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汇集(二十三)

 国之档案 2013-06-25


片    名:      横山昆词
类    别: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制作时间:     [ 2010-12-08]
简    介: 横山昆词是集吹,打,唱于一体的坐唱吹打形式的民间乐种。现在重庆綦江县横山镇尚有遗留,距今140多年历史。演唱内容有放朝、点将、昆词、快锣鼓、慢锣鼓、轻三调、干打、干吹等几类,曲牌丰富,牌名繁多,就其目前...


片    名:      海棠唢呐
类    别: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制作时间:     [ 2010-12-08]
简    介: 海棠唢呐,明代未期传入重庆长寿地区的一种民间吹打乐。海棠唢呐,声音高亢明亮,音色优美,独具地方特色。海棠唢呐演奏有独奏,合奏,也有对奏。有的表演者一人能吹两只或三只唢呐,高超吹奏者,不仅用嘴,还可用鼻来...


片    名:      义和锣鼓
类    别: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制作时间:     [ 2010-12-08]
简    介: 义和锣鼓为流行于重庆市长寿义和地区的一种民间打击乐形式。每到农闲季节,当地农民聚集在一起,敲打锣鼓便成了他们庆贺丰收、红白喜事的主要休闲娱乐方式。主要用于庆贺丰收、红白喜事等民间娱乐。义和锣鼓包括两类...


片    名:      薅秧歌
类    别: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制作时间:     [ 2010-12-08]
简    介: 璧山薅秧歌也称禾籁,在重庆璧山县广为流传的民间山歌,承传八百多年来,是璧山地区劳动人民生产、劳动、爱情、生活的艺术再现形式。歌曲伴随着劳动而唱,起到了统一劳动节奏,缓解疲劳,调节劳动情绪。薅秧歌唱法很...


片    名:      璧山吹打
类    别:     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
制作时间:     [ 2010-12-08]
简    介: 璧山吹打起源于重庆璧山县广普镇,由最初劳动小调小曲,经民间艺人加工整理,形成吹奏打击曲谱,由多人组合排练演奏,相似于川剧座唱的形式。璧山吹打在内容上,继承地域文化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形式上不断吸收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