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历数“三伏贴”主要适应的病症与禁忌

 我的阳光路 2013-07-06
-
2013-07-04 09:39:22 凤凰中医
        三伏贴作为”冬病夏治“疗法的代表之一,近年来由于其神奇的疗效以及简单易操作的使用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民众欢迎。但三伏贴虽好,也不是”万能药”,也有其主要适宜的病症范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历数一下“三伏贴”主要适应的冬季疾病和禁忌。

三伏贴数冬病夏治的代表疗法之一,故只适用于阳气不足、肺气虚弱、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的疾病。主要包含以下几类:

一、呼吸系统疾病:易感冒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哮喘、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

二、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痛、慢性胃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等

三、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痛、腰椎病、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等

四、妇产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等属寒证者

五、小儿疾病:体虚易感、哮喘、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厌食、遗尿、生长发育迟缓等。

六、调理(治未病):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气虚体质,亚健康等

而除了这些适宜症外,三伏贴还有一些使用禁忌。例如:热性疾病、阴虚火旺、外感发热、孕妇、经期、皮肤过敏、有疮、疖、痈和皮肤破损者患者不能贴敷,重心脏疾患、糖尿病患者慎用。

同时,三伏贴治疗期间要远离空调。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即使在三伏天也要在饮食、生活上有所克制,不要和正常人一样乘凉休闲、避暑。因皮肤遇冷毛孔收缩,会影响药物的渗入,所以应远离空调,还要少吃冷饮。只有配合治疗,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最后,专家提醒:“冬病夏治三伏贴”一般30天为一个疗程,需连续3年,也就是3个疗程。第一次接受治疗的病人,在冬至时再加强一个“三九贴”疗程可更增强疗效。只有坚持按疗程治疗,才能保持药效的发挥,经络才能处于持续兴奋应激的状态,对病邪的祛除才能保持力度和惯性,效果才会更好。

三伏贴有讲究 五类人慎用贴敷

        盛夏来临,又到了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了。三伏贴作为冬病夏治的代表疗法之一,也要开始大显身手。但三伏贴虽然对提高免疫力以及预防一些疾病在冬季反复发作有作用,但它并不是对所有人都适用,也不是对所有病都有疗效。它所含有的中药有些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因此孕妇、年老体弱、皮肤过敏、处于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人应慎用或禁用。那么三伏贴的不适合人群有哪些呢?在这里,睿养中医院的专家为你特别分析,以下四类人慎用三伏贴:

一:对药物过敏者不宜贴敷;严重皮肤病,如皮肤长疱、疖以及皮肤破损;疾病发作期的患者,如急性咽喉炎、发烧、黄疸、咯血、慢性咳喘病的急性发作期等;热性疾病、阴虚火旺者以及严重心肺功能疾病。

二、孕妇或经期女性:多数外贴药物对孕期妇女可能不安全。而女性在经期出血量较多,建议推迟贴敷。

三、2岁以下的孩子不宜进行贴敷治疗。2岁以下的孩子皮肤过于娇嫩,可能无法耐受药物的刺激;此外,由于孩子太小,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不舒服,这也会影响到治疗的安全性。

四、糖尿病患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发作严重者:由于容易引起皮肤溃疡、感染,一般不主张贴敷或穴位注射治疗。

五、疾病发作期。

另外,伏贴时间一般成人6小时,儿童1-2小时,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反应,要及时到皮肤科就医。贴敷之后可能在皮肤上留下中药的沉着,用湿毛巾擦拭即可,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