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〇后小时候玩什么(之五) —— 推圈儿与滑冰车

 落花时节 2013-07-04

推圈儿

推圈儿是推铁圈儿,也叫滚铁环。滚铁环应该是学名或书面语,文绉绉的,我们小时候不那么叫,就叫推圈儿。

圈儿是铁制的,却没有专门卖的。小伙伴们用的铁圈,都是从什么废旧家什上拆下来的部件,比如木桶上。铁圈儿直径约40多厘米。如果把铁圈儿截断,横断面有扁的有圆的。无论是扁的圆的,都不会太影响其作为铁圈儿的功用,但我自己觉得还是扁的好使。

推铁圈儿用的工具是一根末端弯成U形的铁丝,长约70—80厘米,顶端弯成手柄以便于握持,也有插入一截木棍作为手柄的。

玩时以U形部位的底部套贴住铁圈儿后部偏下处,随着推圈儿人向前行走,推动铁圈儿向前滚动,以行走或奔跑的速度控制铁圈儿滚动的速度,以手腕扭动的角度控制铁圈儿滚动的方向,铁丝与铁圈儿的摩擦,发出哗哗的响声,听起来很刺激。小伙伴们玩得兴起时,绕着前后街跑好几圈,争先恐后,边跑边喊,十分兴奋。有的同学甚至连上学都带着,边走边推,到学校门口时便把铁圈儿挎在肩上,即便是课间休息时在操场推上几圈儿,老师也不制止,恐怕现在的小学生是没有这个幸运了。

我长大后曾看见外地小孩有用短木棍“赶”着铁圈儿向前走的,类似镜头也曾在电视剧里出现过。我觉得这已经不是“推”圈儿而是“赶”圈儿了。赶圈儿是人在铁圈儿的侧面发力,人得侧着身行走;推圈儿则是人在铁圈儿的后面发力,人是正着身行走,自然是后者更方便更科学。

滑冰车

需要自己动手做玩具的游戏,还有滑冰车。

冰车是一块长方形的木板,长约50多厘米,宽约30多厘米,大小可供一个孩子盘腿坐在上面或者两条腿跪坐在上面。冰车越小滑行的速度越快,再加上原材料的缺乏,所以那时没有人制作面积很大的冰车。

长方形木板的下面先要顺向钉上两根木条,木条之间隔开一定距离,每根木条的下面再顺向固定一根粗铁丝,冰车就做好了。

光有冰车不行,还要有冰锥子。冰锥子需要一对儿,也用粗铁丝做成,一端磨尖,另一端安个锥子把儿。把儿的材料不难找,找一截儿直径大约3厘米的木棍即可,再截成约20—30厘米长的两段。难就难在加工上,即如何把粗铁丝顺向插进木棍里。家里没有钻,只有用细一点的铁丝烧热后慢慢地烫眼儿,烫得差不多了再把粗铁丝钉进去。

村西有个大水坑,冬天上冻后,形成四周略高中间低平的冰面,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好去处。吃罢晚饭,戴上棉帽子棉手套,带上冰车冰锥,到了坑边把冰车一放,盘腿而坐或两腿跪坐,一手一只冰锥,向斜后方一撑,冰车就“嗖”的一声冲出去。那滋味儿,美极了!

冰上游戏不止滑冰车。

抽冰猴儿。冰猴儿就是陀螺,抽是用鞭子抽。如今的小孩是在地板上玩陀螺,利用机械装置让陀螺旋转,既安全又省力,可是,也没了在冰天雪地里挥鞭抽击的豪气和兴味。还有那自己削木块安滚珠制作陀螺、自己搓麻成鞭的成就感,不亲身经历是绝难体会得到的。

最简单好玩又不需要器械的冰上游戏,就属打冰跐溜儿了。

打冰跐溜儿也叫打跐溜滑儿,是不用冰鞋的滑冰。

冰面上往往已经被先驱者“开辟”出一条条亮晶晶、滑溜溜的冰道,你只消对准冰道,助跑几步,两腿微弯,上身前倾,身形略低,“嗖”的一声就滑出老远。村里的西大坑,是小伙伴争先恐后冰上驰骋的天地,就是大人们也往往按捺不住一试身手的冲动。记得有一年,有一个姓董的女知青看别人打冰跐溜儿,也跟着打,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她突然失去平衡,一个后仰就摔在冰面上,后脑着“地”,一下子就摔晕了,生产队的车把式套上马车把她送到15华里外的镇医院才抢救过来,总算没发生严重后果。(落花时节原创并上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