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人群:
1、郭敬明及一干主演粉丝
2、对“青春”一词还抱有信仰的人
3、外貌协会会员
4、广大适龄初高中生
不适宜人群:
1、韩寒粉丝及一干主演anti粉
2、觉得谈“青春”很矫情的人
3、文艺青年
4、党员
分级讨论:
1、如果男生露两点也算“过分裸露”的话,那么这片的确挺“过分”的
2、有女女接吻!家长请酌情带孩子观赏
3、有男男同车!家长请酌情带孩子观赏
4、无过分亲热镜头,最挠人的粗口也只是台湾腔的“你好讨厌啦”,这一点请安心
5、有男朋友暴虐女朋友镜头,但确实虐都虐得好美呀
片名叫《小时代》其实郭敬明谦虚了。因为它不小,它承载了一代人对青春、对未来的幻想。既然是幻想,那么矫情必不可免。得到它的人受之无愧,得不到它的,也并不妨碍通过它再一次梦里花落知多少。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部好片。
如果价值观俗到了底,它就代表大多数人
《小时代》注定是一部要被喷的电影,因为它一点儿都不接地气。但如果连“青春”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词都要跟遍布泥鳅和蚂蚁的土地发生点关系,那么,每一代人为何还都要前仆后继的去朝拜它?
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或者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代表的是少部分文艺青年的理想青春,这种文艺范儿的青春,因为“忧伤”得更高级,而备受推崇。但事实是,谁曾像《在路上》的萨尔与迪安一样自驾游过全国?谁又如霍尔顿一般最终住进了精神病院?
崇尚他们的人同样不曾达到他们,崇尚的理由于是归根结底还是意淫。
同样是意淫,郭敬明式的青春要更靓丽、也更通俗,关于物质,关于人情,关于韩剧式的车祸,关于谁把谁睡了。这同样也是我们不曾企及的青春,但承认吧,你们都在青春期或多或少幻想过这样的场景,而且你们之中的少部分,真真正正在青春期后达到了它。
这样来看,《小时代》给了你我一个更容易实现的梦。它的坐标,离现实与幻想的距离,都刚刚好。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很多完成过文艺青年式的独自旅行的人,出发点大多因为现实中遭遇到类似劈腿、失恋这种《小时代》式俗套现实的打击,而受打击的大多数,至今还只是把独自旅行挂在嘴边,并未曾真正实现过它。
如果观赏度美到了爆,它就成全了大多数
《小时代》的价值观俗到底,可想而知,观赏度会美到爆。知性美女可以有很多款,浓妆艳抹却从来只有一种型——但人人都爱看。
帅哥美女如云,这只是《小时代》的基本功。郭敬明太懂来看片的观众带有怎样的心态,各种慢镜、特写、名牌、浓妆,无死角喂饱你的期待。
这种感觉就好像,现实中,你的女友会磨牙、会在接吻时发现她卸妆后鼻尖的黑头,但在《小时代》里,她永远都是最好,连屁都是香草味的。这个时候,她会不会做饭,食量是不是比你还大,这些还重要吗?
不重要。因为她并不存在。你需要的是一个现实发泄的出口,一剂拯救自己经历过的糟糕青春的精神鸦片。谁都知道得不到的是最好的,《小时代》在这个要求上百分百达标。
身为女孩,你会介意和一个初次见面的帅哥一起坠入泳池?作为男孩,你会介意一个美女用帮你打扫屋子的方式换取你早已写好的稿子?“你叫什么啊?”“我叫卫海。”的段子男生谁愿意推掉?又有多少人会拒绝自己在上海市中心拥有一套空中楼阁式的玻璃房子?
所以,没必要去纠结每个出场人物都那么美型的童话;没必要发现新大陆似的去指责每个场景的华美精致、每个桥段的精雕细琢。
审美有时候是一种自我陶醉,良辰美景有时候也是能奈何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