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是《道德经》不是《论语》?

 yebangxing 2013-06-27

为什么是《道德经》不是《论语》?

    小竣坚持读经典,从一岁多的时候的《三字经》开始,到后来的《千字文》、《弟子规》,六七年的时间里,反反复复地诵读的书有《大学》、《道德经》、《中庸》、《易经》、《孟子》、《孙子兵法》,还有一部分的《黄帝内经》。很多读过我博文的朋友都知道我很喜欢让他读《道德经》,关于“少不读易”的说法我也不置可否,小竣没有全部诵读易经的每一卦的卦辞,但是对乾坤两卦和《系辞上下传》却全部通读记诵了的,小时候有段时间他还研究过八卦图的有规律变化的象数,当然不是算命打卦的人那样研究,是当着有规律变化的图画来玩。

    这些日子来,很多朋友问过我一个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你那么喜欢《道德经》,甚至《易经》,为什么不给孩子读《论语》?我记得以前的文章里曾经写过一点,说我不太喜欢《论语》那么短的句子和太多的生僻字,但是,真的就这么简单吗?今天我想和我的博友们坦诚地说说我自己对选择读经的理解。

    为什么读经?我讲过很多了,我自己喜欢是一个原因,我们中国的文化能千年传承,里面有很多的精华,我们不能也不可以让这些智慧成为文物仅供学者研究,这也是一个原因。但是,如果仅仅因为就这样而读经,似乎理由还不够充分,重点是,孩子通过读经可以得到什么?

    我的结论是:可以培养一种观念,一种方法。

    什么观念?什么方法?

    辩证的哲学观,理智地、动态地认知世界的观念,多向的全方位的立体思维方法。

    这些观念和方法,会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在反复的阅读和探讨中,生根和发芽。

    我跟小竣讨论过一个案例,杨振宁的父亲是清华园数学系教授,杨振宁也非常喜欢数理科学,为什么却在他假期补课的时候父亲不给他数理加油,却请老师补习国文,却要他背诵《孟子》?他的父亲这样做的目的何在?在于培养他认识世界的思维和方法,我是这样认为的。

    《道德经》是什么?《易经》是什么?在我看来,它们是最经典也是最朴素和最经得起历史长河检验的哲学书籍。毛主席一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成为实事求是的经典名句,他的哲学体系的形成源于哪里?我们可以在这两本书里找到源头。很多人一听《易经》不是认为是天书,就认为是算命打卦的巫术,其实都是误会。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是来源于易经的乾坤两卦的卦辞,而推命算凶吉,那不过是运用《易》的方式之一而已,《易》的智慧,何止于此!它讲的是变化,是发展,是规律,是顺天意,更是尽人事,是天地,是万物,是人心,是认知态度,是认知方式。道德经也是如此,老子用精练的语言告诉我们该用什么态度来认识、理解和判断事物的本质,他对柔与刚,对水的阐释,对权术权谋的智慧,每一章,直到现在还能给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无限的感悟和收获。很多人说道德经是玄学,我不那么认为,本质上,他就是一种哲学,认知的哲学,处世的哲学,甚至治国的哲学。

    这些立体思维的方法和概念,现在我也给孩子讲,当然还是非常非常粗浅的,但是,却是非常实用的。读经不是为了背诵,是为了应用,背诵不过是为了更多领悟和便于应用的一个小手段。学习好我们老祖宗充满智慧的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对他以后从事任何职业都是有帮助的,甚至对他的未来人生里,在精神世界里的自我认识、自我心灵的修护和塑造都是有用的。
    为什么我又排斥论语呢?因为论语里基本是正己修身的内容,是道德修养层面的东西较多,冠冕堂皇的东西多,太多讲自我完善和约束克制,直面人性的东西太少,也因此一直被政治上利用,成为僵化民众的愚民手段之一,我不喜欢。凡是能被统治阶级充分利用的东西,我觉得都是有思想上的毒害因子的。要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一部《大学》足也。不需要在论语上大费周章浪费时间。我看过南怀谨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我们的帝王统治国家,历来都是内尊黄老,外崇儒术。我非常非常之赞同他老人家这句话,论语是给老百姓看的,要有一个自由的思想,客观的视觉,立体的思路,就不必读论语。

    孩子读经,不仅仅是读过背过就算完的,小竣读三字经,先是认了汉字,每几个字就是一个小故事,还多听了很多历史故事,他的历史知识,就是从三字经开始学起的,三字经把中国古代历史非常简洁地串在了一起,从三字经开始他结合着看《上下五千年》,孩子对历史的线条感一下就建立起来了,思路非常清晰。现在他甚至开始结合着西方历史来对应地看待世界历史的发展。

    读一点《黄帝内经》,是希望他对中医,对养生有一点基本的概念和认识,身体也是小宇宙,需要平衡,身为中国人,不粗浅了解一点点中医文化,是极大的遗憾,何况,中医本身就是一种哲学思维。读《孟子》,因为里面很多智慧的小故事,把它当做古文版的《伊索寓言》看就挺好,不过是立意比《伊索寓言》高了若干档次而已。看《孙子兵法》,那些多变的计谋,其实就是对《易》的实用战术之表现,是孙子的《易》学理论在战略战术上的引申应用,也是一种思维模式,学习这种模式,绝对不仅仅是战场上才有用。

    总之,我希望今天小竣日复一日坚持学的东西,都是漫长浸润后,他日能对他产生长远影响力的东西,绝对不是简单的为了读而读,简单的毫无点拨的为了读而读,才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

    至于普遍的读经伤害孩子头脑失去创造力之类的说法,我觉得相当无稽。认识爸爸妈妈电灯电话不会影响创造力,怎么认多几个汉字读两句古文就影响到创造力了?民国时期,我们出了很多大师,他们都无一例外是小时候接受的传统教育,相当多还是两三岁就开始启蒙的,从钱钟书到胡适等人,背了一肚子的经典,这不但没有影响他们的创造力,反而奠定了他们深厚的文化根基。所以有害的并不是读经,是死读经和僵化的脑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