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游青龙峡

 LAOSUI110 2013-07-01

春游青龙峡

 

阳春三月,赏花踏青的季节。四月二日星期六,利用工程间隙,这一难得的休息机会去贴近田野、亲近大自然。清晨一大早出发,迈向了我们颇费周折选择的旅游目的地—焦作青龙峡风景区。一路行进在早春的田野,麦苗青青,碧草茵茵,杨柳嫩绿,菜花正黄。车虽在郑焦高速公路进路口有些耽搁,但并没有影响我们的游兴,车接近焦作时一幅“焦作山水欢迎您”的宣传画吸引了我的目光,“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等景点,都是焦作山水的精品。

近年来焦作山水,成为了我省叫的响的旅游品牌,此次出行的青龙峡,就是一处新近开发的集奇峰、峻山、美瀑、秀滩为一体的焦作山水的典型。青龙峡位于焦作市区西北部近四十公里的修武县西村乡,是南太行山的一处大峡谷。

穿过狭窄的西村街里,就算真正进入到南太行山里了,汽车在这两山夹一沟的公路上不断的左转右旋,向上盘升,道边悬崖、路旁半坡不时地闪现几株洁白如雪的杏梨花,闪现几丛明灿似金的迎春花,星星点点地散布在早春的山野。车攀上山顶,回头看来路,几个之字型的盘山公路就在脚下。汽车沿着山脊,傍着山顶飞驰,很快来到了青龙山主峰停车场。停车场不远就是青龙主峰峰顶观景台,观景台侧立有两座巨石,一座镌刻了“青龙峡”三个大字,一座镌刻了世界地质公园的圆形标记。

站在观景台凭栏俯瞰青龙峰下的大大小小的山岭、沟壑,山中有谷,谷中有峰,层峦叠嶂,纵横嵯峨,群峰、深谷在云霭缭绕中显的神秘飘渺,顿时会产生出“会临当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觉。也吸引起了我们立即走下山去寻幽探密的冲动。

青龙峡就藏在这青龙峰和吟凤岭所夹持的深山谷中,关于青龙峰和吟凤岭还有一个非常美丽的传说,就这一传说也有几个不同的版本,但基本上是说:东海龙王的三太子违背仙规父命与民间女子吟凤相爱的故事。三太子装扮成高姓长工来到这里与吟凤姑娘相会,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三太子在山中拜会了吟凤的父母,这在山下不远处就有一座双亲亭和一处双亲洞,离山巅停车场不远还有一个叫陪嫁妆村的村庄。二人成亲后不久,玉皇大帝和东海龙王就派人来令其回去,三太子致死不从,玉皇大帝和东海龙王十分生气,就将三太子点化成了现在的青龙群峰,吟凤看到丈夫变成了大山,也始终不渝,坐化成了吟凤岭,守望在丈夫的身边。

青龙主峰就是龙头,我们从龙头开始下行,一路步履轻盈,很快下到了半山之中的双亲亭,亭前有一联,颇有些哲理,记之:“山涤乌霭天壤本无别,宇暖微霄悲欢何有源。”这是一座半山观景台,站在亭前,眼前的大山深壑近了,也更加清晰了。雄浑的大山被茂密的植被覆盖,虽是春寒枝头少见绿色,但雪白的杏梨花,粉红的海棠花,明黄的迎春花,红妍的野桃花,一团团、一簇簇,漫山遍野竟相开放,偶见几棵青松老绿其间点缀,装点的早春时节的青龙群峰,显示出有些妩媚妖娆。顺着蜿蜒的山道步入花丛,暖暖春风吹拂,芬芳花香沁润,清脆鸟鸣伴和,鲜花海洋徜徉,沁人心脾,醉人心田。

下行,又看双亲洞、黄龙洞,沿途不断搜索着周围的景色。望夫石,五驼岭,宝塔峰等景点一、一被搜罗到。据导游讲青龙山有一大特点,就是走山不见水,但闻水声响。如今是枯雨季,自然很难听到水的声响了。越下行,谷底传来了先到人们的喧嚣嘈杂声,再下行,听到水流的声音了,很快下到了青龙峡峡谷底中,一湾溪水在欢快奔流,两块巨石横卧溪上。碧水、幽谷、清泉、深潭,构成了对青龙峡谷的最初印象。

驻足谷底,稍是休息,仔细打量着峡谷,两边悬崖倒垂,峭壁陡立,望空成一线,幽暗藏洞天。在贴近水流的一、二米处,形成了两线相对称的渗水层,山泉不断从这些渗水岩中挤出,叮叮咚咚,水涌石穿,点点滴滴,溶汇溪潭。丰沛的山泉资源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几十座瀑布,瀑布跌下,又形成形态各异的积水潭,潭水溢出,倾泄成纵贯峡谷的溪流。

