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澳大利亚发现大型淡水蛇颈龙化石

 笑熬浆糊糊 2013-07-02
蛇颈龙目是中生代的水生爬行动物类群,成功地适应开放的海洋生活。在四足动物的演化中水生生物类群出现多次,例如在鲸目和鱼龙超目,这些水生四足动物类群一般具有“鱼形”的身体结构。

 

蛇颈龙复原图
 

蛇颈龙复原图

 

  蛇颈龙目(Plesiosauria)是中生代的水生爬行动物类群,成功地适应开放的海洋生活。在四足动物的演化中水生生物类群出现多次,例如在鲸目(Cetacea)和鱼龙超目(Ichthyopterygia),这些水生四足动物类群一般具有“鱼形”(‘fish-shaped’)的身体结构。

  然而,蛇颈龙目的身体结构是独一无二的;它们具有一个短的、僵硬的躯干,相对较短的尾巴,四肢改变形成大的、起推动作用的鳍状肢(propulsive flippers),颈部的长度和头骨的大小高度可变。

  这导致了极端的形态特点往往是长颈部、小头骨的“蛇颈龙形态”(‘plesiosauromorph’)或者短颈部、大头骨“上龙形态”(‘pliosauromorph’),以及一系列的中间形态。

  蛇颈龙目的化石在大约两亿年前到六千五百万年前的侏罗系和白垩系的地层非常丰富,尤其是在海相(marine deposits)和边缘海相沉积(marginal marine deposits)。

  虽然淡水的蛇颈龙目的化石是比较罕见的,但是也有一些明确的记录表明,蛇颈龙亚目的多个类群,像鲸目一样适应在淡水生活。

  英国牛津大学地球科学系的Roger B.J. Benson等人在6月25日的《黄金时代:澳大利亚古生物学杂志(Alcheringa: An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Palaeontology)》杂志上在线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这篇研究报告描述了澳大利亚下白垩统地层的一个大型淡水蛇颈龙目的牙齿化石,Roger B.J. Benson等人认为这个发现表明淡水蛇颈龙目已经出现了体型和生态位的分化。

  Roger B.J. Benson等人介绍说,这枚大型淡水蛇颈龙目的牙齿化石产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下白垩统下–中阿普第阶(Lower–Middle Aptian Stage)的Eumeralla组(Eumeralla Formation)地层,牙齿化石的编号为NMV P198945,目前保存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市的维多利亚州博物馆。

  由于蛇颈龙目的不同类群的身体比例非常的不同,因此无法确定NMV P198945的准确的体长,但是Roger B.J. Benson等人认为NMV P198945的最小的合理体长为四米。

  Roger B.J. Benson等人指出除了NMV P198945,在Eumeralla组还发现了一些体型更小的淡水蛇颈龙目的牙齿和骨骼化石,这些淡水蛇颈龙目的牙齿化石形态和NMV P198945不同,因此代表了另外一种淡水蛇颈龙目的记录,提供了一个淡水蛇颈龙目组合的证据。

  现代的一些淡水齿鲸亚目(Odontoceti)分布在同样的淡水生态区域,比如长江的白鳍豚(Lipotes vexillifer)和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orientalis asiaorientalis),以及亚马逊河的亚马逊河豚(Inia geoffrensis)和亚马逊长吻海豚(Sotalia fluviatilis)。

  生物学家认为这些淡水齿鲸亚目有着不同的牙齿大小和体型,比如亚马逊河的亚马逊河豚的最大长度可达255厘米,但是亚马逊长吻海豚的最大长度只有152厘米。因此淡水齿鲸亚目具有生态分区(ecological partitioning),亚马逊河豚和亚马逊长吻海豚相比具有更广泛的捕食多样性,并且可以捕食较大的、最大尺寸可达80厘米的鱼类。

  Roger B.J. Benson等人认为Eumeralla组的淡水蛇颈龙目牙齿大小和体型的差异表明,同样的淡水生态区域的淡水蛇颈龙目可能具有类似于现代的淡水齿鲸亚目的生态分区。

  蛇颈龙目的演化上的塑性体设计可能有利于生态位的分化,并且帮助淡水蛇颈龙目从淡水环境中排除鱼龙超目。然而,这一假设的确认需要更完整的遗迹的发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