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读轵关陉

 LAOSUI110 2013-07-01

思读轵关陉

 

 

太行八陉游走有三,上两次走了白陉和太行陉,即:八陉中的第三陉和第二陉,此次行走轵关陉,也就是八陉中的第一陉。查了一些史料有关于轵关陉的记载不是很多,走了一段古道看到的是轵关陉的遗迹保存下来的更少。有限的史料,零散的遗痕,古道的遗迹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今天只能是对古道进行一些思读了。

有关轵关陉,轵者,车轴之端也。轵关者,即孔道仅当一轵()之险关也。轵关陉这条古道所穿越的,是太行山脉最南端的尾稍 ,起始点就是在今天济源的轵城镇,终止点在山西的侯马轵关陉何以称之,这是和作为古道起点的轵城有着密切的联系,轵城就在今天济源的轵城镇,春秋时期为轵国,战国时期先为韩国的都城,后又为魏国的重镇,乃天下名都之一,古道之上重要的天险关隘以名城之名筑就关口,曰:轵关,因而也就有了轵关陉之名

寻访古道是从寻访古道的起点——轵城开始的。在距离济源轵城镇不到一公里的田野上,看到了一道宽宽的土埂,杂树遍植,青苗覆盖,不是埂前立着的石碑上书“轵国故城”的字样,真不敢相信这就是曾作为韩国国都的轵城城墙。经了解:轵国故城方圆接近四平方公里面积,今天经过近三千年的风雨洗礼的韩魏故城仅保留下这二、三百长的L形土埂样的残垣,其余的一切都荡然无存,很难去再寻踪迹了。

古城如此,轵关陉古道更是这样,很难在这一马平川的轵城寻访到一丝痕迹的,驱车向西十多公里进山还能找到一些影子,脚下行走的公路就是原先古道的一部分,继续西行十公里就是轵关,轵关地处在封门口村村口。该村自古就被称为轵关,清代以后方改为封门口。来到村前,现代公路绕关而行,古老陉道仍穿村而过,也正是这绕行使这一段古道得以幸存。离开公路上行几百米就是封门口的老村,小小的山村距坐落几座大山的在山坳间,村内房屋较为破旧,一条土石路穿村向西伸展,这应该就是轵关陉古道了。路边村头是一座大蓄水池,只是池中无水,道有些像是古罗马的竞技场,水池边围墙上镶嵌着一块咸丰年间的老碑石,上面镌刻着“封门天险”四个大字。据说这就是轵关关楼上的遗物。

穿村东行就是一个垭口,v字形的垭口,宽不过十米,看地形地势这里应该就是轵关关口的所在,两山挟持仅留一孔之道,卡住山口,状似封门,封门口之名足以说明此处的险要。只是今天走到这里,关口虽在,关楼且早已不见,甚至看不到关楼存在的一丝痕迹。村中寻访,赫见关楼条石垒砌在村民残破的住宅上,据说关楼毁于抗战时期,当年日军进攻中条山的国军,宋哲元部在此抵抗,激战数日,日军炮火炸毁关楼,几十年来关楼上倒塌残留的条石之物也尽数被村民搬到村内挪为己用,如今关口可谓是空空荡荡,仅留一孔碎石道让人凭吊。

翻越垭口,沿碎石路面下行,试走几步轵关陉古道,石道蜿蜒伸向谷底,伸向轵城,这应该是轵关古道最为典型的一段了,山道看起来还算宽阔,砂石铺就得路面以至于下雨时道路会不太泥泞和不太湿滑,算的是较为显赫的官道。回身上行,抬眼隘口,大山巍峨,只见峰峦叠翠,只看岭脊横亘;登隘口山巅,苍岭叠嶂,更显雄关耸矗,更见天险厄厄。

重回封门口村,再次来到垒砌着关楼之物破败凋敝宅院边,看着这些虽经历千年的风霜仍然坚固如初的条石,条条错列,快快方正,是它们见证了当年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大军猎猎过轵关,进逼中原的赳赳风采;是它们见证了战国七雄的捭阖纵横的时事;见证了“秦下轵道则南阳动”的危局。大秦帝国金戈挥舞鲸吞六国,铁骑狂飙一统天下有这古轵道的丰功伟业。逆秦国东进的道路西行,走过封门水池,古轵道引我们走向大山深处,一座不知何年建造的古桥,横跨在深谷,桥面搜求,桥洞探寻,努力探求古桥与古道的故事。轵关陉古道再向西行,走过王屋山区就进入山西境内,走古城,过垣曲,来到曲沃,再到侯马,在曲沃与侯马之间也有一座关隘叫“铁刹关”据说该关口也无什么遗存。这基本上就是轵关陉的全部了。因时间关系,也因故址遗迹的原因,我们古道的探访寻求也只能终止于轵关的封门口村了。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五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