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往故乡的火车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6-24
铁道文化之十
开往故乡的火车
  • 2013年06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创意台湾 许志杰专栏
  残酷的现实就摆在面前,那就是铁道建筑和铁路工具的存与废。完全存留是不符合实际状况的,台铁做得再好,也是诸多遗憾在心头,成为今天台湾铁路迷心中永远的痛。
  写到这里,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与大家分享一个喜讯:在国家有关部门近期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出现了数量不少的与铁路相关的名称,如胶济铁路济南火车站建筑群、济南泺口黄河铁路大桥、天津西站主楼建筑、南京浦口火车站主站房、京张铁路南口至八达岭段、京唐铁路滦河大桥。尤其是济南,在拆掉了津浦铁路济南火车站之后,能够知其耻而亡羊补牢,不仅要规划重建老站,还加大保护力度,让另一座火车站安然无恙,使之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泺口黄河铁路大桥,当年已经被拆掉了一部分,不知什么原因幸而“刀下留人”活了下来,这次也入选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很兴奋,但又不甚满意。有幸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铁路建筑,只是小部分,散失在全国各地需要保护的单位还有太多。以胶济铁路为例,坊子火车站的德日建筑群非常庞大,有站房、桥梁、宾馆、站长室、值班室,还有扇形火车头车库、转盘,却没有被保护。还有济南黄台火车站的站房,也是保存完好,同样未被保护。它至少可以与胶济铁路济南火车站建筑群打包,一同入选。还有位于淄博市临淄区的淄河铁路大桥,现在也仅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也应该像唐山的滦河铁路大桥一样,受到国家级文物保护待遇。说到兴奋处,我说一个自己的想法,京杭大运河作为一个整体,由沿河各地共同申遗,其实,胶济铁路也完全可以整体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通车110年的胶济老线纳入国家文物保护范围之内。
  在徘徊、挣扎了几十年之后,铁道建筑终于登上大雅之堂,成了国家的宝贝,而不再被怒斥为帝国主义殖民者的产物。有些话是无法反复去说的,因为说了就有人不愿意听。然而,有一些事却必须经常提到,有一些话就要不断有人去叨叨。保存与保护是一件紧迫的事,但是,怎样在有效的保护与保存中得到适度开发利用,也是大话题。保护与保存需要投入,资金的投入、人员的投入,由谁负责,难上加难。前面我提到的高雄港火车站的保护,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在相关部门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的情况下,这样的范例生存下去是没问题的。一旦有一天钱和人都散了,只供观赏游览的高雄港火车站怎么办?不能像湖南凤凰那样把门收钱,也无法再把火车开进来运送货物和旅客,这样,无可奈何花落去是必然的结果。
  因而在保存与保护之后,开发利用废弃铁道建筑物同样需要大手笔。据说刚刚退役的石家庄火车站将被改造成铁道博物馆,天津西站票房主楼也要晋身博物馆。台铁在经历了铁道建筑存与废的争执之后,不敢再漠视和怠慢,采取了相应措施予以保存保护,却出现了用力过度或过当行为,壳还在,进去一看,有的竟成豪华厕所,有的被装扮得花枝招展,惨遭景观再造之毒手。但是,把所有的铁道建筑都改为博物馆也不现实,每个地区有一座博物馆就足矣。济南胶济铁路火车站完全可以改建为铁道博物馆,因为山东还没有同类博物馆,而山东是中国铁路发展的高地,1904年通车的胶济铁路和1912年通车的津浦铁路在济南交会,这里是重要的铁路枢纽。以现有的条件,不拆不废就是最好的保护。
  有人对我说,从你的文字里可以看见你的内心深处对铁路的感情。是的,我已经说过了,我是火车司机的儿子,还是火车司机的孙子。火车是我家族的一部分,更是我生活的乐趣所在。小的时候我们经常在一起玩“开火车”的游戏,用高粱秸做“洋旗”,把自己的家门口设置为火车站。一个人是一列火车,呼啸而来,急驰而去,两个人相会时互相打招呼。那是我们藏在心中的一列开往故乡的火车……关于铁道文化的话题到此打住,要说的话实在太多,希望能有更多的知音,一起继续我们的火车之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