨人喜欢,一看就是小甜心的孩子。他们的嘴巴特别甜,也总是开心不已,就像小天使一样。”张怡筠说,但当他们的父母被要求“描述宝宝”时,竟然有高达95%的选择“易怒”。很多的父母,在孩子表现出这样的情绪时,要不觉得“等一会儿就好了”,要不和宝宝一起恼怒发飙。其实这样做,对培养孩子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毫无作用。张怡筠一向很注意国内外关于儿童情商教育的研究,2010年以色列一项研究发现,家长忽视幼儿的负面情绪比如哭泣、发怒等,或要求孩子压抑情绪,会削弱孩子的情绪觉察和共情能力。

当孩子悲伤或愤怒时,家长要避免哪些误区?美国学者John Gottman博士认为,有三类做法不利于培养高情商孩子:第一,忽视孩子负面情绪,觉得无关紧要;第二,对孩子负面情绪不满,甚至指责或处罚他们;第三,接纳了孩子的负面情绪,但却没有引导孩子如何处理情绪。

在宝宝伤心时,张怡筠建议父母切忌有如下反应:1.假装没看到;2.对孩子说“不哭才坚强”;3.呵斥“不准哭!”甚至动以武力。对于孩子来说,家长无条件接纳他们的情绪并有所回应,才有利孩子的情商发展,即培养处理冲突和负面情绪的能力。

另外,体罚伤自尊也积怨气,是最糟糕的情商教育。张怡筠最不能接受的就是父母打孩子。 孩子的负面情绪积压,家长没有重视并及时和他们沟通以帮助排解和处理,相反却暴力相向,后果可能会很严重。对于现在有很多青春期孩子选择轻生,张怡筠非常关注也很痛心,她说,这都是因为父母没有及时给孩子上好情商教育这一课。

情商教育第三课:乐观、感恩和同理心

因为是独生子女的关系,很多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感恩的坏毛病。这是张怡筠在亲子课堂上遇到的另外一个普遍问题。这些孩子缺乏对别人的宽容、理解和换位思考等同理心。同理心(empathy)是EQ理论的专有名词,是指正确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绪,进而做到相互理解、关怀和情感上的融洽。

比如,很多孩子在收到别人礼物、公交车上被让座时不愿“谢谢”,很多父母因此觉得没面子、恼怒,当面或者事后会狠狠教育孩子。其实,三四岁的孩子都有明白别人善意、能完整表达自己的语言能力,他们不是不会或不敢表达,而是根本就不愿意。张怡筠认为:这是家长教导孩子礼貌、得体表达的好时机。

聪明的父母,会这样做:

首先,把感谢作为自己的生活常规,给孩子做好良好示范。比如在家庭里,对待自己的爱人、父母,都应该适时地说“谢谢”;其次,不时提醒孩子体恤他人好意:“阿姨喜欢你才给你让座,我们一起对阿姨说谢谢吧!”第三,要及时赞扬孩子得体的表达,比如对孩子说:“刚才你用‘请’字,真有礼貌!”示范得多了,孩子自然会懂得感恩和换位思考。

“良好的家庭教育,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点就是教会孩子感恩运气、重视能力。看自己,不因外表及家境优越而得意洋洋;看他人,以人品素质而非权贵财富去衡量对方。教孩子懂得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才能教会他经营出自己有价值而且幸福的人生。”张怡筠说。

她认为:乐观是孩子的关键情商能力。乐观的小孩具备如下特质:1.总能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2.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对挑战,把事情做得更好;3.把成功归结为自身的能力或努力;4.遇到困难不灰心不放弃;5.认为总会有好的事情发生。想要孩子快乐成功,爸妈该从培养小小的乐观高手开始。

幽默感和想象力,是培养孩子乐观能力的重要手段,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让管教变得有趣有效。例如,教孩子收拾撒落一地的玩具,与其严肃地命令,不如这么开口:“小汽车想念它的家了”“积木宝宝都困了,该回家睡觉了”“铅笔和笔帽是好朋友,让它们彼此拥抱吧”……幽默感,会让大人童心泛滥而兴趣高昂,也会让宝宝养成好习惯,真是一举两得!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情商教练

张怡筠曾遇到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女企业家,她的事业做得非常成功。事业成功的她,还有个为她挣够了面子的女儿,从小到大,女儿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数不完的钢琴、奥数大奖,高中毕业后保送到上海著名高校。一切听来好极了,可是这位妈妈却焦急地说:“女儿刚上大一,最近突然对我说她想自杀,而且,她这样说的时候,仿佛对我充满敌意……”这位妈妈百思不得其解而又伤心不已:女儿那么优秀,堪称同龄孩子中的佼佼者,而且一向开朗乐观,大好的前程摆在面前,为何要自杀?

通过沟通,张怡筠发现,这位母亲和很多中国式母亲一样:从小到大,她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必学科目的成绩、钢琴考级的分数、奥数是否拿奖……妈妈想当然地认为:女儿成绩好,就能上好大学找好工作嫁好男人。殊不知,女儿一直过得很压抑,她的乐观、幽默和懂事,都是装出来的。不然,她怎么会在考入名牌大学后,竟想了断美好的人生?

青春期是每个孩子人生中最严峻的考验,一不留神可能就会出现心理风暴。

父母应该知道培养一个孩子,就如同盖一栋大楼,在打地基时就要想到,某一天可能有台风、地震来袭。盖楼前把地基打得结结实实,每一层楼都用心盖,不要等大楼盖到十几层高遭遇台风来袭时,才后悔不已。

近几年科学家对人类大脑研究后发现:大脑第一次迅猛发展期在6岁以前,而青春期其神经系统经历一次重塑,身体生理经历了大的变化,性荷尔蒙和大脑也经历了一次大的变动,即从儿童到成人的心理风暴期。“很不幸的是,这个时期的孩子刚好碰上中考、高考,父母又正处于更年期。如果父母依然一味强调学习成绩,给予孩子更大的压力,那么就极容易出现问题,而这个青春大逆反期的问题,往往是最严重的。”

张怡筠还讲述了一个让她非常感动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她情商工作室的一位女讲师。这位女士非常积极阳光,善于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她的幸福和快乐由内而外感染了每个人。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她父亲从小到大的教育。比如,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太多,父亲发现女儿有点不高兴,就会找到女儿的老师说:“作业太多,很抱歉我女儿没时间做完。”老师问:为什么其他孩子能做完,她就不能做完?父亲答,因为他要带女儿出去玩儿!“玩儿”,不是纯粹的玩乐,这位父亲总是利用玩乐的时光,和女儿沟通谈心,与她一起分享一本好书或一场电影。与此同时,父亲总是时时处处做好女儿的表率,自信、乐观,处理自我负面情绪和与他人冲突的能力。

这个总是不做完家庭作业的女孩,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因为,父亲重视培养她的情商能力,让她乐观开心并热爱学习,成绩自然不是问题。

这个女儿一直比同龄孩子显得自信而乐观。大二那年,她的父亲不幸患重病,弥留之际,妈妈问:“女儿还没毕业、结婚,你怎么舍得撇下她啊?”他答:“我一点都不担心我的女儿,因为她长大了,是个独立、自信和有幸福能力的孩子。所以我了无遗憾……”

这真是父母最大的成功,把孩子培养成幸福开心的成人。

因此,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情商教练。当孩子具备了极好的情商能力,我们还愁他们的人生道路不一帆风顺并永远幸福吗?  文/本刊记者 玄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