峡谷内瀑布的岩体、溪流的河床皆是有清一色钙化了的黄色岩石组成,在一些峡谷段还可以看到层层钙质岩堆集而成的台阶状的溪床,这在我所到过的山川中还是首次遇见。走在潺潺流动的溪水边,看着这迷人的明黄色,忍不住伏下身,去抚摸这使人心动的溪岩,揭下一片钙化岩体硬壳,感受着自下而上涌起水汽的湿润,浸润出难以言表的清爽和惬意。

朔溪而上,傍溪而行。清澈涌动的溪水,时而舒缓,时而奔流。清幽静谧的潭水,精莹透碧,悠远深邃。潭水上端一连九座瀑布,瀑瀑相叠,串连一线,构成了青龙峡峡谷内最美丽的景观,每座瀑布都有一个十分美丽动听的名字,“叠翠瀑”、“凝翠瀑”、“微翠瀑”、“凤尾瀑”等等。一个个极富有诗意的名字,一处处精妙绝伦的景致,瀑瀑都有着动听的故事,瀑瀑都有着美丽的传说。

“叠翠瀑”和“凝翠瀑”是相邻最近的两座瀑布,几乎就是一座瀑布的叠加。瀑布被钙化的石岩所铺盖,白花花的水流冲刷着明黄黄的岩体,飞流倾泻,珠花翻滚,龙潭辉映,成显得格外亮艳。瀑面岩石上散布了道道青绿色的苔藓,层层青苔叠加,片片绿藓凝聚,浪珠映衬,犹似翠碧的垂帘。

“凤尾瀑”以其形态酷似凤尾而得名。瀑布纤细婀娜、曲蜒委婉,水泄湍急,状如凤凰摆尾,顺势而下,撞入深不可测墨玉般的凤尾潭中。

青龙峡瀑布中较大、较有特色的就数峡谷中段的旺荣瀑布了。穿过九连瀑布群,跨过形如两心相叠的双心潭,再走过同心潭中紧贴水面的水上栈桥,就来到水流丰沛的旺荣瀑布的面前了。翠绿色的绒藻挂满河床,青碧色的苔藓覆盖瀑面,二十多米宽的瀑布,银龙着绿,喷珠飞溅,绒毯垂挂,泻玉流翠。构成了一幅极富动感的山水立体画卷。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仁、智随人,仁者到来,智者来到,定会融入这灵动的山水之间,忘情留连。

在导游的几次催促下,依依不舍告别这灵动的翠瀑,走上一片开阔的谷地,同行的人们不知谁喊:快看,对面山崖。在一处植被稀疏的崖壁上,似有一大团白色的东西,附着?镶嵌?举起望远镜拉近细瞧,似雪非雪,似云非云。走近仔细观看,方知是山泉的结晶体—冰坨。在这春暖花开的三月天,迎风朝阳的崖面仍存留有如此大块的冰凌,长久不化,的确叫人称奇。沿途撞入眼帘的凶猛豹子头,行中仔细搜罗到的鲁迅人头像,半山偶然发现的吟凤美人面,都是如此地惟妙惟肖,更使人称奇。造物主的神奇造化催人探究,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赞叹。峡谷内随处可见的成千上万条小蝌蚪,更使人欣慰地感觉到了原始生态的回归。

在峡谷旅程快结束时,我们来到了一片叫三秀川的地方,这里有着十分绚丽的景致—叠翠流碧。自然景观与地质现象相互交织、相互交融,成就了叠翠滩,形促了流碧溪。叠翠滩,包裹着青绿色苔藓的大小卵石铺撒在溪床,水漫彩石,肆溢流淌,犹如跳动的音符在吟唱。流碧溪,附着着碧翠色绒毛的藻礁,徜徉在翠绿色的水中,浓浓的碧翠如滴的绒团,成簇成絮,聚集溪中,如丝似缕,似云如烟,随着水流缓缓延张,伴着水淌轻轻飘荡,恰似流动的画卷在舒展。绮丽的景致,新奇的景观,值得去回味,让人有遐想。

惜别三秀川,谷底旅程结束了,开始了向上的攀登,当我们气喘吁吁回到青龙峰山巅时,已是夕阳西下,薄薄的暮色已经开始在山间笼罩,浅暮之中的青龙诸峰呈显得是那样苍茫,让人产生出几多苍凉、悠远之感。踏着夕阳的余辉返归,一路上,眼前仍然叠现着那繁花烂漫的山、那流碧涌绿的水、那叠彩泻翠的瀑、那清谧深邃的潭。挥之不去的一泉一景,一潭一色,一瀑一姿,一溪一态,将长久留存在记忆里。

青龙峡我还会再来的。

 

 

 

 

 

陋笔草书,挂一漏万,

略记印象,敬请斧正。

 

 

 

 

二○○五年四月七日星期四草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