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字经》的“兄则友”

 兴安书馆 2013-07-01

《三字经》的“兄则友”  

2009-11-23 06:20:30|  分类: 经文幼学 |字号 订阅

    兄者,哥哥也。又称兄长。那么古代有关兄弟之情的故事,好好歹歹也有不老少了。其中动人故事也有不老少。但是其中令人发指的故事似乎也不在少数。《三国演义》里的曹操,曹孟德的几个儿子之间的勾心斗角。那也是赫赫有名的。 

    从这里我倒又想起了一句十分相似的成语,就是兄友弟恭,这句成语的释义就是:哥哥对弟弟友爱,弟弟对哥哥恭敬。形容兄弟间互爱互敬。它的出处: 《史记·五帝本纪》:“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明·朱有炖《灵芝庆寿》第一折:“皆因中国,雨顺风调,……兄友弟恭,夫义妻贤,中外和乐,以致祯祥屡现,百福咸臻。”

    但是当今的社会上,有关兄弟关系的千奇百怪的故事也是层出不穷。很明显兄弟之间成为好朋友的固然不在少数,那么兄弟之间的斗争就更不在少数。问题出在哪里呢?请听我慢慢道来。

    在我一生中,见到的,听到的有关兄弟争斗的事例每每皆是。数不胜数。一般来说兄弟乃手足,亲密关系自不必说。但是往往各自成家之后,原来的手足之情就会渐渐消逝,于是分家产,分土地闹得个不可开交。吵得脸红脖子粗,也非少见。其中还有一层关系,那就是妯娌之间的勾心斗角。

    于是人们就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兄弟手足之间的亲密关系往往消失在结婚成家以后。其中缘由不言自明。无形中责任就落在了女人身上。子曰:唯小人与女子最为难养。自有其经典之处。  

    但是我这样说,势必会有女性朋友出来反驳。但是声明在先,这也不是我个人创造的言论。我说或是不说也就是那么一回子事。自有公论。一家之言,怎堪论定呢?是矣非矣,我说了也算不得数。反正有这样一句话在抵着,哥哥照顾弟弟无微不至的话。那么弟弟对哥哥也会怀着一份恭敬之心吧!这也是一番道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