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购食用油:压榨油好还是浸出油好

 淘 经 阁 2013-07-07

在许多消费者的心目中,压榨油比浸出油质量好,营养价值更高,事实并非如此。

物理压榨法是通过对原料进行破碎、蒸炒、挤压,让油脂直接从油料中分离出来。采用物理方法的压榨油能够保持原料原有营养,油的品质比较纯正。但出油率低,对原料利用程度低,加工成本较高。据了解,压榨制油工艺目前在国内主要用于花生油、橄榄油、坚果油、芝麻油等高档油品。

化学浸出法是采用某种溶剂将原料经过充分浸泡后再进行高温提取,经过脱脂、脱胶、脱水、脱色、脱臭、脱酸后成为成品油。浸出法制油具有出油率高、加工成本低等优势,常用于生产大豆油、玉米油、葵花子油。只要合乎国家标准,以浸出法生产的食用油,其化学成分的残留很低,不会对健康有任何影响。

在选购食用油时,很多消费者把压榨和浸出作为区别食用油好坏的一个标准,他们认为压榨油是用机械方法生产而浸出油是加入化学溶剂生产出来的,前者食用时更安全。有些商家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投其所好,打出“纯物理压榨工艺,不添加化学成分……非转基因成分,更健康”的旗号,在食用油专柜,经常是压榨油和使用非转基因原料的食用油广告显得更高调更醒目,同等重量的食用油,价格一般都比浸出油高。然而,食品卫生部门检测显示:由于工艺的限制,压榨法制出来的食用植物油在一些主要指标上往往输于浸出法制出来的油。专家指出,影响食用油好坏的因素不是生产工艺,而是精炼程度及生产过程中是否能严格按规范操作。压榨法和浸出法只是两种不同的油脂制取工艺,不应作为选择食用油的主要依据。无论压榨法还是浸出法生产出来的油都叫毛油,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胶质、游离脂肪酸、有色物质等,不能直接食用,都需要经过水洗、碱洗、脱酸、脱色、脱臭等工艺,使之成为颜色较浅、澄清的精制油,才能达到各级油品的标准而上市销售。所以,无论是浸出油还是压榨油,只要符合我国食用油脂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就都是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来源:健康饮食网 作者:食品安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