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霉素制作

 二猴 2013-06-26
        实际上青霉素的少量制作,对知道的人来说并不复杂,只是需要良好的耐心和对每一个细节的认真把握。

        一、菌种的采集

        鞋子、衣服、水果、古钱币凡是一切会发霉的东西上都可以收集到霉菌,最佳的就是罗马甜瓜腐烂后产生的一种金菌青霉菌,因为它的生长速度最快(大约是其它霉菌的几十到一百倍),由于是冬天,所以我们只能通过把炕加热,以使屋内达到25度左右的相对恒温,然后把所有能够找到的水果和会霉变的物质放进去,为了防止过于干燥,还要在屋里放几盆水。等霉菌大量产生后就涂到培养基上,再把培养基上产生的霉菌涂到新的培养基上,如此反复一、两次,通常就可以得到纯种霉菌了。

        培养基也有很多种,最早是使用葡萄糖培养基,但效果一般,而且成本高,量产最常用的是玉米浆(淀粉业和葡萄糖业的副产品,价格低廉,效果也不错,但中国五十年代前基本没有这类工业,所以只能进口)、棉籽饼(就是棉花籽榨油后的残渣,农民一般用来肥田,价格低廉,但须先用胃蛋白酶消化后,其产生的消化液方可用于制作培养基,好处是比用玉米浆生产的颜色浅得多,便于提炼和脱色。但最佳的是用棉籽饼的水浸出液做培养基,产量比用玉米浆和棉籽饼消化液高四倍左右)。

        二、检验菌种能否产生抗生素

        实际就是把菌种和其它细菌混放,看能否消化和杀死其它细菌。在显微镜下观测,帚状和橄榄型的青霉菌产生抗生素的比例较高。

        三、霉菌的大量培养

        用大开口的容器装上培养液,接种选好的霉菌后,拆了一个电风扇的扇叶,扇叶中部焊接了一个曲柄,把扇叶放入培养液中,通过不断的推动手柄,使培养液不断翻动与空气接触,这样霉菌就不仅生长在营养液的表面,营养液的内部也会有霉菌生长,但比用恒定电力驱动扇叶效果肯定差很多。霉菌培养的时候,温度要基本恒定在24到25度,这样两到三天后,霉菌就很多了,四到五天霉菌的颜色就开始变青,有时会产生金黄色滴状水珠,这种水珠越多越好,六天后即可将培养液取出冷藏。

        接下来就是进行青霉素的提炼了,首先取出冷藏保存的培养液调节至PH2.0,然后加入香蕉精(醋酸戊酯)不断轻摇,含有青霉素的香蕉精就会浮到表面,与下层的菌液分离后,把提取部分再用PH7.0的蒸馏水提取几次,然后用木炭脱色,再用氯仿提炼后溶于水,就是青霉素液了。由于青霉素受热不稳定,而且必须冻干设备保持干燥才不会失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